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指外周血中红细胞及血色素(正常为10克以上)含量减少,病人常表现为皮肤、口唇黏膜、眼结膜及指甲床等处颜色苍白,出现全身无力、头晕目眩等症状。临床上将贫血分为:①缺铁性贫血:因制造血液的原料缺乏,造成红细胞生成减少。②失血性贫血:机体持续少量失血,如溃疡病、痔疮、肿瘤、妇女月经量过多等。③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器官的功能发生障碍,不能产生足够的全血细胞。④溶血性贫血:因饮食、药物等致使红细胞破坏加速所致。
除上述贫血外,肾脏疾病也可导致贫血,其中以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最为常见。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等,到病变晚期可出现少尿或无尿,导致体内含氮物质滞留,形成氮质血症。其中尿素分解产物刺激肠黏膜,引起溃疡性结肠炎而出血。此时,红细胞的寿命也缩短。另外,衰竭的肾脏产生的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减退。上述综合因素是引起肾功能衰竭贫血的主要原因。
女性尿道短而直,易导致逆行感染而引起肾脏疾病。在临床上有相当部分的女性,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的贫血是由肾脏疾病引起的,且贫血常是患者求医的第一症状,而肾脏疾病的症状可能不明显而未被注意。因此,中老年女性贫血病人在考虑发病原因时,切莫忽视肾脏疾病的存在,应及时化验尿液,争取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