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举国欢腾庆新春。 |
|
春节,是近代出现的名词,俗称“年下”。正月初一的“正”,不读“政”,而读“征”;古人称正月初一为“元旦”,而不是春节。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民间使用农历,“公家”使用公历,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一
如果说节日是在强调一种情绪的话,那么春节强调的情绪最强烈,这是一个普天同庆的节日,是一个举国狂欢的日子。但是想一想,又觉得奇怪: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人们已经开始期盼春节了,但越是期盼,就越是内敛,不敢说犯忌讳的话,不敢放纵自己的行为。到了大年三十,过了午夜零时,当新年钟声敲响,正月初一来临时,所有的内敛都变为张扬,似乎年前所有的内敛和谨慎,都像小浪底大坝蓄的水一样暂时被挡住了,憋憋憋,憋憋憋,憋到这个时候,“哗啦”一下打开了闸门,酝酿了多日的激情,如洪流漫卷,宣泄奔涌,好不快活啊!
且慢!请你不要着急,耐住性子,等会儿再点燃手中的鞭炮,先看看洛阳的传统民俗,是怎样从头到尾,打发大年初一这一天的。
洛阳农村过年,在大年初一的早上要烧柏树枝。这个工作,一般由家中年长的男子来完成。烧柏枝并不怕它湿,太干了反而不好,最好是能燃着,只见冒烟不见火苗。因为烟到处冒,就是财气到处冒了。同时,柏枝燃烧时发出香气,整个院落都弥漫着这种气味,营造出了春节特有的氛围。至于说为啥要烧柏枝,这里面还有故事哩。
传说远古时候,天上有一只九头鸟,被后弈射中,受伤后悲啼着到处飞,它飞到哪里,鲜血就滴到哪里。而血滴到哪里,哪里就不吉利。九头鸟很厉害,什么都不怕,但就是怕柏枝的气味,所以家家户户就都要烧柏枝驱赶这只鸟。
柏树枝还在冒烟的时候,家中诸神的神位前已经点上了蜡烛,诸神开始享用香火和供食了。三声炮,冲天响,一家老少都起床。所有屋子里,都点上油灯,或者点燃蜡烛(嵩县、栾川有点燃松明的习惯),甚至连磨房里、门洞里也都有灯火闪烁。这种场景,衬托出黎明前的紧张气氛,使正月初一的清晨显得格外庄严。这时候,诸神正在吃供食,一家人谁也不能高声说话,甚至连咳嗽一声也是忌讳的。因为按洛阳风俗,大年初一早上的主要活动是敬神祭祖,祭拜的对象包括天地君亲师,诸神都得敬到。但祭祖是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据世居洛阳老城、今年78岁的寇北锁老先生回忆,大年初一早上,所有家庭成员起床后,都要穿上新衣服,无新衣者,着装也要干净整洁,不能着破烂衣衫。
穿戴整齐后,家中长者率领子孙祭拜祖先。讲究的人家专设“祖宗堂”,或称“追远堂”、“家堂”。祖宗堂是木制的,像小柜子一样。有的人家,是在堂屋正墙中央悬挂轴子(把平时卷起来的家轴子展开悬挂)。有的人家于墙壁正中挂先人像,配颂联“祖宗功德大,子孙孝思长”。有的人家,在长条几上摆上祖宗牌位,长条几前面放上一张八仙桌,桌上的供食为五荤五素。桌子两旁分置两把太师椅,是为家中辈分最高的两位长者设的。
在祭拜祖宗的时候,这两把太师椅却是空空的不能坐人。所有家庭成员,按老少排序依次向祖宗行跪拜之礼,程式严谨,气氛庄严。祭拜祖宗之后,家中两位最有权威的长者,分坐于太师椅上,接受晚辈的祝福。轮到小孩子趴到地上磕头时,动作总是乖巧可爱,老者便会笑逐颜开,很高兴地把压岁钱递过来,于是小孩欢呼雀跃,气氛为之活跃,庄严的祭祖活动也就结束了。但按孟津一带的风俗,天亮后人们还要到祖祠或家族长者处再行叩拜之礼。
二
神敬过了,祖宗也拜过了,接下来要驱赶怪物,该放鞭炮了。
谁是怪物?不是别的,正是“年”。你可能会说,年,不是我们热烈期盼的吗?为啥还要驱赶它呢?原来,传说在远古的时候,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于深山密林之中,这种怪兽叫“年”。它面目狰狞,生性凶残,什么都吃,并且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令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每隔365天,就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吃人,其出没的时间,是在天黑以后破晓之前,一过了这个时段,它就又回到山林里去了。
于是,人们每隔365天,就要燃放爆竹驱赶“年”,一整夜不敢睡觉,叫作“熬年”。这一夜,就是除夕夜。把“年”赶跑了,过了这个坎儿,就叫“过年”。后来,人们发明了火药,于是模仿爆竹开裂时发出的“噼噼啪啪”声,制作鞭炮进行燃放,驱赶“年”。
其实,“过年”也好,“熬年”也罢,皆是因过去穷人多,到春节得还债,所以视春节为“年关”,把年“过”了,就好了。同时,燃放鞭炮既能增添过年的热闹气氛,又能宣泄激情,大有辞旧迎新之意,所以就要放鞭炮了。
殊不知,在放鞭炮的过程当中,也有许多学问和意趣。
洛阳风俗,先放鞭炮者吉利。所以,人们都争着在自己住宅的周围先燃放一挂鞭炮,这叫“抢头炷香”。也有人在头一天晚上熬年后即放鞭炮。从1983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年年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当新年来到,主持人报时之后,突然间鞭炮鸣响,霎时大地轰鸣,九州震荡,其时野外无人,城市的街道上偶尔驶过一辆车,必是在两旁楼房的鞭炮“雨帘”中匆匆而过。那情形仿佛在告诉人们:鞭炮千声辞旧岁,红梅万朵报新春——春节来了!新的一年,真正开始了 。
这时候,所有人都怀着兴奋、怀着喜悦,大人们这时会示意小孩子,去枕头下摸出压岁钱。这是在除夕之夜,小孩子熬年熬不过睡着了,大人把钱压在他们的枕头底下了。说说笑笑间,第一锅饺子煮好了,这饺子也是头一天包好的,里面有一两个饺子包了铜钱或硬币,谁吃着这个饺子,谁就最有福,一年的运气最好。偃师的风俗是,即使不在家的人,也要为他盛上一碗饺子,看看“运气”到底在谁的碗中。
吃罢饺子,天已大亮。当家的去开大门,口中念道:“大年初一把门开,金银珠宝滚进来。”农村中有那会作秀的,事先约一名字中有“财”字的后生,承诺事后给他一些好处,让他事先候在大门外,这边一开门,便故作惊讶地问:“哎呀!门外站的是谁呀?”对方回答:“我是财!我是财呀 !”于是主家就高兴地拉起“财”的手往家里拽,一边走一边向家人通报:“都快出来迎财神,财神来咱家了!”
于是皆大欢喜,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糖果、花生、柿饼、核桃,那个“财神”自然比真财神还能吃,把好东西全吃到肚子里去了,把春节早上的气氛,渲染得更喜庆了。
三
俗话说“大年初一,撅屁股作揖儿”,早上八九点钟之后,春节拜年活动正式开始了。这时候,人们都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开始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的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几个人相邀一起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官员和读书人,便使用名帖互贺。这样做既文雅又快捷,后被今人进行了改进,发展成为现在的“贺年卡”。
春节拜年时,往来走动的都是近族和最要好的朋友,虽然彼此不是一家人,但既然有长幼之分,长辈就会给晚辈一点儿压岁钱。一般是晚辈来到长辈跟前,郑重地站好,祝长辈安康长寿。长辈于是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 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童谣云——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
小辈儿磕头,老辈儿给钱。
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意思是说,做长辈的看见小孩子过来拜年,如果不给他俩压岁钱,那就不像长辈了,那就非常没面子了。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铜钱编成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最常见,用红纸包钱,简单大方。有的老人在地方上有威望,其儿孙不是当官的就是大款,老人过年高兴,就故意站在大街上,拿一个钱袋子,里面装的都是新钱币,见了本村的小孩或者后生,就会给点儿压岁钱,就图一个“爽”字。当然,这种场合给的压岁钱,都是毛毛雨,拿现在的钱来比,也就是一元两元。但发钱的痛快,领钱的欢喜,大家都高兴,就烘托了喜庆的氛围,给过年增添了意趣。
到了下午,家中的女性要去给族长贺岁。新媳妇比较金贵,她们的拜年活动安排在上午,由家族中的婶婶或者婆母领到族长那里去,说说话,拜拜年。族长简单讲一讲本族的历史,交代一下家族的规矩,以示整个家族对新媳妇的欢迎和接纳,也表达族中长辈对新媳妇的关怀和爱护。
这期间,屋里的人都在吃,吃花生,吃瓜子,吃糖果,吃年糕。说到年糕,如今的人们都不做了。可在过去,家家过年都蒸年糕,因为年糕谐音“年高”,寓意新年攀高,吉祥如意。再加上年糕味道“丰富”,将枣泥、黄米等掺在一起,或蒸或炸,十分好吃。
这期间,室外听到最多的是零星的鞭炮声。过去,孩子们早早起来跑到别人家,拣拾没有爆炸的哑炮重新燃放,好不快活!在十字路口,站着许多大姑娘小媳妇,这里往往竖起来一个秋千架,那些身手敏捷的后生荡起了秋千,惊险的动作引来阵阵惊呼声和赞叹声。
正月初一中午那顿饭,图的是团圆,很是丰盛。一家老少,欢聚一堂,亲情融融。各家各户,无论吃什么菜肴,无论开展什么娱乐活动,总之是高高兴兴。城市如此,乡村亦如此,全国都如此,就这样普天同庆,度过了大年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