新华社天津2006年12月31日电 (记者 周润健 蔡玉高) 1月1日,是2007年的第一天,国人也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那么,“元旦”一词是如何来的呢?天文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据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元旦”一词,是我国古代的“土产”,并非舶来词。很古的时候,我国就有过“年”的习俗。“年,谷熟也”,是人们庆祝丰收的节日。
在我国夏朝时候产生了“夏历”,就是现在的“农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岁首这天就叫“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早晨就是一天的开始,第一个早晨当然就是一年的开始。“旦”,是一个象形字,像一轮太阳刚刚升出地平线的样子。
由此可见,我们的老祖宗已经把“元旦”的含义解释得很明白了。“元旦”一词于是在我国农历中沿用了4000多年。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决定采用公历纪年,并把1月1日叫“元旦”。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因为他们多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