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政策继续出台
经过2005、2006年连续两年的宏观调控,全国房地产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冷静反思逐渐代替了狂飙突进。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近日就特别撰文指出,我国房地产调控总体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房地产市场是不稳定的,过热势头仍然存在,并随时可能向非预期方向发展。
蒋定之特别表示,今年首先要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目前有三种思路和办法:提供住房补贴、提供廉租房和建设经济适用房。最好的办法是政府提供廉租房,这也是先进国家和地区通行的做法。
2007年依旧是个政策年似乎已经不可避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易宪容认为,今年的房地产市场仍然是一个政策市场,变化则在于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了解与判断、在于政府还会推出什么样的政策。
2007年,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大旗将继续飘扬在全国各地。
土地闸门将越收越紧
把好土地和信贷两大“闸门”,是今年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基调,土地市场是一个重要战场。从“国六条”指出要发挥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开始,国家有关土地方面的政策就接二连三地出台,中央政府对土地的监管力度逐渐加大,而土地“闸门”越收越紧的趋势非常明显。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李元前不久表示,今年将在城市批次用地审批中,按规定比例控制好中低价位、中小户型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土地供应。对一些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加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
随着中央专门设立的各地土地督察局相继成立,可以预言,在土地督察部门“提出纠正意见”、“提出整改意见”、“责令限期整改和暂停用地审批”三道令牌下,土地管理的严格性将在2007年得到加强。同时,今年将有更多的住宅用地附加限制户型的要求,土地市场交易也将更加规范、透明。
银行信贷“松紧”两极化
受到去年以来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影响,全国楼市价格虽坚挺依旧,但开发商们的资金链却已经千钧一发,而背后重要成因之一即是楼市金融推手——银行体系的“倒戈”。
2007年,在以落实现有房地产调控政策为主的调控基调已经定下,金融系统的风险防控意识还将进一步增强。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房地产投资行为都受到限制。几家大开发商均表示,实力雄厚的大型房地产企业以其项目优质、信誉良好仍然受到银行青睐,银行为这类房地产企业开出巨额“授信额度”的信息也不断流传于市场。
另外,众多银行争先研发“固定利率房贷业务”的现象也说明,房地产市场仍然是银行体系非常看好的贷款投资领域之一。
房价涨幅进一步回落
房地产宏观政策进一步出台,土地和信贷“闸门”不松反紧,市场进一步回归理性,今年的房价涨幅在此三大基础上,会是怎样的格局?
预计2007年中国房地产可能出现几大现象。首先是一、二线城市房价整体涨幅下降,特别是这几年领涨的京沪等几大城市;其次是“限价房”推向市场,解决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同时,辅之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解决民生之需。这些住房保障措施,不仅将打破现有的楼市格局,也将为房价涨幅趋缓和中国经济健康运行立下功劳。其三,开发商的滞销情况难以根本改观,部分楼盘的降价促销将成为常态,楼市供求关系有望在部分地区转换,促成买方市场的成形。其四,银行信贷政策收紧和再次加息的可能性依旧存在,房地产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再次得到稳固。
2007年,中国房价涨幅将进一步回落,更多的百姓会拥有自己的新房子。
中小开发商接连退出市场
在调控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的整合潮让那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感到水深火热,融资难断了安身立命的脉门,拿地难断了持续发展的道路,销售难断了短期套现的梦想……越来越多的实力不济的房地产企业正在逐渐退出这个市场。
同时可以预见的是,能在残酷竞争中生存下来的企业一定是资金雄厚、底气十足的,而这些企业又往往趁行业洗牌之机不断壮大。你退我进,房地产市场正在进入寡头时代。
对“退”的一方来说,调控新政导致的最直接的开发风险是成本增加,比如结构调整可能令开发商在拿地时所做的成本核算变成废纸,新的规划成本和改建成本不可小视;成本增加的同时,则是受买方观望情绪影响,销售市场下挫令回款情况雪上加霜,由此导致资金链进一步紧张;另在融资、拿地方面,面对越来越高的“门槛”,也只有望而却步。
对“进”的一方来说,也许正如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在“国六条”细则出台不久后语惊四座:调控新政可能导致50%的开发商面临出局,但同时资本向优势企业集中成为一种必然,其中包括资金和土地资源。的确,具备实力的房地产企业反而十分看好调控所带来的行业整合功能,并试图从那些难以为继的房地产企业那里捞得整合收益。2007年,开发商行业有一个洗牌的过程,而资本寡头化将是这次洗牌的主题。
二、三线城市开发掀高潮
紧随着中小开发商的步伐,房地产大鳄们也开始在二、三线城市进行布局。一些地产公司相关负责人曾向记者表示,之所以青睐二、三线城市,原因来自于多方面,如居民购买力的迅速提高,城市发展速度加快,招商引资环境良好,当地房地产业竞争相对较弱等诸多因素。有相关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几大主要二线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平均利润能够达到30%,而上海等地的房地产投资收益率只有7%~8%。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市场份额争夺战的日趋白热化,二、三线城市的抢占与否,对大开发商来说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对中小开发商而言则是生存的选择。新一轮的“上山下乡”高潮即将到来。 (据《世界经理人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