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进京
劳逸结合过假期
一提起中小学生寒假生活,一部分学生会感到无所事事、无聊透顶;一部分学生会被名目繁多的补课所累,不堪重负;还有一部分学生会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其实,中小学生的寒假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调节剂,也是培养学生自理、自律和自立的训练场。笔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教训,对中小学生的家长提出如下引导意见。
首先,要帮孩子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处理好学习、活动和休息的关系。寒假应该是劳逸结合的,在复习功课和完成寒假作业的同时,应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休闲放松和身体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选择两三种喜爱的运动方式,如球类运动、跑步、滑冰等。休闲放松是必须的,如选择旅游、听音乐、读小说、上网等。选择上网要在内容方式上把握一个合适的尺度,不可沉迷其中。
其次,让孩子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加强和父母的沟通。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青少年应该继承和发扬。借助春节这一重要节日,从中学会尊老爱幼和人际交往。另外,孩子从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走出来,干一些家务,既帮助父母减轻一些负担,又给父母极大的精神安慰。
再次,让孩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以便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参加有偿或自愿的社会活动,如交通协管员、义务导游员、商场导购员等等。在社会实践中,会对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学到很多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
最后,寒假到底怎样过,其实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毕竟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家庭条件和个性特征均有所不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寒假没有一定的主题,对于孩子来说,寒假既然是一个学期之后的放松,就应该充满快乐。同时,寒假又是课堂学习之外的补充,因此快乐还应附加一下前提,即:有意义。
从当前的情况看,家庭条件好的城市孩子大多被父母安排参加各种补习班、辅导班,一个寒假下来,虽然学了很多知识或技艺,算得上有意义,但却难言快乐。农村孩子由于父母缺乏规划寒假的意识和无暇顾及等因素,每天经常是从早玩到晚,落个“逍遥自在”,不可谓不快乐,但却没有意义。
我市某实验中学的姚校长告诉我们,由此而产生的两种极端,其实反映了对于寒假生活的两种态度:过于功利或漠视。客观来说,这两种状态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均没有益处,有必要对两者折中处理。从前文提到的刘巧玲女士让孩子做假期主角的做法中可以看出,拥有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寒假,都是充分考虑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家庭实际,进行了细致科学的规划,并真正做到按部就班去履行。
北京师范大学刘伟教授说,寒假过得有意义,无疑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性格塑造以及意志力培养产生正面效应。而孩子有一个开心寒假,家长也开心,由此改善亲子关系,更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积极动因,能从根本上减少青少年暴力、青少年犯罪等负面事件的发生。从这一角度讲,与其说怎样过寒假是个人的事,不如说是全社会的事。
实际上,让孩子过个有意义的寒假,并不是件多么难的事。对于有关部门,可以降低门票价格或免费开放科技馆、博物馆,组织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相互走访体验生活等,让学生有地方可去;对于学校,不妨将枯燥的寒假作业变变脸:以小组的形式参加环境污染调查、小区车辆调查等有趣且有价值的社会实践,或开放学校娱乐设施等,让孩子有事可做。另外,组织一些运动会、家庭竞赛等活动,也是很好的举措。
孩子就是未来,为孩子营造一个快乐假期,大家都要细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