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8版:视觉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分离,是为了更好地团聚
新闻网广告
协和医院广告
移动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7 年 2 月 15 日 星期    【打印】  
分离,是为了更好地团聚
  刘少坡每天迎着月光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刘少坡行走在北京的送花路上。
行走在繁华的都市,刘少坡有时有些迷茫,不知道路在何方。

  刘倩在高兴地展示她一家人的合影。
  刘少坡和同事在北京的夜色中给订户送催花牡丹。
  胡惠萍和帮忙的姐姐计算一天的辛劳所得。
  刘少坡正在看给女儿买的书。
  胡惠萍常挂念远在外地的丈夫。
  小年夜,刘少坡在北京一社区内焦急地等待订花者的到来。
  等人的间隙刮刮胡子。
  刘少坡无数次经过北京的电影院,也没有进去看过。
  被评为“三好学生”,刘倩给远在北京的爸爸报喜。
  ——镜头记录一个春节不能团聚的洛阳普通家庭

  ■本报记者 陈占举/文

  张光辉 陈占举/图 

  春节快要到了,在外忙碌的人们都急着回家团聚。可有一些打工者,由于各种原因,春节不能回家团聚。在这一特定时间里,出门在外的和留守在家的,心都难平。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想得最多的是什么?

  近日,本报两名摄影记者走近洛阳的一家人。这对夫妇双双下岗,男的在北京为洛阳神州牡丹园卖催花牡丹,女的在偃师市开了一个杂货店卖年货;他们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一个正在上初中的女儿。记者兵分两路,一路远上北京市,一路到偃师市,采访了身在两地的一家人,了解过年了仍不能举家团聚的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小年夜,身在北京送花忙

  2月10日是中国传统的小年。当日晚8时许,在北京香山脚下一个高档社区内,几对情侣正在尽情地燃放烟花,庆祝小年的到来。

  在该高档社区的停车场上,停着一辆洛阳牌照的面包车。面包车内,开车的师傅在不停地抽着烟,烟头绽放的亮光不时映红他的脸。

  数分钟后,过来一个人,面包车的司机连忙笑脸相迎,然后吃力地从车内搬下两盆催花牡丹,和同事抬着跟在订花者的身后,消失在北京的夜色中……

  这位司机名叫刘少坡,36岁,下岗职工,偃师市李村镇陈沟村人,在洛阳神州牡丹园打工,来北京卖催花牡丹快一个月了。他不但是司机,而且还是搬运工、花工和保管员。

  当晚10时,在走向下一个送花点的路上,刘少坡告诉随行的记者,他们送花要每天早上6时起床,晚上12时才能回到住处,许多时候一天只吃两顿饭,虽然很累,但大家累并快乐着。

  他说,由于技术先进和售后服务好,洛阳的催花牡丹很受北京市民的欢迎,在北京的高档花卉市场占有重要的地位,销售量连年翻番。今年的催花牡丹销售形势异常火爆,目前他们已售出7000多盆催花牡丹,还有3000多盆要送,订单已排到春节后,春节要在北京度过了。

  “来北京快一个月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思念家人,不知父母、妻子和女儿在家怎样?”刘少坡难过地说。

  老家里,妻子女儿思切切

  刘少坡的妻子叫胡惠萍,也是一名下岗职工。1998年下岗后,她在偃师经营了一个杂货店,每天起早贪黑,还要照顾女儿上学。他们的女儿刘倩今年上初中二年级,学习成绩优异,懂事的她在课余时间经常帮妈妈照顾生意。

  12日上午,在偃师街头的一个杂货摊前,记者见到了胡惠萍和她的女儿刘倩。看上去瘦弱的胡惠萍,见到记者来访,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在得知记者刚刚从北京采访完她爸爸刘少坡时,刘倩高兴得手舞足蹈,连忙打探爸爸的情况。

  记者打开了数码相机,让胡惠萍和她的女儿了解了刘少坡在北京的生活。看到满脸疲惫的刘少坡披星戴月送花的镜头时,胡惠萍顾不上街头人多,失声哭了起来。

  胡惠萍说,孩子的爸爸十分坚强,在外面再苦再累从不多说。1998年两人同时下岗,女儿刚上学,那时家中异常艰难。后来,刘少坡来到洛阳神州牡丹园,谋到一份开车的工作。由于单位驻外机构较多,刘少坡经常开着车全国跑,一年当中很少回家。有好几年的春节,刘少坡都是在外面过的。

  当本报记者把刘少坡特意在清华大学买的《圆你一个清华梦》这本书带给刘倩时,胡惠萍和她的女儿高兴地笑了起来。

  原来,2006年暑假,当刘少坡得知女儿想参加“我到北京上大学”夏令营时,便拿出一个月的工资1000多元钱让女儿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参观,以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刘倩从北京回来后,和爸妈订了一个口头的“君子协定”:将来一定要考上清华大学,到那时,爸爸不要再到外地打工了,和家人团聚在一起。

  刘少坡常对妻子说,为了孩子的“清华梦”,自己在外面再苦再累也不怕。而现在自己和家人分离,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团聚。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