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茹韶华 通讯员 牛牧青/文 见习记者 崔宏远/图
在右胸处开一个小口,把一把特制的“小伞”置入心脏部位,修补心脏的缺损,不到1个小时,手术就能结束,而患者将摆脱“与生俱来”的“健康炸弹”——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为先心病)。日前,河科大一附院心脏外科成功运用导管微创介入疗法,为来自农村的8岁先心病患儿小丽(化名)实施了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据悉,此项手术在我省尚属首例。
记者亲历手术现场
1月27日上午,记者见证了手术全程。
9时30分,记者穿上墨绿色的参观服进入手术室。此时,医生正在给躺在手术台上的小丽进行全身麻醉处理。正在做准备工作的心脏外科大夫石辛格,不时地为记者讲述此次手术与以往导管微创介入疗法的不同之处。
“比起以往治疗先心病的手术,这种手术的风险大大降低了。”石大夫说,“首先是手术环境的改变。”据他介绍,先心病的常规治疗是在X射线下进行的,目的是在手术过程中能通过射线确定导管的位置,准确引导封堵器对心脏的缺损实施封堵,整个手术都要在X射线下完成,因此,需要在特殊的手术室里进行,医生可穿上铅衣作为防护,而患者则直接暴露在X射线下,这样就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风险。本次手术使用的仪器是食道心脏超声,没有任何辐射,而且手术也在标准的手术室进行,一旦出现险情,可以马上实施急救,整个手术的风险也随之降低。同时,以往的常规手术要在患者的胸部正中劈开胸骨,而此次手术的创口很小,仅需在右胸前部的胸骨旁开一个长约两厘米的小切口。
在小丽麻醉的过程中,护士们在手术室准备手术器材。小丽静静地躺在手术台上,嘴里插着呼吸用的导管,身体的其他部位还装配着一些检测各项生理指标的装置。
在长大的日子里,小丽渴望和其他的孩子一样能开心地跑啊、跳啊,这个灿烂的场景也许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她的梦里,而这样的改变即将来临。当她再次醒来的时候,身边的世界将是另外一个模样。
小丽是洛阳市伊川县人,2007年1月22日入院。据小丽的病历记载,她于1年前因感冒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发现其心脏有杂音,怀疑有先心病,经心脏彩超检查确诊为先心病房间隔缺损,缺损形状为椭圆形。
10时50分,食道心脏超声仪器安装完毕,医生正在调试。手术台边的医护人员也开始忙碌起来,为接下来的手术做各项准备。
11时,食道心脏超声的探头开始进入小丽的食道,在仪器的显示屏上可以看到探头一点点地向里移动,操作仪器的医生在寻找心脏的准确位置,不时调整探头,大约5分钟后,屏幕上出现了心脏规律跳动的图像。操作仪器的医生不断调整探头的角度,对整个心脏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在确认房间隔缺损的位置后,11时18分,手术正式开始。
接下来的等待时间显得十分漫长,对于在病房外的病人家长来说更是如此。
11时35分,经胸到达心脏的导管找到房间隔缺损处,成功释放封堵伞。
11时40分,医生开始缝合切口。5分钟后,切口缝合完毕,小丽被推出手术室,在门外焦急等待的父母立刻迎了上来。
术后,医生向记者讲述了实施手术的过程。首先在患者右胸前部的胸骨旁开一个长约两厘米的小切口,进入右胸腔后找到心包,即心脏的一层薄膜。切开心包,在右心房表面缝合一圈,形成一个直径为1.5公分的荷包,在荷包中开一小口使导管进入房间隔缺损处,从而释放封堵伞,释放成功后,收紧右心房荷包线,缝住切口。
手术成功了,整个手术时间不到1个小时。医生说:“封堵伞就像夹心面包里的夹心一样封住了房间隔缺损。”
据了解,接受此种手术后的患者一般次日就能下床,平均住院时间为3天~4天,术后其生长发育不受任何影响,能胜任一切工作、学习和生活。
专家建议:先心病患者应尽早接受治疗
据介绍,左右心房间隔上的缺损统称为房间隔缺损,此类患者占先心病患者的5%~10%,房间隔缺损的杂音很轻,不易听到,往往要在学龄儿童体检时才会被发现,心脏X光片显示肺血多,心影、心房、心室扩大,超声心动图可确诊大部分房间隔缺损。
目前,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疗效是非常令人满意的。但如果延误了治疗时机,可并发肺动脉高压,严重者可致文森曼格综合征,明显特征是嘴唇发紫,从而丧失治疗机会。
先心病有20多种类型,发病率为7%。~8%。,每年全世界会诞生10万个~15万个患有先心病的婴儿。目前,小儿患先心病的原因还不明确,孕妇受到病毒及辐射感染、服用药物不当和怀孕3个月内感冒等都可能是诱因。
曹大夫认为,有遗传因素的先心病占很少一部分,大部分都是孕妇在怀孕的头两个月因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感染造成的,因为这是胎儿心脏成形的时期,一旦有病毒感染,孩子患先心病的几率就会增大。
目前,有检测设备可以在妊娠期间检查胎儿是否患有先心病。据了解,我市部分医院可对刚出生的婴儿进行先心病检查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