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希望掌握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下面就是教育孩子具有良好行为的六种有效方法。
(一)做孩子的玩伴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谈话缺乏一种平等气氛真是太常见了。“不要把手放在书柜上!”“不要去纠缠大人!我已跟你讲过多少次了?”父母习惯用指挥、命令和责备的口气去摆布孩子,这太糟了。
讲故事是与孩子建立和谐关系的一种好方法。父母可讲些自己年轻时发生的一些有益有趣的事。孩子特别喜欢听父母讲自己小时候做的一些蠢事,一些能让孩子分清是非和引他们发笑的事。那样做是在鼓励孩子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
父母与孩子一起参加一些活动,但切忌在每件事上都期望孩子有大人那样的乐趣。在孩子小的时候,你可带他去看看消防队和报纸印刷机的运转,孩子长大后,还会带着兴奋的心情回忆这些往事。
(二)拍拍“小马屁”
为孩子的行为制定些简单的目标,让他意识到哪些行为是你鼓励他去做的,哪些是你想要劝阻的。孩子的好行为应立即予以奖励使其巩固。一开始这类奖励应是经常的,日子久了只是偶然奖励就行了,因为孩子已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自己是有益的。
(三)给点“自主权”
对年龄大些的孩子,可采用一种“契约管理法”。在这份契约中,孩子因遵守契约而获得某种特殊奖励,有发言权。在孩子参与制订这一契约和感到契约对他有利时,他知道遵守与否与他的利害关系。例如,一个答应饭后收拾桌子一周的孩子是无需别人提醒的。
(四)暂时隔离法
孩子行为越轨,你要阻止他,把他送到别的房间,这叫暂时隔离法,让孩子与自己干的越轨行为有一段反思的空隙。这种暂时的孤立不是采取消极的态度,而是让孩子冷静下来。一旦孩子习惯了这种暂时隔离法,你会发现孩子的破坏性行为减少了。
(五)将心比心
我们常把孩子带到适合成年人的环境中去。一位父亲在观看球赛中打了他的孩子,因为孩子站在座位上往后面人群里扔爆米花。试问,如果这位父亲被迫参加一个他不感兴趣的会议,他会觉得是一种享受吗?
要尊重孩子对自己小天地的需要,给孩子一只橱柜或一只抽屉,让他放自己特殊的东西。
旅行前带上玩具或磁带录音机。在驱车途中可拿出地图,让孩子帮助找出沿途走访的一些路标,这样孩子就会觉得有一种兴奋和自尊感。
(六)鼓励他“发泄”
教育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感情(正面的、反面的),这样他就不会把这些感情隐藏在心灵深处。这样你一旦发现问题后,就能处理这些问题,而不是仅仅感到惊讶。孩子常常抑制自己的愤怒和不满,这是因为害拍一旦被父母发现会失去父母的疼爱。
要教育孩子,使他认识到愤怒在健康的人际关系中是一个不正常的组成部分。要告诉孩子在表达感情和需要时,在某种意义上是不能伤害他人的。教孩子学会用安全发泄来表达消极的感情,比如猛击吊袋,或画一幅表达愤怒的画。
在孩子学会承认愤怒和表达愤怒的方法后,就容易处理他的感情了。
□罗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