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这是一个暖色调的节日:秋高气爽,菊花盛开。老人登高望远,兄弟遍插茱萸,既吃重阳糕,又饮菊花酒。这个节日格调健康,深受我国人民喜爱。孟浩然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毛泽东说“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重阳节,是一个可以入酒、入诗、入人心的节日。
|
重阳登高。 (资料图片) |
|
重阳赏菊。(资料图片) | |
一
在中国所有节日中,重阳节给人的感觉最舒服。
重阳节属于很阳光的节日。在这一天里,人们登高望远,遍插茱萸,再喝点儿菊花酒,“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舒缓的节奏给人带来舒畅的感觉。
而这一切,都缘自一个巧合——重阳。
按照阴阳学说,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在本源文化的漫长发轫期,河洛文化是第一滴水。这滴水滋润出的《易经》,是河洛先民思维田园中的第一朵奇葩。
请看《易经》对“重阳”的界定。
《易经》“以阳爻为九”,将“九”字视为阳之极,两九相重为“重九”;日月并阳,双阳并重,故名曰“重阳”。先民最关心节令及稼穑,所以他们对季节的更替,比对朝代的更替还要上心。历代帝王为了牧民,也必须关注时令和民俗。
曹操的儿子曹丕,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九日与钟繇书》。文中说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我们知道,曹魏的都城是洛阳,从曹丕这段话里,可看出时人不但知道重阳节,而且认为重阳是重九,是“宜长于久”。“九九”与“久久”同音,含“久久长寿”之意,所以时人喜爱重阳节。
到了唐代,朝廷把重阳正式定为节日。史书记载,当时的洛阳人,每逢此节,都要到两个地方登高望远,第一个要去的地方,自然是北邙山上的翠云峰。翠云峰在原洛阳玻璃厂正北二三里,其上有上清宫,乃是大唐第二任皇帝高宗敕建。时人相信此处为老子炼丹之所,所以祈求长寿的老人,都来这里登高望远。
在这个地方望远,只能向南望,不能向北望。若往南望,此处临着邙山南麓,可以临崖望远,看见龙门。而往北望,由于邙山是平的,往北还有宽阔的邙岭坡地,既看不见黄河,又望不到山丘,景致平淡,没啥好看的。
第二个要去的地方,是如今偃师市李村镇正南的万安山。那里群峰耸峙,涧水北流。山中既有佛家的玉泉寺,也有道家的祖师庙。唐高宗和武则天非常喜欢这个地方,曾让北宗禅师神秀在此处设坛授徒,讲经弘法。所以时人每逢九月九、三月三,都来此处野游,登高望远。
从这个地方望远,只能向北望,不能向南望。向南望,群峰耸峙,挡住了视线;向北望,能看到洛水东流、伊河蜿蜒,还能看到近处的禹宿谷堆独立于平畴之上,也能看到远处的皇城宫阙铺陈于天地之间。
重阳节到来之时,正是收获的黄金季节,秋阳高照,五谷丰登,人心欢喜,所以人们在户外活动时,都要吃吃、喝喝、玩玩。但说来也奇了,这一天,大家别的不吃,偏偏要吃蒸豆糕;别的不喝,偏偏要喝菊花酒;别的不玩,偏偏要手持“茱萸”到处插,玩个不停。
这是为什么?
农历九月九是重阳节。
这是一个暖色调的节日:秋高气爽,菊花盛开;老人登高望远,兄弟遍插茱萸,既吃重阳糕,又饮菊花酒。这个节日格调健康,深受我国人民喜爱。孟浩然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毛泽东说“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重阳节,是一个可以入酒、入诗、入人心的节日。
二
原来,早在东汉时,汝南县有个青年,名叫桓景,家住汝河之畔。这汝河里有一个瘟魔,不停地传播瘟疫。瘟疫蔓延之时,家家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汝河两岸的百姓苦不堪言。
又一场瘟疫到来后,桓景的父母双双丧命,他自己也大病一场。病愈之后,他辞别妻儿乡邻,访仙学艺,决心为民除掉瘟魔。他到处打听,得知南山住着一位名叫费长房的仙翁。这位仙翁能够降妖除魔,法力无边,可要找到他,要翻九十九座山,涉九十九条河。桓景不畏艰险,在一只仙鹤的引领下,走了九十九天,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来到一座古庙前。可是,古庙已经多年不开门了,费长房也多年不曾收徒了。
于是,桓景就在庙门前长跪不起,跪了三天三夜之后,费长房终于收他为徒,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青龙剑。
一天,费长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已学到本领,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他随手送给桓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让桓景骑着仙鹤回家了。
仙鹤神速,桓景顷刻到家。九月九日晨,桓景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高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茱萸的阵阵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惊慌止步,脸色突变。桓景见了,不由分说,挥剑下山,把瘟魔刺死了。从此以后,汝河两岸再无瘟疫,但每逢九月初九,人们还要登高避邪,登高时还要带茱萸和菊花酒,相沿成俗,遂成节日。
这个故事并非民间口传,而是梁朝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的。洛阳人很重视此节,即使到了民国时期,即使遇到灾荒之年,到了这一天,人们还要登高望远。大家抬着装有酒菜的食盒,北登邙山,南游龙门。有的学校还组织师生集体登高,让学生回来写游记、谈感受。至今,有些“老洛阳”还要在这一天蒸豆糕、枣糕。
为什么要蒸豆糕、枣糕呢?原来“糕”与“高”谐音,这一天吃“糕”,运气就会往上走,生活就会步步高。而插茱萸和饮菊花酒是什么原因呢?除了上面说的是为了纪念桓景降妖外,还有一个很实用的原因。
原来茱萸、菊花酒都是好东西,都有药用价值。
茱萸属茴香科植物,树可以长到一丈多高,春天开绿白色的花,秋天结紫黑色的果实,入药或酿酒都可以治病。因越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最好,因而它又叫“越椒”或“艾子”,其果实为小颗粒,辛味浓,有温中、止痛、理气之功效,是生产“六味地黄丸”的重要原料。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所以茱萸又名“避邪翁”。
古人坚信佩戴茱萸可以避邪祛灾,所以在重阳节这天,采摘它的枝叶,连果实用红布缝成小囊带在身上,这在唐代已很流行,或将其佩于臂上,或制作成香袋,也有把茱萸插在头上的。妇女和儿童是这些玩意儿的主要“载体”,但也有男子佩戴的。这种习俗很好,等于全面展开防疫工作,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
这种习俗影响之深,直至社会人心。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说:“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把遍插茱萸和思念亲人结合起来了。杜甫更好玩,他在《九日蓝田崔氏庄》一诗中竟然说:“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因担心来年身体不好,他竟拿着茱萸不松手,要看个仔细。
三
重阳节,是要饮菊花酒的。
实际上,按洛阳旧俗,这一天不是所有人都要饮菊花酒,而是把菊花酒作为祝寿礼物献给老年人。这一风俗在民国时期仍很流行:人们手捧菊花酒,除了敬献给自家老人外,走到街上遇见老人时,也要把菊花酒递过去。老人接过酒哈哈一笑,喝上两口,甚是惬意。但你可要注意喽:喝酒的时候,耳朵可得灵敏点儿,在献酒者刚说了“祝您长寿”四个字后,便要把酒具还给人家,这叫点到为止,不然的话,你咕咚咕咚猛喝一通,把人家的酒喝完了咋办?
重阳节赏菊及饮菊花酒,起于晋朝诗人陶渊明。陶渊明爱菊出了名,不但种菊、赏菊,还“吃菊”,也就是饮菊花酒。后人尤其是文人,特欣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与潇洒,纷纷仿效,赏菊、爱菊。尤其是到了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盛况空前:大街小巷,亭台花圃,到处是菊花;士农工商,徜徉其间,到处是游人。
菊花又叫黄花,它不在春天开放,也不在夏日妖娆,偏偏等到深秋百花凋零时才傲霜怒放。所以黄巢有诗云:“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奇怪的是,黄巢不说“待到秋来九月九”,偏说“待到秋来九月八”,可能是他写这首《不第后赋菊》时心情郁闷,也可能是他一向敢于反抗,连写诗也是逆向思维。
毛泽东也很喜欢重阳节,曾以“重阳”为题填词。词曰:“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从“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两句中,可以看出重阳节在人们心中的烙印很深。
古时重阳节饮的菊花酒,不是当年酿造的,而是在头年重阳节就已酿好,专为第二年重阳节准备的。酿酒的方法是: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再采一些青翠的竹叶,掺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开始酿酒。酒酿成后,放至次年九月九日饮用。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治头昏、降血压,减肥、轻身,还有补肝气、安肠胃、明目之效。
所以,老百姓喜爱菊花,喜欢菊花盛开的九月,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清代以后,赏菊之风尤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菊花开放期间都可以赏菊。我市近年来在王城公园搞菊展,展出的时间很长,国庆节后好多天还有菊展。有人觉得在洛阳看菊不过瘾,就跑到开封去看。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增添了新内容。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到了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促成人与自然和谐,启发后生尊老敬老。
我市南部山区过重阳节,至今还保留着一些传统节目。譬如,煤窑主会在这一天供上太上老君像,好好祭祀一番,是谓“秋祭”。还有“春祭”,早在春天就举行过了。如果“春祭”之后煤窑主发了大财,必须在重阳节这天弄出大动静:杀一只黑山羊,供于老君庙中,鼓乐伺候热闹一番,并要请来戏班子,连唱三天。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戏台子底下自然会有人告诉你:九月九日是太上老君的生日——太上老君竟然生在重阳节,你说这重阳节多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