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9日成为30岁的姜丽君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她第一次走进了位于深圳宝安金桥工业区内属于自己的房子。“今天实在是太开心了。来深圳5年了,一家五口人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姜丽君激动地说。
姜丽君是广东一名普通的外来工,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加入了个人合作建房。去年12月底,包括姜丽君在内的81名深圳合作建房者成功拍得了两栋大楼,共有84套住房。投入7.5万元后,姜丽君得到了其中一套46平方米的房子。
无独有偶,2月8日,广州的合作建房者也拍得了18套住房和8个车位。
至此,一场刚开始的轰轰烈烈的个人合作建房运动演变为“合作拍房”甚至是“合作买房”。有论者据此认为,这一演变相当于宣判了合作建房的“死刑”,至少是已经“变了味”。
目前,个人合作建房群体究竟是如何操作的?这其中又存在着哪些隐患和问题?个人合作建房的前景如何?就这些问题,记者连日来在深圳和广州进行了深入采访。
网上报名成为合作建房者
去年12月22日,深圳个人合作建房的发起人林立人代表姜丽君等81名个人合作建房者成功竞拍到了位于金桥工业区内的两栋单位宿舍楼。2007年1月5日,宝安区人民法院发出了民事裁定书,裁定两栋宿舍楼归个人合作建房者的代表林立人所有。
法院判决书一下,姜丽君就盘算着搬进新家过年,但因为涉及一些债务的原因,两栋宿舍楼一直无法办理过户手续,直到2月9日,她才等来了法院可以办手续的消息。
30岁的姜丽君在深圳一家电器贸易公司里打工,收入并不高。5年前,她从老家河北廊坊到深圳工作,现在一家五口人还挤在深圳南山区一间大约40平方米的农民屋里。
姜丽君有网上购物的习惯,一天她无意间在淘宝网上看到了林立人召集合作建房的消息,“因为我一直比较关注合作建房的事情,对温州和北京的情况也有些了解,我有些动心”。
“当时我就下载了个人合作建房(深圳)申请表,详细填写了自己的情况。直到有一天,有人通知我,已经申请成功,这才让我真正进入角色。当时报名的有200多人,但只能留下81人,我很幸运。”姜丽君说。
随后,姜丽君开始了一次她认为的冒险:“我四处调查这个提议的创始人林立人。由于林立人是一名义工,我还多次打电话到深圳义工联合会,查他的底细。另外,我在网上也搜索过他的资料以及对他的评价,慢慢地我开始信任他了。”
钱要先打进发起人个人账户
和姜丽君一样,81名深圳个人合作建房者中大部分都是低收入的无房户,还有不少是外来工。“不用这种方式也没办法,商品房我们根本买不起。”姜丽君说。
去年年底,在正式拍卖之前,
姜丽君得到了一个通知,要交13000元的定金,而且钱必须直接打到林立人个人的账户上。“我本来就有些犹豫,听说要这样,我都决定放弃了。但后来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还是把钱交了。我心里想着,林先生拥有自己的公司,财产听说有几千万元,况且还是名人,应该不会在乎我们这点小钱的。”
尽管这样想,但交完这笔定金之后,姜丽君还是有些提心吊胆,但除了等,她没有任何办法。“这期间,林立人那边只是通过短信、电子邮件和我联系过几次,都是说拍卖价格。他们几个牵头人确立价格后,才通过邮件告诉我。”
资金安全仅靠相互信任
去年12月22日,姜丽君终于盼到了成功竞拍到深圳宝安区两栋单位宿舍楼的消息。同时,她也得到通知,根据有关规定,必须在竞拍成功后3天内付齐房款。如果不按时交的话,不仅预先交的定金没有了,而且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正因为这样,姜丽君又按时将6万多元余款全部打到了林立人的账户上。
“其实,作为这个组织的发起人,我一直是主张不碰钱的。本来是想让每个参与者直接将钱打到国土部门的监控账户上,这样最安全。但国土部门答复,两栋楼的房产证上不可能写得下81个人的名字,而且拍卖现场也去不了这么多人。拍房的钱只能先打到我和几名代表的账户上,再从我们的账户上转到国土部门的监控账户。”林立人说。
这样的一种资金链条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连林立人自己都意识到了:“这么多现金打到我的账户上,我的心都在跳。现在的资金安全问题靠的是我自己的信用和道德。我向国土部门反映过多次也解决不了。说老实话,下次我都有些不敢做了。”
对此,姜丽君似乎并不担心:“我相信自己的这笔钱绝对安全,因为我相信林先生的为人。”今年44岁的俞苏宁和姜丽君一样,也交了几万元,他对林立人也是十分信任。信任似乎成了这里资金安全的唯一保证。
(据新华网)
(文图无关)
流水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