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9版:新闻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须臾不可迟滞的“保护”
一周洛阳新闻排行榜
大楼“短命”令谁汗颜?
一周新闻主角之美丑
读者评报
零钱短缺根源在大家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1 月 9 日 星期    【打印】  
大楼“短命”令谁汗颜?
  1月6日清晨,杭州西湖边第一高楼——原浙江大学湖滨校区主教学楼被爆破拆除。 (新华社发)
  □ 新华社记者 王学江 王娅妮

  继广州天河城西塔楼1月3日被爆破拆除后,1月6日,号称“西湖第一高楼”、建成至今才13年的浙江大学湖滨校区教学主楼被实施爆破;1月7日,青岛市昔日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15年前的铁道大厦,也被爆破拆除。这几项拆除工程引来一片质疑:仅仅使用了十几年的这些大楼,为何如此被草草结束寿命?

  据报道,按照设计寿命,全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浙大湖滨校区教学主楼至少可以使用100年,由于所在地块被高价出让,受让方要求平整土地后重建一个大型商业

  项目。而青岛铁道大厦被爆破,是因为它毗邻的青岛火车站要扩建,而青岛火车站1993年已经进行过改建,短短10多年后,又要推倒重来。

  有关专家透露,我国房屋建筑使用寿命仅为设计寿命的一半。而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明确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年~100年。城市一些建筑的“短命”,可谓劳民伤财,是对建筑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兴建时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拆除时不仅一切都瞬间化为乌有,拆除、爆破本身还需要高昂的成本。

  为什么在建筑技术水平大幅提高的今天,一些城市建筑却变得如此“短命”?这暴露出了城市规划的“短视病”。一些地方在制定规划时,只重眼前,不顾长远,缺乏科学设计,而且朝令夕改。至于城市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科学性,统统可以抛在一边。

  城市建筑的“短命”现象,说到底是地方政府城市发展理念的偏颇。一些地方领导盲目追求政绩,追求短期利益和表面形象,只求在任期内能完成几个“像样”的“面子工程”以及由此带来的GDP的蹿升,不讲综合效益。

  同时,一些大型建筑在规划建设时,缺乏专业的论证,全凭少数决策者“拍脑袋”,待下届领导上任,看着不顺眼就一声令下拆除。如此说建就建、想拆就拆,使城市建设

  陷入反复拆建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造成的浪费,埋单的往往是公共财政,却无人为此承担责任。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节约利用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彻底解决城市建筑“短命”问题,地方政府就应该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法律法规和制度保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权威性。重要城市建设项目无论是新建或是拆改,都应组织专家严格论证,并广泛征求民意。有关部门应该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严格禁止随意拆建行为,杜绝建筑“短命”现象。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