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5版:楼市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个人合作建房高调破冰后四面楚歌
读客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7 年 1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政府态度不明 缺乏银行支持
个人合作建房高调破冰后四面楚歌
  最近,杭州自建房的发起者王涌宇的心情非常差,接二连三的银行撤出导致自建房联盟无法筹集款项竞拍看中的土地。与此同时,首度拿地成功的温州自建房组织者赵智强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尴尬。此外,上海仍然有新的自建房联盟在发起。尽管各地自建房的发起者们都信心十足,但个人集资建房道路上似乎仍然四面楚歌。

  银行两度撤出

  温州自建房成功拿地显然鼓舞了全国自建房的发起和倡导者们。一个月以后,杭州自建房的发起者王涌宇就看中了杭州市国土资源局新推出的杭政储出[2006]38号地块。然而,这一地块的挂牌报名时间为2006年12月28日至2007年1月11日。对自建房的拥护者们而言,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筹得400万元来竞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然而,他们依然在积极推进。

  2006年12月26日,杭州合作建房首次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有意加入其中的人,只要到恒丰银行杭州分行储蓄柜台存入5万元活期存款,并签订相关协议书,即可正式成为该组织成员,资金由银行托管,需三方公章(银行、合建公司、开发商)才能动用。

  事情并没有这么顺利,当天,恒丰银行杭州分行突然宣布,双方“无接洽、无协议”,不负责账户监管,合作不到一天即告瓦解。

  不过,在集资建房者们的积极努力下,事情在2007年1月8日再次出现转机,合作银行改为中信银行杭州分行某支行。巧合的是,依然在当天,该支行“因压力撤出”。自此,杭州自建房者们2007年首度拿地的希望最终破灭。

  事实上,自2005年初成立以来,对外表示已有200多名会员的杭州个人合作建房联盟曾多次准备拿地,最后均因面积太大、地段不佳等原因而放弃,也曾因无力支付高额土地价款,而与杭州闲林一带的地块失之交臂。

  事后,王涌宇这样总结这次失败:这次拿地计划搁浅背后,反映出目前各地个人合作建房组织普遍存在着三大难题:发起者一般为个人或公司,公信力不够;抱团意识不强,民间融资能力弱;制度建设欠缺,会员沟通太少,操作程序不严谨且无法可依。

  政府态度不明

  毫无疑问,在杭州银行两度撤回的背后,是政策、市场也不明朗,这给自建房运动所带来的阻力,赵智强深有体会。虽然赵智强曾公开表示,杭州合作建房行动受阻是正常现象,银行可以随意“撤退”是因为杭州集资建房未与银行签订合同。当初温州集资建房也是谈了多家银行才确定合作银行。然而,温州遇到的问题,虽不像杭州那样致命,也多少让赵智强头疼。

  对于成为我国第一个拿地成功的自建房项目,赵智强在介绍经验时不无得意地表示:成功最大的秘诀之一就是事前对拿地过程和项目非常保密,没有惊动媒体,更没有引来炒作甚至反对的声音,在静悄悄的进行过程中,一切水到渠成。

  然而,在拿地成功以后,情况顿时有了360°的变化。赵智强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每天都要接受很多媒体的采访。南京自建房的发起者邵角说,众多各地自建房的积极响应者也都去了温州学习经验,温州一下子成了拥有集资建房梦想者们的朝圣之地,大家纷纷表示,宽松的政府环境是温州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然而,在赵智强拿地成功以后,事情的进展并没有想象中的一帆风顺。

  2006年12月12日,杭州媒体报道称,温州市房管局局长胡立同公开表态,称温州的集资建房“不是集资建房,是房产开发”,并“涉嫌欺诈”。他表示,温州市房管局已经按照建设部的要求,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把一份调查报告转送给了建设部。

  不仅如此,也有消息称,温州银监分局注意到了温州集资建房联盟的现象,并组织人员展开了相关调查,如果调查结果表明温州的个人集资建房联盟属于非法集资,他们将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以制订妥善的处置方案。

  赵智强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称他们目前未接到政府部门的任何叫停文件,温州市分管副市长也曾正面表示“不打压”,而项目的开发也在正常的运作之中。同时赵智强公开表示:温州的集资建房是对现有房产开发模式的有益补充,只要政府不下文件叫停,他们就不会停止这个项目的相关运作。

  不过,所有的表态似乎都没有定论。

  看上去很美,实际上是一种倒退

  在温州自建房拿地成功以后,被视为集资建房最直接的利益侵害对象的房产开发商们也作出了直接或间接的回应,“看上去很美,实际上是一种倒退”。而在自建房的推进者们举步维艰的同时,无论是从法律还是政策上,依然一片空白。得不到政策上的支持,是自建房无法推进下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面对合作建房这一虽然已出现了两年但还不成熟的新生事物,各地的相关业务主管部门都持有非常谨慎的态度。在记者采访过的各地房管局的相关人士中,几乎都表示目前没有明确反对,以及不便多说,这与两年前北京于凌罡首次发起自建房后,各地纷纷响应之时,记者从苏浙沪一带主管部门处得到的说法几乎完全一样。

  如今,不仅仅在浙江的杭州与温州,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西安、南京等国内很多城市的自建房倡导者,都尝试从各种渠道、用各种方式打开合作建房降低房价之门,从政策和法律上得到保证成为他们所有人共同的梦想。

  (据新华网)

  风语 摄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