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3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已经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具体涉及缩短“五一”、“十一”长假时间,并增加中秋节、清明节等法定节假日。这是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上透露的消息。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终于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认为,在我们的节假日体系当中,存在着一个二元性的结构:在现有的国家法定节假日之外,广大民众认为有丰富历史内涵和深厚历史根基的一部分节日,常常没有安排休假时间。这种二元结构有必要改变,以舒展民众情绪。我们必须要考虑到,民众的利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情感的。这一次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可望满足民众的情感需求。
国家法定节假日经历了政治化到政治、经济并重的过程。黄金周的出现就是应拉动消费与内需而生,假日经济也发挥出效益,但对民众的有关需求考虑、吸纳、尊重得不够充分。
国家法定节假日,应该做到兼顾政治、经济、文化及民众的情感需求等因素。从节假日的原意来看,是让人休息、休闲,起到调节的功能。现实生活中,节假日一方面发挥了休息、休闲之功,另一方面也提供了纪念有关节日的时间。节假日的休息、休闲功能众所周知,让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中得到休整、放松、休闲,成为关心人们身心健康的“良药”,成为缓冲工作压力、降低工作强度的“缓冲器”。但其社会功能目前可谓“发育不全”。由于设置的节假日缺少了文化元素,尤其是历史文化传统,让有丰富历史内涵和深厚历史根基的一部分节日却无“时间”纪念,无疑会丧失传承的最佳时机。
关键的关键是,要增强节假日的社会功能。一方面让有丰富历史内涵和深厚历史根基的一部分节日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既满足了民众的情感需求,又给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提供了“时间”保证;另一方面,要赋予节假日一个“文化象征”。因为文化不光是一些虚无缥缈的价值理念,还包含一定的仪式、制度、文化象征等,节日就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连这个都没有,很难说已经确立了一个文化身份。节假日绝不只是“时间”的问题,它更是承载着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与发展现代文化的重任。
□ 王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