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是以优秀的成绩升入一所寄宿制重点中学初中部的。开学一个多月,儿子就态度坚决地提出:不再住宿。
“可学校是寄宿制呀!”
“那我就转学。”儿子的话更干脆。
“总该有个原因吧?”我追问,儿子一脸不耐烦:“我不适应,行了吧?”再问就一言不发。我只好悄悄跑到学校去搞“调研”。
班主任老师告诉我,儿子的学习不成问题,就是平时有点争强好胜,凡事都要争个第一。老师举了个例子,上次班里派儿子和另一名女生参加年级的英语口语比赛,获得了第二名,可奖状只有一张。回来的路上,为了奖状放在谁那儿,两人各不相让,结果儿子一把就把奖状撕了,说是谁也别要。
她又告诉我,儿子要退宿或转学,问题可能出在与同学相处上,希望我能和管学生公寓的生活老师沟通。
我提到儿子,生活老师笑了:那孩子挺聪明,就是有点小个性,凡事不会替别人着想。不过如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唯我独尊惯了,也不奇怪。
两个老师都提到儿子以自我为中心,我觉得问题不小。我和生活老师细细交谈,得知了一些让我哭笑不得的事情:六人一间的学生公寓,每套房间带有卫生间和洗漱室,每晚60分钟洗漱时间,大家抓紧些是足够的,别人都是洗脸、刷牙后接一盆热水出来洗脚,可儿子一进去就在里面呆上半个小时,不管后面还有同学等着洗漱。一天中午下雨了,儿子明明看见舍友的被子晾在外面,可自己打上伞就上课去了。幸亏老师发现了,拿备用钥匙打开门收了被子。儿子学习不错,每天作业早早地就做完了,谁要是问他题,他总是掏出作业本:“抄去,别问来问去烦我!”就这样,儿子成了“独行侠”,跟谁都没有来往,可不就觉得没意思吗?
班主任老师说,21世纪是一个合作的世纪,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成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之一。她说,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是孩子们的通病,只是儿子的表现比较突出罢了。她正在考虑,要通过一些活动让孩子意识到,竞争固然重要,但合作更为重要。
老师的话给了我启发,利用双休日,我们一家三口去参加朋友开的拓展训练营。这是为一些公司员工开展的旨在培养拼搏精神、团队意识的课程,活动内容很有意思——两人相互支撑走过离地一米高、相距一米远的钢索;在假想的鳄鱼湖中,十几名队友用两块跳板、三个汽油桶逃生……我们所在的队的队员们互相取长补短,最终首先闯关成功。当听到教练讲评胜利的根源在于彼此的信任、支持、互助时,有了切身体验的儿子兴奋地连连点头。
这时,我婉转地告诉儿子,你刚开始住宿生活,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关键是大家开始相处有个磨合过程,要互相关心,要学会替别人着想。下周你生日,请同学来家里作客如何?
儿子的生日聚会开得挺顺利。那天,儿子以可乐代酒,发表了致词:“希望在这次聚会之后,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以后若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请当面指正。”
趁气氛热烈之际,我当众“揭发”了儿子在家只顾自己的几件事,拜托同学们理解儿子的一些举动,引得孩子们纷纷自揭伤疤,纷纷谈起自己在家称王称霸的举动,又彼此清算在宿舍的利己之举。
我看着开心的孩子们,心想:孩子迟早要走向社会,仅仅学习好远远不够,还要学会与人相处,拥有合作意识是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
□初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