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儿子5岁,上中班。经过一年多的幼儿园集体生活,他开始学会与人分享,学会谦让,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喜欢他。但是,最近发生了一件事,我觉得很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对待。我儿子在星期一分享日那天和小朋友交换了一个玩具。他给小朋友的那个玩具是以前他外公买给他的生日礼物——一辆价格昂贵的车模,而换回来的是一个很小的廉价而劣质的奥特曼玩具,儿子却很喜欢。他的车模被小朋友拿到家里玩坏了,但是他好像也不沮丧,无所谓的样子。我心里很懊恼,那个车模是有纪念意义的。但是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和他沟通这样的事情。 苏月
答:从来信看,你觉得孩子交换的玩具价值过于悬殊不好,可又不知不好在哪里,除了背离了等价交换的原则,一时也说不清楚,更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说。
看来,要解决跟孩子沟通的问题,我们自己先要把问题搞清楚。
你觉得儿子与人交换玩具似乎是与“学会分享”有关。我知道你的本意并不是要否定“分享”,你知道懂得分享是一种优秀品质。可是,因为要分享就应该不论价值高低吗?孩子也应该懂得珍惜亲人的情意,知道亲人的钱财来之不易。可是,对这么小的孩子应该讲价值高低吗?这样会不会使孩子斤斤计较呢?也许,你问题的潜台词还不止这些,所以你感到困惑了。
依我看,你儿子的不等价交换行为与懂得分享不是一回事。干预他的交换行为应该不会减少他与人分享的愿望。
孩子为什么会进行这种价值悬殊的交换呢?原因很简单:孩子心里根本没有价值意识。
在孩子得到车模这个礼物的时候,你让他知道外公为什么要选择车模作为礼物吗?外公的心意,车模的纪念意义,购买车模花费了外公每月收入的几分之一,外公自己平时怎么节检,购买车模怎么不容易,外公的情意,你对儿子说过吗?你让他感觉到这份礼物的珍贵吗?假如你没有这么做过,儿子把它拿去交换一个小而廉价的奥特曼,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另外,假如你儿子的玩具太多,平时家里没有建立一套玩玩具的规则(如,是否有玩玩具的时间规定,是否可以自己决定出借或赠送,玩具损坏了怎么办等等),也没人指导怎么用一个玩具玩出尽可能多的花样,那么,他对一个玩具很快就厌倦,无所谓,也就不奇怪了。
我们做父母的在玩具方面常常误解孩子。我们以为玩具越贵越好,而孩子却认为越好玩的越好。所谓好玩,就是可以有很多的变化。从发展孩子的智力来看,越是建构型的玩具,即需要孩子自己动手拼接、装卸、折叠的玩具越有用。所以,利用家里现成的物品,如饮料罐、纸板盒等,鼓励孩子自己做玩具,孩子往往更喜欢更开心,也更珍惜。
经历了此事,我想你一定会想到,应该给孩子进行消费启蒙了。让孩子认识钱币,知道钱是劳动所得,知道感谢父母的辛勤劳动,知道物品有价、情意无价,知道等价交换,量入为出。假如你的孩子有了价值意识,并且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与人分享,我想,你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至于如何处理这次交换,显然你已经知道,孩子没什么错,所以不应该责怪他。假如你希望给孩子补课,说说关于车模所包含的意义,那么,从自我批评开始讲也许更有效。如果车模真的有特殊的纪念意义需要换回,最好不要让孩子去做,孩子还无力解决这样复杂的问题。因此,通过两家父母直接磋商来解决更好。 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