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月8日,本报刊登了市工商局请市民评选“十大消费问题”的消息,列举了手机类等30个常见消费陷阱,请市民拨打12315评选。几天来,有不少市民踊跃拨打电话进行评议,“十大消费问题”已初见端倪。今日始,我们将把市民认为最热的问题组成系列稿件。
案例 本月初,市民孟先生在涧西区一家手机店购买了一部CECT手机,当时,手机背面贴有入网许可证。不过,店方只是简单地开具了保修卡,并以给孟先生便宜为由不开发票。回家后,孟先生上网查询后,发现这个入网许可证竟是假的!
分析 据市工商局12315工作人员介绍,把非正常渠道购进的手机当正规手机卖的现象时有发生,俗语叫“拿水货当行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商家故意宣传水货与行货无二,二是有些消费者一味追求新、异,主动成为水货的买主。但是,水货手机不可能享受正常三包,同时,不乏有不法经销商用水货手机贴上假冒入网许可证、用旧部件换新外壳来冒充行货的现象。
提醒 消费者购买手机时应该打开机身,将手机背面电池底部的入网许可证号记下,然后装上电池后,按“*#06#”键,此时,手机屏幕上显示的号码应与入网许可证号一致。另外,一定要向商家索要正规发票,保留维权证据。
(记者 宋扬 通讯员 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