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鸰,女,1952年12月生于山东。16岁当兵,1983年到总政话剧团任编剧。主要影视剧作品有: 电影《小岛》、《走过严冬》;话剧《洗礼》、《冲出强气流》等;电视剧《爱你没商量》、《牵手》、《不嫁则已》、《大校的女儿》、《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等。
喜欢通俗 从不敢承认到承认
王海鸰现在可以很坦诚地承认自己喜爱《简爱》、《乱世佳人》,而不喜欢卡夫卡、魔幻现实主义,而有那么一段时间,她和很多人一样,是不敢承认这一点的。
“改革开放后,什么外国名著都涌进来了,《安娜·卡列尼娜》、勃朗特姐妹等等。”“文革”中,有出身条件比较好的女兵会把外国小说的作者、书名和国家抄在一张纸上,同是女兵的王海鸰在“文革”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把这些小说全都看了。“不是所有的书都喜欢,托尔斯泰的就不太喜欢读,嫌读它速度太慢,后来的卡夫卡、魔幻现实主义也都不爱读”。
用她自己的说法,阅读的取向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决定的,具体地说,她就是爱读通俗的东西,比如《简爱》、《乱世佳人》和茨葳格的小说。
这些小说除了故事性强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和女性题材相关。“男性的东西总是不太喜欢,如杰克·伦敦在中国这么受欢迎,我不爱看”。
但在那个大家都爱看名著的时代,没人敢说哪本书不好。30多岁时,王海鸰在中文系读书,那时“终日惶惶不安”,因为很多人都在推崇魔幻现实主义,她却觉得书中描写的“一个苹果烂在人身上”特别恶心,但她还是不敢承认自己的“浅薄”。她后来分析,那是“不自信”的表现。
喜欢名著 注重语言胜过情节
中国作家的好的作品总给她一种震撼的感觉,她常常会用“喜欢得一塌糊涂”来形容。“第一版《围城》是1980年出的,我第一次读时想,怎么会有这样的文字?简直是惊讶”。
她第一次读到张爱玲的小说也是偶然中的惊喜。出差时,她在一个小县城的书店里发现了绿色封面的《传奇》,又是“喜欢得一塌糊涂”。
最近几年,她很喜欢读一些回忆录之类纪实性很强的文学书,如章含之的《跨过厚厚的大红门》等,恰巧,这些书也总是女性的文章。“我喜欢微观地看历史。”她说。
“年龄大后,觉得自己有权利去排斥一些东西,我只读能给我精神愉悦的东西。”她说,“就是得了‘宇宙奖’的书,只要我不喜欢,我也不会去读。”
而对于翻译作品,她是挑剔的。第一次读《乱世佳人》,当时挑的第一个版本让她觉得太糟糕了,等找到好一点的版本时才知道不是作品本身的问题,从那以后,她对翻译就十分挑剔了。“翻译是再创作,杨绛翻译《堂·吉诃德》花了多少时间啊?不能随随便便就翻译。”同样,因为语言障碍的原因,“像钱钟书、张爱玲的作品,根本没法翻译”。
喜欢80后 因为关注儿子成长
王海鸰还会去读可爱淘的书。“我好奇可爱淘的书为什么卖这么好,就去买了一本看”。尽管她翻了几页,就再也没有翻下去,并且“终于知道这本书的年龄界限还是比较强的”,但这还是不能改变王海鸰对各层次作品的好奇。
王海鸰说挺喜欢看韩寒的《三重门》。问她为什么这么关注少年作家,她的回答是:“因为我有儿子啊!”
王海鸰最喜欢的少年作家还是子尤。她曾在自己的博客中深深悼念子尤的去世。第一次在《南方周末》上读到子尤写妞妞的文字,她马上就被吸引了。
现在王海鸰正在读的一本书《医事》,是一个青年作家所写。作者是一个在协和医科大学和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学医多年的毕业生,在书中揭示了医界的一些现状和运行规则。“如果没有对人的深刻思考,绝对写不出这样的书”。
从女兵时代开始,王海鸰就只喜欢买两样“食粮”,书籍和吃的,衣服对她来说不算什么。
她把淘书和淘衣服对等起来,“就像淘衣服一样,淘书也是买了20本有一本是好的就不错了”。对于“烂书”,王海鸰会不断地淘汰,“权当废纸卖了”。但对于好书,她会经常拿出来反复地读,所以她喜欢的书都是翻得旧旧的。
现在的王海鸰,上午写作,下午用三四个小时读书读报,晚上睡前还一定要再读一会儿书。
金煜 郭延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