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请铜像仪式。 记者 陈占举 摄 |
|
本报讯 (记者 陈运团) 昨日上午,位于偃师市缑氏镇的玄奘寺内钟鼓齐鸣,梵音缭绕,该寺僧众和来自四面八方的佛教信众举行隆重法会,迎请6.9米高的大师铜像,并顺利将其落座到位。
玄奘大师(602—644)俗姓陈,洛州缑氏(今偃师市缑氏镇)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翻译家、旅行家和佛学家,佛教唯识宗的创始人。唐贞观三年(629年),大师只身西出玉门,过敦煌,穿沙漠,经今新疆及中亚等地,历尽艰辛,抵达印度拜佛取经,从戒贤大师受学,后遍参大小乘诸大德,历时十七载,经130余国。回国后,他译经75部1300余卷,并将西行旅途见闻撰成《大唐西域记》12卷,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玄奘寺又名唐僧寺,紧傍207国道,北距玄奘故里4公里。它始建于北魏时期,原名灵岩寺,隋大业(605—618)年间,幼年玄奘多次到该寺聆听佛法,西行取经回国后曾回寺看望僧众,被誉为大德、大善之人。为了弘扬他坚毅卓绝的精神,该寺更名为兴善寺,唐太宗曾赐地四十顷敕令重建。武周圣历二年(699年),武则天从神都洛阳出发,到登封中岳,路过该寺,也曾赐金重修,并赐地百顷。明万历(1573—1620)年间,该寺又更名为唐僧寺。
玄奘寺原本规模宏大,殿宇壮观,然而千百年来,历经沧桑,寺院建筑多遭破坏,至民国初年,仅存天王殿、唐僧殿两座殿堂。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该寺得到妥善保护和重修,成为信众修学和游客观光的清静道场。
本次从河北唐县迎请到洛的玄奘大师铜像高6.9米,重约4000公斤,从设计到铸造,用时达半年之久。据玄奘寺住持印定法师介绍,这座铜像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玄奘大师铜像,模仿大师只身西行求法的形象,左手持佛珠,右手握锡杖,面貌睿智慈善,步态坚毅从容。
昨日上午,玄奘大师铜像迎请到玄奘寺后,很快被安放在建于该寺中轴线上的金刚台上。站在此台旁边,静静瞻仰玄奘大师铜像,人们能够深深领悟到大师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境界和崇高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