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时间24日13时41分(北京时间24日12时41分),日本全球情报处理系统的最后一颗卫星搭载H2A火箭升空,随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这颗卫星是一颗雷达卫星,可以自动发射电波,然后根据地面反射回来的信号合成黑白图像,分辨率南北方向为1米,东西方向为3米,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也能照常观测。
日本有关机构称,在这颗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并正常工作后,日本全球情报处理系统的4颗卫星将全部就位。该系统由2颗光学卫星和2颗雷达卫星组成,每天至少可以对地球所有地点完成一次侦察。
随着最后一颗雷达卫星升空,日本苦心经营近9年的首套覆盖全球的情报搜集卫星系统初具规模。分析人士认为,日本试图通过构筑这一系统而谋求太空军事化、政策合法化的动向值得警惕。
日本有关机构称,新发射的这颗卫星正式投入使用后,将和其他3颗已经在轨的卫星构成一套完整系统。该系统每天将至少可以对地球所有地点完成一次侦察。
1998年,朝鲜曾宣布发射一颗人造卫星,但日本却声称朝鲜试射的是一枚导弹,并以此为由下决心构筑独立的情报搜集卫星系统。
在此之前,日本主要依赖美国的侦察卫星和商业卫星获取情报,而美国在涉及核心的数据和图像时未必肯和盘托出。日本购买卫星情报花费巨大,且不能及时获得想要的部分。
日本不遗余力地建设情报搜集卫星系统,即使发射失败也不放弃,迄今已为该系统投入约2500亿日元(约合20.62亿美元)。
2003年3月,日本全球情报处理系统的首颗光学卫星和首颗雷达卫星顺利升空并投入使用。同年11月,H2A火箭6号固体燃料推进器出现故障,导致剩余2颗卫星发射失败。之后,日本放缓了发射进度,全球情报处理系统的第3颗卫星于2006年9月升空。
但从日本已投入使用的3颗卫星来看,其实际分辨能力比设想的要低。日本政府有关人士曾透露,2003年3月发射的光学卫星按设计应能分辨出地面上大小约1米的物体,但实际上只能区分清楚2米至3米大小的物体。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工作人员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并不讳言日本情报搜集卫星的侦察作用,但同时也承认它们的性能远不及美国的同类卫星。有专业人士称,美国侦察卫星能分辨出地面大小10多厘米的物体,日本的这组卫星最多也就能赶上美国商业卫星的分辨能力。
日本目前已着手开发下一代情报搜集卫星。24日与雷达卫星一同升空的还有一颗光学实验卫星,后者主要是为了验证日本正在开发的新一代光学卫星的性能。
日本执意构筑情报搜集卫星系统的做法,多次受到朝鲜等亚洲国家的批评。朝鲜方面曾指出,日本的这一举动是谋求军事大国地位的危险行为。 (据新华社东京2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