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宾《胆小的农夫》 |
| 波格丹诺夫《孩子们》 |
| 彼罗夫《皮谢姆斯基的肖像》 |
| 《狩猎》 列宾 |
| 《白嘴鸦飞来了》 萨符拉索夫 |
|
☆王 洋
2006年12月13日至2007年1月15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展”,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俄罗斯联邦文化电影署联合举办的“俄罗斯年之俄罗斯文化节”的闭幕大展。此次展览汇集了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精品118幅,包括人物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和历史画等。如此规模的集中展示,即使在俄罗斯本国也前所未有,因此受到美术界和艺术品投资领域的广泛关注。展览活动不仅通过深入挖掘俄罗斯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向中国公众展示了全面而又生动的俄罗斯形象,还使中国观众直观地了解了列宾、克拉姆斯科依、雅罗申科、希施金、彼罗夫、瓦斯涅佐夫、萨符拉索夫、列维坦、波格丹诺夫等众多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的作品以及作品中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
19世纪下半叶被称作是“俄罗斯艺术的黄金时代”,此时的俄罗斯画坛艺术流派更迭,名家辈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流派是巡回展览画派,它脱胎于西方古典学院派,逐渐形成既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绘画理念,又富有俄罗斯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俄罗斯油画画派。这一画派的作品内容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色彩,主张面向生活,决心把绘画艺术从贵族沙龙里解放出来,以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真实地描绘俄罗斯的历史、社会、生活和大自然,揭露沙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在俄罗斯绘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产生了具有世界意义的影响,尤其是对20世纪中国美术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早在延安时期,解放区美术工作者在艺术思想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吸收了许多俄罗斯(苏联)美术的经验。1949年后,基于延安美术的传统,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俄罗斯(苏联)美术对中国美术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影响。1952年发表的《向苏联艺术家学习》,更加明确地指出了新中国美术现实主义的艺术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油画方面,通过艺术交流,我国培养出了靳尚谊、詹建俊、何孔德、王流秋、秦征、高虹等一大批20世纪末期的中国油画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