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竹树临窗,昆虫鸣唱……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环境景观图画!现在,许多开发商都在如此描绘他们所营造的楼盘(小区)与自然的“零距离”接触,甚至有的开发商干脆把项目做在了山林之中,并以此为卖点。
亲近自然,是人类居住文化的巨大进步,但这种亲近,切不可过分。“过犹不及”,过分的亲近(甚至回归)可能会给人们自身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
人居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原始社会,人类择树依穴而居,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工业时代,人类开始向钢筋水泥玻璃所构筑的森林转移;后工业时代,环保主义兴起,人类居所开始回归自然。国内外的环保史告诉我们,这种现代的回归,应是理性的回归,扬弃的回归。简而言之,就是人居必须与自然保持安全的距离,人居与自然之间必须有“隔离带”。
上世纪中期,美国山林风光小镇“莱姆”的居民曾感染一种怪病。感染者反复发烧,然后出现皮疹、头痛、关节痛、肌肉痛,最后导致关节、心脏和神经系统受损。后来发现,这种病并不是传染病,而是由一种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寄生虫“蜱”传播的“莱姆病”。直至今日,我国仍有29个省(市、自治区)山林地区的居民中有“莱姆病”感染,19个省(市、自治区)的山林地区被列为“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
这只是自然给予人类的一个“馈赠”。在人居完全自然化的原始社会,人的平均寿命只有25岁,除了猛兽的伤害,主要是被各种寄生虫引起的疾病折磨而死。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永远是有限而滞后的。在与自然“零距离”接触中,谁知道它又会“馈赠”给我们何种寄生虫、病菌、病毒抑或其变种?这一点,请开发商和业主给予足够的重视。项目选址,一定要在城市与自然的“隔离圈”(即熟地隔离带)之内;在小区内,居所最好也与动植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戴任) 压题照片 张治国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