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5版:患患互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互动话题预告
《生命周刊》采编人员郑重提醒您
小小鸡蛋妙用多多
洛阳新闻网
生命故事 线索征集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3 月 3 日 星期    【打印】  
小小鸡蛋妙用多多
  妙用1

  绿豆荷包蛋吃百天,缓解腰椎间盘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的患友都深知病痛发作时的痛苦,洛龙区白马寺镇的高先生给出了一个可以当早餐吃的偏方,所需材料是简单易得的绿豆和鸡蛋,要求连吃百天。

  高先生告诉记者,六七年前,在他家租房子的一名女房客曾经使用过这个偏方,效果很不错。当时,那个女房客40岁出头,因工作需要常年久坐,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加上生意忙、容易受累,她的病痛三天两头就会发作。发作时下肢浮肿、腰部疼痛,经常“站着坐不下,坐下起不来,躺在床上不会翻身”,每次发作最少持续一周,试了很多方法效果都不太好。

  后来听说了这个偏方,她便照方一试:每天早晨,将一大碗水和一把绿豆放在锅内,水开后等到绿豆煮开花时,打入两个鸡蛋,约一分钟左右熄火,空腹吃下绿豆和荷包蛋。连续吃了数天,女房客的疼痛明显减轻,犯病的次数和持续时间也明显减少了。坚持吃了一段时间,她的腰椎间盘疼痛就很少再犯了。

  高先生说,2001年,他的高中老师用了这个偏方,效果也不错。“这个方子服用简单,没有副作用,不过要求连吃100天,一定要坚持住。”

  妙用2

  “艾尖儿”、羊油炒鸡蛋能止咳

  近日,本版刊发的“蛤蟆草炒鸡蛋治咳嗽”的偏方,受到了不少读者和患友的关注。家住涧西区珠江新村的蔡女士告诉记者:“我知道一个偏方,也是用炒鸡蛋来止咳的,但要用7个‘艾尖儿’和羊油来炒。”

  蔡女士说,几年前,她的奶奶用过这个偏方,吃了一次就见效了。当时,蔡女士80岁的奶奶因睡觉受凉而咳嗽,白天症状还轻些,晚上咳得睡不着,有时还上不来气。症状持续了两三天,吃药也不见效。

  根据以前听说的这个偏方,蔡女士在奶奶咳嗽最厉害的那晚,找来艾蒿,挑每棵艾蒿顶端最嫩的“艾尖儿”,掐下7个,将其切碎。然后,打入一个鸡蛋进行搅拌,把羊油在锅内化开后,用烧热的羊油炒“艾尖儿”拌鸡蛋,不放任何调料。“奶奶吃下后一直睡到了第二天,起床时病情明显减轻了,到了晚上就基本不咳嗽了,效果真的非常好。”

  蔡女士说,在农村老家,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偏方,都说用后效果很好。“据我所知,‘蛤蟆草’炒鸡蛋主要针对感冒治愈后持续的咳嗽,这个偏方主要针对受凉引起的咳嗽。”蔡女士说,如果实在没有新鲜的艾蒿,用风干的艾蒿叶子也行,可以多加些叶子,洗净后切碎打到鸡蛋里。

  妙用3

  蜂蜜焙鸡蛋,同样止咳嗽

  同样用鸡蛋,但将配料换成蜂蜜,放在火上焙烤即可。洛龙区高先生提供给我们的是另一种止咳偏方。

  高先生告诉记者,他七八岁的时候,因为支气管炎引起咳嗽,白天、晚上连着咳,觉都睡不好,吃药、打针都不管用。后来,他的母亲打听来一个偏方:将半汤匙蜂蜜放入大铁勺

  内,放在文火上加热,蜂蜜刚有点儿热时,打入一个鸡蛋,快速搅拌,待鸡蛋焙至七成熟时即可,不放任何调料,每晚睡觉前吃。高先生说,他当时连续吃了两三次,持续两周的咳嗽就好了。

  妙用4

  蛋黄油:内服消食气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你的孩子是否因饮食不规律出现积食的情况?涧西区的张女士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帮孩子消食气的偏方。

  张女士说,她的女儿2岁多时,经常连续三四天不好好吃饭,还有手心发热、粪便发白的情况。家里的老人说这是“吃着”了,需要消食气,用这个简单的偏方:用温蛋黄油喂给孩子喝。

  蛋黄油的制作方法是:把鸡蛋煮熟,取出蛋黄放在铁勺上,置于文火上炼。几分钟后,蛋黄焦黄、发黑,逐渐有深色的蛋黄油流出,待蛋黄几乎完全焦煳时,可用筷子将杂质夹出,等剩下的蛋黄油不烫嘴时让孩子服下。张女士说,一个蛋黄一般能炼出小半汤匙蛋黄油,这是一次的量,她的女儿吃了两次,胃口明显好转,积食的症状基本消失了。

  张女士笑着说,由于烤出的蛋黄油比较苦,孩子不愿意吃,“需要连哄带灌才行”。她强调说:“此方主要针对儿童积食,大人服用的效果还不清楚。”

  妙用5

  蛋黄油:外敷治冻疮

  本周,从三门峡来洛工作的任先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治疗冻疮的偏方,原料碰巧也是张女士所说的“蛋黄油”。

  任先生说,他上大学时,有个女同学每年都要冻手、冻脚。每年11月份,她的手脚冻得就像“胡萝卜”,还会溃烂,连握笔、穿鞋都受影响。她用了市面上的各种冻疮膏,效果都不明显。后来,她用了这个偏方:先用酒精清洗伤口,敷上蛋黄油,然后用纱布包好,要经常更换,三五天后伤口就会结痂,逐渐痊愈。任先生说,用这个方法治疗已经溃烂的冻疮效果最好。

    □ 本报记者 吴彬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