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祭 (资料图片) |
|
农历四五月份,有三个比较集中的节日:四月初八为清和节;四月二十八为祭药王节;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这三个节日,在浪漫的初夏接踵而来,满载着河洛人民对生活的美好企盼。
清和节
洛阳民间流传着一首很俏皮的歌谣:“过了年下巴十五,十五巴了没啥巴。搓根麻绳吊死吧,忽灵想起四月八。”
听完这首歌谣,眼前闪现出这样一位老乡:他爱热闹,好过节,遗憾的是,春节过完了,元宵节也过去了,好像没啥有意思的节日可巴望了。于是他很沮丧,觉得无处消遣,生不如死,正想搓根麻绳上吊,冷不丁想起还有个四月初八,顿觉生活充满了乐趣,就把麻绳放下了。
无节过,毋宁死!民俗的东西,有时候夸张得可爱。这也让人对四月初八产生浓厚的兴趣: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节日,竟能给人带来“生的希望”?
宜阳、栾川等县,把农历四月初八称为清和节。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当年退居洛阳时,曾有诗云“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其《阳关三叠》中亦有“清和节当春”等词句,由此可见,“清和节”这一雅致的命名,古来已有。
关于清和节的由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栾川人认为,四月初八是太上老君的生日,纪念的是道教的神尊;宜阳等地的群众则认为,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本为佛诞节。
一个信道,一个信佛,信仰不同,习俗也便不同。
栾川人每到清和节,便要聚到老君山,举行朝山大会;而在宜阳等地,旧时每逢四月初八,人们要入寺礼拜,举行浴佛会,为释迦牟尼庆贺生日。
浴佛会很有意思,乃是一场众人争领佛祖“洗澡水”的法会。届时,各寺庙要在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诞生像。此像高约三寸,乃是稚气可爱的孩童站立造型。小释迦牟尼浑身赤裸,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这一古怪的形象,据说与释迦牟尼初降世间的超凡举止有关:他不但能站立行走,还右手指天,左手指地,昭示“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又传释迦牟尼降生时,九龙吐水为其沐浴。因此,庆贺仪式开始时,人们要在释迦牟尼像前放一盆特制的香汤。之后,庙里的住持点灯、上香、摆供,带头三跪九拜。与此同时,鼓乐齐鸣,全体僧人高声念经,赞誉释迦牟尼的丰功伟绩。稍顷,僧侣用香汤为释迦牟尼像沐浴,之后再诵经,反复多次。
法会结束,众人盘坐聚餐,然后各自领一些佛祖的“洗澡水”,回去后加水稀释,沐浴自身,以求尽快修成正果。
可能是佛祖的“洗澡水”效果不够好,清和节浴佛会这一习俗没能流传下来,倒是由它演变而来的古刹庙会逐渐发展壮大。
偃师市佃庄镇西大郊寨村的庙会历史悠久。北魏时期,洛阳佛寺颇多,其中较有名的景明寺,就坐落在西大郊寨村。景明寺香火极旺,每到四月初八,洛阳城周围的各大名寺都要向景明寺赠送佛像,多达千余尊,依次从宣阳门(故城门)抬入,接受皇帝散花礼贺。是时,百花齐放,锣鼓齐鸣,欢呼声响彻全城。
为了能完完整整地观赏这场盛会,许多人提前一两天就赶到寺院门口。这样一来,大典是不会错过了,但大典开始之前的几十个小时,人们实在无聊,实在难熬。
怎样才能不无聊呢?众人决定:在景明寺大典的头一天,也就是在农历四月初七举办庙会。如此,人们既不会错过观看景明寺大典,还可以赶赶庙会,买些应时的物件,遛一遛,散散心。
方案既出,一呼百应。到了庙会这一天,各路社火团体纷至沓来,狮舞、高跷……精彩纷呈。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都往西大郊寨村拥,村民扫街清舍,忙于接待,如过年般劳碌。
待客的饭食,乃是一种特制饼馍。偃师民俗专家陈淑真女士曾著《吃趣》,详解吃饼馍的习俗:
“烙饼馍,面莫砸,砸来砸去拽掉牙;烙饼馍,面莫饧(发酵),越饧越筋(筋道)害牙疼!”
饼馍烙好后,人们将其与香火纸裱一起放入篮中,拿到佛前供奉。供奉完毕,大人孩子分而食之。据说供奉后的饼馍包治百病,大人吃了浑身有劲儿,小孩儿吃了不会咬牙、厌食。
而今,景明寺遗址已被田园稼禾所覆盖,庙会也演变为物资交流大会,但当地人逢四月初八吃饼馍这一习俗一直延续着。
在我市某些县(区),到了四月初八,还有新媳妇不串门、不走亲戚的禁忌。是日,久不生育的人要到附近的寺庙求子;患了眼疾的人则把皂角叶插在鬓角,认为这样可以祛除疾病。
插皂角叶这一习俗,据说与黄帝有关。传说远古时候,黄帝大战蚩尤,为了区分敌我,黄帝手下的将士头上插着皂角叶,蚩尤手下的将士头上插着槐树叶。最后,黄帝战胜了蚩尤。作为“炎黄子孙”,为了纪念老祖宗的胜利,人们便在头上插皂角叶。
祭药王节
农历四月二十八,老城人要焚香上供,祭拜药王,祛病避邪。
这药王,说的是唐代大医药学家孙思邈。相传李世民当皇帝后,长孙皇后难产,御医束手无策。眼看母子俩危在旦夕,有人从民间搬来了救兵孙思邈。说来也神,那孙思邈一针下去,皇后便生下了龙子。李世民大喜,要赏孙思邈金银珠宝,可老孙说啥也不要,于是,李世民便硬塞给老孙一顶冲天冠、一袭赭黄龙袍,以表谢意。
孙思邈推辞不过,只得戴冠着袍出了京城。这下子,大将尉迟敬德不乐意了:老子南征北战,战功赫赫,也没得到如此赏赐,你孙思邈一个乡下草医,凭啥着冲天冠、穿龙袍?他决定追上孙思邈,给他上一堂礼仪课,教教他啥叫谦逊。待他撵上一看,却见孙思邈身穿红袍,头戴一顶帽翅耷拉的帽子。原来,孙思邈猜到皇上对他的赏赐会招来朝中大臣的嫉恨,因此一出城门,就把冲天冠上的帽翅拉了下来,并把龙袍里儿朝外穿在身上。
被孙思邈救活的龙子,就是后来的高宗李治。李治长大后,李世民声情并茂地向他讲述了神医孙思邈的光辉事迹。李治对这个救命恩人念念不忘,一心要拜见孙思邈,无奈老孙隐居深山,众人遍寻不着。后来,李治当了皇帝,就传旨封孙思邈为药王,并建了一座药王庙,每逢药王生日,必率满朝文武到庙中朝拜。老百姓听说皇帝拜药王后,也开始祭拜药王。
不管这一传说是真是假,不过,孙思邈当年确曾逗留洛阳,采药炼丹,治病救人,与老城人的先民发生过亲密接触,不然,便无法解释老城人何以如此虔诚,年年祭拜药王了。
端午节
说完了四月的节日,再来说说五月的节日。现在的洛阳人,也许不知道农历四月初八是清和节,但一定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本报曾于2005年刊发《阴阳家的吉凶观 南渡者的亡国恨》一文,详细介绍了端午节与屈原的复杂关系,对于“端午节缘何而来”这一问题,此处不再多说,只说说洛阳民间如何过端午。
端午节这天,洛阳人的餐桌上少不了两种食物:一是粽子——这个举国皆同,没啥特殊的;二是油角子——此为洛阳独有,很具地方特色。
所谓油角子,是一种形似“目”字的油炸食品。端午这天,出嫁的闺女要带着油角子、粽子等回娘家看望母亲,名曰“麦子到场,闺女瞧娘”;母亲也要带上油角子探望出嫁的闺女。不过,母亲带的油角子不是给闺女吃的,而是让闺女的婆家人看的。
相传很久以前,偃师庞村一带有一吴姓人家,将女儿嫁到一赵姓人家。赵家也有一女,双眼皮儿,俏脸蛋儿,但生性乖张,老欺负嫂子。吴家夫妇非常着急,老两口合计一番,想出了一个对策。这天,吴老太到地里割了一把新鲜韭菜,剁碎,放入粉条,包以面皮,入锅炸成形似眼睛的吃食,于端午一早带着吃食去瞧闺女。赵家人见到如此新奇的食品,不觉好奇,争相翻看,却见篮内有一纸条,上写:“送上油角子,当与小姑食。今日虽为女,明日也为媳。韭菜虽弱小,年年成新绿。长短可包涵,家兴凭和气。”这是在委婉地提醒赵家的闺女:你也有当媳妇的一天,别太欺负人了。你嫂子虽然不才,但将来总有一天要当家。凡事别太挑剔,毕竟家和才能万事兴啊!
且说赵家的刁蛮小姑子受到教育,脾性大改,自此姑嫂和睦共处。乡邻听说此事,纷纷效仿,手头的活再忙,也要于端午节给闺女家送油角子。
传说五月初五瘟疫横行,因此,端午这天,洛阳人会用各种方式驱瘟避邪。
方式一:成人饮雄黄酒,并将雄黄酒滴于小孩儿的口、鼻、耳。
方式二:将五色线系于小孩儿的手足,给其穿戴绣有蛤蟆、蜈蚣等动物图案的肚兜及花鞋,并佩戴“五毒符”——装有香草、杂粮等物的小香囊,以“避五毒”。
方式三:弄一把艾草,或是捆起来吊于门上,或是揉碎后装入小布袋,戴在脖子上。倘若有人不信邪,不愿意戴艾草布袋,老人们便会念叨一个俗语:“五月端午不戴艾,死了变个老驴驮布袋”,以来生受苦相威胁。
方式四:在门上张贴钟馗像。这一习俗,据说源于唐代。相传唐玄宗曾患重病,数日不愈。某年五月初五,玄宗闲坐无聊,昏昏欲睡,忽见一小鬼,自称“虚耗”,前来相扰。那虚耗把玄宗耗得浑身乏力,叫苦不迭。危急关头,一个身穿蓝袍、脚蹬朝靴的大鬼如风而至,只见他手举利刃,几刀便将虚耗剁成碎块,生吞活咽。玄宗见状,惊奇万分,忙问来者是何方猛士。大鬼说:俺乃是终南山的进士,名叫钟馗,在阳间曾参加过科举考试,可惜名落孙山,羞愧难当,只好撞死。阎王见俺性情刚烈,便让俺管理阴曹鬼事,凡遇恶鬼,生吃了事,免得它们不守鬼道,为害人间。近来皇上身体不适,皆因虚耗所致,今其已死,皇上很快便可康复了。
玄宗梦醒后,感觉身体舒坦许多,于是去翻历届应试进士第的名册,果见有钟馗其人。为感谢钟馗驱鬼有功,此后每逢五月初五,玄宗便赐钟馗像给各位大臣,令其贴在门口,燃香焚纸,以求钟馗保佑。后来,这种习俗传到了民间,形成了独特的洛阳民俗。
除了以上这四种方式,偃师许多人家还会采金银花、车前子,捉蟾蜍风干入药,并为自家养的牲畜戴上香草布袋,以防病虫侵害。宜阳、吉利等地的人还要取五种植物的枝条煮茶,俗称“五条枝茶”或“五色枝条茶”。
方式不同,目的一致,那就是驱邪、祈福。综观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外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