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冉老人在查阅他的账册。 |
|
纪冉老人在查阅他的账册。
核心提示:在伊川县鸣皋镇鸣皋村,有一位名叫纪冉的76岁老人。这位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普通农民,从1945年开始,每天把家庭的各种收支详细地记录下来,数十年如一日,如今光账册就积攒了11本。
他记录的只是家庭的收支状况,但本本账册码在一起,却鲜活地反映了纪冉一家60多年的生活变迁。从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我市农村60多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吃不穷 穿不穷 算计不到就受穷
为何60多年如一日,把家庭收支详细记录下来?纪冉告诉记者: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在他身上就是最好的体现。
从纪冉记事起,他的家庭就和拮据结下了不解之缘:家里人多,最多的时候,家里有7张嘴在吃饭,但家里只有1亩7分地。父亲有时候给别人做些银饰、刻个印章,以贴补家用。
在这种情况下,家里的日子自然过得紧巴巴的,每一分钱都必须用在刀刃上。即便家里如此困难,纪冉还是非常感谢父亲——是父亲四处求人让他读完小学。
在小学期间发生的两件事情,对纪冉后来的生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一件是,他在小学学会了认字和简单的计算;另一件就是,课本上一篇文章对他触动很大:文章的大意是说,有一个人虽然一度很贫穷,可是很会理财,每天都把家里的开支详细记录下来,靠精打细算终于富裕。
小学毕业后,纪冉跟着父亲和哥哥开始学做银饰手艺。1945年对纪冉来说是个巨大考验,当时家里的顶梁柱——父亲和哥哥先后生病,母亲和嫂子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村妇女,半点主意也没有。
无奈之下,年仅14岁的纪冉担起了家庭的重任,成了家里的“掌柜的”。也就是在这一年,沉重的生活压力,让纪冉迈出了每天都记账的第一步。这一记,他就再也没有停下。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咱记账和单位记账不一样,也没有人查我的账。只是咱太小,当这个家心里没有底,怕自己花冤枉钱,所以从1945年开始,我每天都把家里每项收入和支出详细记录下来。”他说。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房屋多次翻盖,纪冉家1945年至1950年农历十一月初二的账册已经遗失,老人手中保留着的是从1950年农历十一月初三至今共11本厚厚的账册。
粗粗统计,有账可查的56年中,纪冉记录的收支有10万项左右,账册的字数在100万字以上。
翻阅厚厚的11本账册,记者发现,本本账册不但翔实地记录着纪冉一家的收支状态和经济变化,也生动地折射出我市农村60多年的变迁。
1950年~1957年:新中国 新生活
新中国的成立,无疑给纪冉一家带来了很大喜悦。在1950年至1954年的两本账册封面上,纪冉都用毛笔字工整地写下了“新生活 新家庭”六个大字。
此时的纪家当然高兴:分到了新的土地,吃饭问题得到了解决;小银货店还在经营着,可以有点收入。
反映在账册上的数字,也是令人欣喜。
1950年农历十一月初四,纪冉在账册上记录:卖菜收10000元,刻字收10500元,卖银饰收1000元(当时为旧币,1万元约等于后来的1块钱)。
“以后,家里基本上每个月收入,也就是在40块左右。那个时候,钱管用,一天能收入两块多钱。土改以后,我家里又分了两亩多地,加上地里的粮食,生活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当时除了地主老财,农村人对共产党可真是打心眼儿里拥护。”纪冉告诉记者。
纪冉的拥护显然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还表现在行动上。账册显示,在1950年农历十一月初十和十六,纪家分两次给抗美援朝捐了2000元钱;在农历十二月十四,向国家缴纳了23500元的税,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二,向商会缴纳了1000元会费。
账册显示,在1950年至1957年,纪家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光1952年农历七月,就有这样的记录:七月初一,买棉油3500元;七月初二,买鸡蛋1500元;七月初十,买鸡蛋1000元;七月十二,可能纪冉一家来了什么重要的客人,在这一天,纪家除了买了1000元的鸡蛋,还买了2300元的肉、1500元的粉条、3600元的菜;七月十四,纪家再次购买了1000元的鸡蛋。
“当时物质条件也不是十分丰富,不管是家里吃,还是招待客人,走亲访友,都去买点鸡蛋,也不一定全都是自己吃了。”对一个月内频频购买鸡蛋的行为,纪冉给记者解释。
在食品开支频频出现在1950年至1957年账册的同时,文化消费和时髦消费也不断出现在账册上。
1952年农历八月十三,账册上支出了这样一笔钱:看电影1000元。记者问老人:看的是什么电影?老人回忆了很久,只记得可能和革命有关,其他的实在想不起来了。
1952年农历八月二十五,纪家再次开出了一笔文化费用,只是这次写得非常模糊:付娱乐费500元。这一次,老人倒没有忘记娱乐的内容:看戏了。
1955年农历六月二十八,老人还花了2毛5分钱,给自己买了一副象棋,花了1毛7分钱,给自己买了一个小口笛(此时已为新币)。
1952年农历十二月初七,纪冉买牙刷牙膏花了2200元。记者问老人,当时农村刷牙普遍吗?老人有点不好意思,说,这都是上小学时留下的心病,当时看到老师刷牙,羡慕得不得了,但当时家里连饭都吃不饱,所以建国后,家里条件允许了,就买了牙刷牙膏。
1954年农历九月二十四,纪冉花了3000元钱,既没有添置衣服,也没有买肉买菜,而是在宜阳县城洗了一个澡。这笔开支,在当时,无论如何算是相当奢侈了。
1957年农历八月初二,纪冉花了2元4角钱,和母亲照了合影。老人讲,这是他生平第一次照相,也是年迈的母亲生平第一次照相。照片出来后,母亲当时看得目瞪口呆,几乎不敢相信照片上的就是他们母子俩。
1958年~1978年:情况逐渐变坏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从1958年尤其是1959年后,纪家的经济状况开始恶化:收入明显减少,购买食品的开支明显增多,到后来,家里的钱花完了,支出也出现锐减。
老人回忆说,1958年对于洛阳的农村来说,应该说形势还算不错,粮食也取得了很大的丰收,吃饭还不成问题。但是,由于受当时“左”的政策的影响,纪家的经济状况开始变坏。
记者翻阅1958年纪家的账册,发现在当年的开支中,购进了鸡蛋、牙膏、小说、纱巾、裤子(当时很多农村人的裤子都是做的,所以买成品裤也算比较奢侈)、帽子、围巾等。其中,在1958年农历十一月初二,光一顶帽子就花了1块7毛8分钱;农历十一月初八,买白胡椒粉花了1块钱。在1958年的各项开支中,没有一项是和粮食有关的。
到1959年后,纪家的经济状况开始恶化。农历正月初一,纪冉买了12个面包;农历正月初二,纪冉又买了6个面包;农历正月十九,纪冉家靠卖铜、铁等金属挣了14元7角钱,而卖金属在过去的账本上是没有出现过的。
农历二月初三,纪冉花去了8毛7分钱买了些点心,这些点心还是他专门跑到县城才买回来的,因为当时农村已买不到粮食。而这包从县里买的点心,让他上了当:里面放的居然是打碎后的麦秸秆!
1962年的生活更是困难,一家人有时候甚至连续10多天都没有任何开支和收入,即使有也是最简单的理发、买药等,有关粮食的开支完全从账册上消失了。老人说,当时在镇上和县城里,已经基本上买不到粮食了。
为克服日益严重的困难局面,纪冉不得不在1962年,再次操起了在1955年后放弃的刻章、修配首饰等手艺。
1962年农历二月二十三,纪冉靠手艺再次有了一笔收入:账册上简单地写着:刻,收1毛3分钱。1962年农历四月,纪冉的生意进入了旺季:四月十二,修配收2元4角;四月十四,修配首饰收2元5角;四月十五,刻售首饰收10元;四月二十一,修配收2元7角;四月二十二,刻修配收2元2角;四月二十四,刻修配收3元;四月二十六,刻配收1元;四月二十八,买酒花了5毛钱;五月初二,买了4个鸡蛋;五月初四,又买了5个鸡蛋,还买了5个杏。
可惜好景不长,1966年,老人从事的手艺受到了严厉批评,被迫停业。曾经在账本上频频出现的“刻修配收”4个字,又一次消失,在以后的10年里,即使他偶尔干一些,也是偷偷摸摸的。
1967年农历腊月初九,老人为了置办年货,卖了226斤小麦,每斤3角4分钱,收入76元8角4分;还卖了36.5斤大米,收入13元5角1分。这些在过去的账册上也是从没有过的。
1976年农历六月初六,老人的大儿子结婚,但在这一天的账册上,却没有任何反应,没有大宗的开支进出。
老人解释,当时家里太穷,所以没有操办。要说这一天真有什么收入,只能是一把锄头和一把铁锨了,那是大儿媳的陪嫁品。
1979年后:进入新时代
对一名农民来说,纪冉并不十分清楚社会形势为何会出现重大变化,但对于精明的他来说,在1979年,还是敏锐地抓住了新时代的新机遇。
1979年农历九月二十一,纪冉在账册上记下了一笔开支:购买石质印章模10个,开支4元。他重新操起了刻章的手艺。
纪冉在当地口碑不错,生意刚开张,很快就有了收入。3天后,刻章就带来了2元3角钱的收入。年底盘账时,家里全年收入622.27元,扣除各种开支后,节余52.68元。
1980年,他的全年收入更为可观:共收入2326.24元,其中“修配刻”收入1198.27元,占总收入的一半多。这一年,纪冉花了800元,盖起了新房。
商业上的收入,极大地提升了纪冉做生意的热情。在1985年年底的汇总上,纪冉写下了雄心勃勃的“一年计划”:1986年,全家收入5000元(保底),争取6450元。
为完成这个“宏伟目标”,纪冉除明确写道要以“工商为主”外,还详细列出了具体的步骤和措施,包括:开展新业务——开一个小饭馆;扩大老业务——为“刻修配”印发广告。
正确的策略,勤奋的努力,给纪冉一家带来了丰厚的回报。1986年年底盘账时,纪家总收入13688.68元,成了名副其实的“万元户”。
1987年,纪冉陆续购买了冰箱、洗衣机、电风扇、三轮车等,还把大女儿嫁了出去,嫁妆有大立柜、桌子、缝纫机等。
1990年,纪冉花了4944.92元,盖了新房。
1991年农历七月初一,61岁的纪冉把小饭馆交给了二儿子庆元经营,自己不再过问家里生意上的事情。
1992年农历五月十一,纪冉花了200元钱,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
2001年,二儿子庆元不再从事饭馆生意,而在镇上开了一家家电卖场。老人告诉记者,家电卖场在附近很有名气,“生意不赖”。
2007年3月11日,老人卖了两本破书,共卖了3元钱,这是记者发稿时,老人记下的最新一笔账。
56年来,从账册上来看,纪家的生活几度变迁,生活条件也起起伏伏。当我们把它分成几个阶段去看时,却和国家几十年的变革高度吻合。这,无疑是这部账册的珍贵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