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31版:视野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哪些是史?哪些是戏?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07 年 3 月 8 日 星期    【打印】  
《大明王朝》——
哪些是史?哪些是戏?
  近日热播的电视剧《大明王朝》是近年来少见的兼具艺术感染力和历史理性的成功之作,它颠覆了许多已经被定型的历史形象,比如嘉靖、杨金水、严嵩……我们满足于好故事,有人却更关注真历史。于是,在这出历史大戏落幕之前,毛佩琦、李亚平、“当年明月”三位学识经历迥异但近来同样因写明朝历史而当红的历史读家,围绕着《大明王朝》的若干“关口”,表达了自己的观感。

  ■改稻为桑——

  一场改稻为桑的闹剧揭开了1566大明王朝官员贪墨的帷幕,这个有意虚构的情节不仅成为剧中海瑞出山的引子,也成为最终海瑞与嘉靖正面交锋的话题。《大明王朝》编剧刘和平并不否认这个情节的虚构性,“但是结合当时土地兼并愈演愈烈,明朝边防吃紧,国库又不断亏空的整体背景,这种艺术加工显得合情合理。”

  “当时在审查剧本时,让我们最困惑的就是改稻为桑这个情节,”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毛佩琦算得上当今最红的明史专家,他说平时自己从来不看历史剧,要看也只看《宰相刘罗锅》之类的戏说版本,“文艺作品和历史相距太远,常常会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但由于工作关系,这次毛佩琦直接参与了广电总局对于《大明王朝1566》的审查。“审查的时候,专家对改稻为桑这个情节讨论了很久,历史上确无其事,我们担心会混淆大众的看法,后来还是接受了,直接的原因是如果取消这个情节,这个戏就没有了。专家组认为尽管虚构了一个情节,整个戏在把握历史脉络,政治结构、社会生活面貌方面是比较真实的,没有对历史大事件进行篡改。”

  《帝国政界往事》作者李亚平却并不认同这种虚构的可行性。“嘉靖40年前后,中国的丝绸业已经开始衰落,大行其道的是棉布。明朝大量鼓励民间种植桑树,只有洪武和永乐年间,当时的规定是如果你家里有20亩地,你必须种多少棵桑树,但从来没有说把一片地都砍了,给我种植桑树,这叫扰民,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的话,谁做谁要掉脑袋。至于卖丝绸增加出口,更是没有。”

  ■严嵩——

  《大明王朝》中的严嵩老迈垂朽,却不得不为到处闯祸的儿子扑火,错到底在严嵩还是严世藩?“我在创作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点心得———国事往家里写,大事往小里写。所以写到严嵩这个人物,首辅不存在了,出现了父亲,皇上不存在了,出现了主子,”刘和平说,“我不是为他翻案,都说他是第一奸臣,贪污了多少,那么他在没有贪污的时候在干什么。他是首辅啊,他是父亲还是祖父,也是大明朝的第一官员,他要为此承担多少责任?”

  而对于严嵩明史第一大奸臣的封号,毛佩琦、“当年明月”、李亚平也一致觉得有些过分,至少严嵩的恶行中,有一部分应该归在嘉靖头上。毛佩琦提到当年清朝给明朝修明史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是个悬案,李亚平则指出,严嵩之所以被扣上了这个大帽子很大程度是拜戏曲《鸣凤记》所赐。这是明朝的大文人王世贞写的一部戏剧,主要描写的是严嵩如何迫害忠臣杨继胜的故事。

  当然严嵩也有不冤的地方。按照明朝制度,内阁首辅一年的俸禄大概一千石大米,大概合500两白银,相当于现在10万元人民币,再加上皇帝零零散散的那些赏赐,他的年薪大概在10万到20万元人民币。可现在北京南城的湖广会馆就是严嵩的家,他的家产相当于后来被认为是豪富无比的张居正家产十倍多。

  ■海瑞——

  海瑞的清廉、刚烈是举世皆知的,电视剧中他被塑造成一个直言上谏的勇士。当然历史上的海瑞也不是完人。他的家庭生活就多有不如意之处,对此,电视剧则多半美化了。他曾结过三次婚,又有两个小妾。前两个夫人都因与婆母不和而被休去,其中第二个夫人过门才刚刚一个月。第三个夫人则在他55岁时可疑地死去。第三个夫人和一个小妾先后生过三个儿子,但都不幸夭折。一个家庭生活不幸的人,人际关系也往往紧张。史料证明,海瑞的家庭纠纷,不仅已成为政敌攻击的口实,也为时论所不满,谓其“笃于行谊,薄于闺阁”。其实这八字评语是海瑞祭文中的话,已经很客气了,政敌们嘴里说的肯定要难听得多。中国人是十分看重家庭生活的。家庭伦理也就是国之伦理。人们相信,一个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能忠于国君(所以海瑞的忠诚无人怀疑),而一个夫妻关系不好的人也一定很难和同僚和睦相处。

  ■胡宗宪——

  “当年明月”评价《大明王朝》最大的优点就是把胡宗宪写成了一个好人。历史上胡宗宪确实赫赫有名,是他发现了戚继光,并在戚继光之前逐一扫平了最大的三股倭寇,“后人遗忘胡宗宪抗倭功劳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投靠了奸党严嵩。而他之所以能够在朝廷中站住脚,史学家毛佩琦的解释是他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严嵩。当时,胡宗宪只是福建省省长的一个小助手。倭寇在当地疯狂抢杀,政府部门又没有什么好办法除掉他们,胡宗宪抗倭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能做些实事,他给严嵩的儿子送了一大笔钱,到浙江谋了一个差事。但在巴结严嵩和严世藩的问题上他是不遗余力的,史书上记载,他给严嵩和严世藩送贿赂的人是络绎不绝于途。”“都说大明朝国运是败于万历,但世风却是败于嘉靖”,李亚平说,“胡宗宪那么有能力的人尚且需要巴结严嵩获得提升,其他官员就不必说了。”

  ■裕王、李妃——

  《大明王朝》中的裕王也就是后来的隆庆皇帝,也是个关键的人物,正是他的推荐引出了海瑞的出场。刘和平说,大明朝十几个皇帝,自己印象最好的就是这位。“明朝是一个由平民皇帝起家得天下的王朝,从血统根子里与生俱来就带来一种东西——‘反智’,一部明史就是一部皇帝跟文官集团互相争夺的历史。后面的天启皇帝,宁愿把权力给自己的太监魏忠贤,也不给政府机关,典型的家国不分。只有隆庆,他登基之后,君臣共治,他真正把权力交给内阁、内务部九卿,让他们去履行自己的职责。隆庆皇帝这样的思想应该是在他未继位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徐阶他们就是裕王的思想,高拱、张居正就是他的仕途。而嘉靖也是有意在靠裕王推荐的人制约严嵩。”

  这一点上,“当年明月”有不同的意见。“嘉靖皇帝是个极其冷酷的人,他在明代皇帝中,是后妃最多的一个,有封号的就有60多个,但女人似乎只是他修炼道法的工具。1557年,宫廷大火,皇后还在深宫之中,嘉靖却不愿去救,最后导致这位皇后重伤不治。嘉靖对于儿女同样冷酷,他生有8个儿子5个女儿,但这个父亲却始终不着一面。在这种父亲的料理下,隆庆皇帝自小就是个极其懦弱的人,遇到大场面还会口吃,甚至说不上一句完整体面的话,他能登上皇位,全拜兄弟死光光所赐。”

  至于李妃,她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朱元璋曾经下令皇家娶亲不能娶妃不能娶群臣贵族的妃子,一定要娶清白人家的民间女子。所以永乐皇帝以后的历代皇妃,都是从民间选的农民家的孩子,从一个民间普通百姓通过“选秀”一举变成万人之上,然后一直呆在深宫里,她能有什么政治智慧呢?

  ■太监——

  作者“十年砍柴”曾经在自己的明史笔记中,描绘了这样的权利场: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以后,过去那种宫廷和政府相对制约的平衡关系已不复存在。天子乾纲独断,但一个人毕竟不可能包揽一切,所以太监作为皇帝的私人秘书分享了一部分皇权。而文臣则靠礼法和祖制,艰难地与皇帝和太监对垒。这种形同“三角恋”一般的微妙平衡,基本左右了明朝近300年的政局。

  《大明王朝》很好地把握了太监背后的皇权斗争,并塑造了一个非常人性化的太监———江南织造局的首领太监杨金水,这个“坏起来比谁都坏,好起来比谁都要好”的太监,在江南的风云录中,为非作歹,兴风作浪。设下美人计,摆下迷局,与高翰文斗,与海瑞斗,与赵贞吉斗,与陈洪斗,恶行败露,他装疯卖傻,瞒天过海。他的狠,他的坚韧,都是如此让人叹为观止!

  “但这样的太监不该出现在嘉靖时期。”李亚平提到,明朝确实是太监作恶的高峰期,如果说大明王朝权力最大的太监,则数嘉靖时的黄谨,也就是剧中跟在吕芳后面胖胖的小太监。历史上,黄谨是明朝少有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又兼任东厂提督太监,这个权力吓死人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在明朝是正四品,其他的太监见到了都要下跪磕头行大礼。东厂提督太监,掌管着当时最大的特务组织,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可以管批红,东厂的提督太监可以管抓人。这两个职位要是放在一个人手里,就是从抓人到杀人一条龙“服务”了,所以这两个职位从来都是两个人担任,但黄谨一个人就包揽了。为什么?因为黄谨老实,从来不敢作恶,嘉靖不让他做就不做,他一切都按照嘉靖的旨意去办。

  这一点从《大明王朝》的设计来看是没错的,黄谨确实老实忠诚,但杨金水太张扬了,竟敢唆使官员炸堤淹地,那么聪明善于权术的皇帝怎么可能容忍这样的太监随意妄为呢?

    ■芸娘——比60个陈圆圆还贵?

  研究历史的,看电视剧时也难免要考证其间的一帧一辑,李亚平提到,《大明王朝》女主角芸娘,17岁的女孩子,是花了20万两白银买的,“黑市也不可能有这么高的价格。在中国历史上不管是买女孩子,买妾也好,买男孩子做仆人也好,普通的一个男孩子或女孩子,一般不会超过1000两白银,王安石买一个室妾是花了900两白银,当时已经非常引人侧目。再想想和她时间相隔不长的陈圆圆,乃江南名妓,声色甲天下。田皇亲买陈圆圆花了多少钱呢,3000两白银,这已经是不小的一笔钱了,当时3000两白银大概相当于我们今天五六十万元人民币。那么,20万两白银就相当于3000万至4000万元人民币,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的价格。”

(据《读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