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2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严寒中的冬至 冬至节的民俗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07 年 3 月 19 日 星期    【打印】  
民间节俗文化系列(10)
严寒中的冬至 冬至节的民俗
  冬至包饺子。 (资料图片)
  饺子——冬至节的载体。 (资料图片)
  冬至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此后白天一天天变长。冬至一过就“交九”了,季节在经历了一段出走与流浪之后,开始走向三九严寒,慢慢回归山寒水瘦。

  冬至是重要的节日,至今民间仍有“冬节如大年”之说,要像过年时那样吃饺子,正所谓“冬至不吃水饺,小心冻掉耳朵”。

  大凡节日,都要凭借一种载体,来体现其个性和意趣,无论是中国节还是洋节,都是如此。洋节中的情人节,玫瑰承载着柔情爱意;中国节中的中秋节,月饼承载了人间亲情。

  冬至节也是这样,它之所以被人们记住并一代代传承,是因为这一天必须吃饺子。即使一个人离家在外,吃不上家人包的饺子,也要到饭馆里买水饺吃——饺子,是冬至节的载体。

  一

  中国人为什么要在冬至这天吃饺子呢?

  原来,在洛阳南边,自古就有个南阳郡。那个地方和洛阳一样,也是人才辈出。南阳人张仲景,在历史上就很有名望,被尊为医圣。

  张仲景生于东汉末年,曾在长沙为官。他医术高明,无论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治好,因此被誉为医圣。他告老还乡时,正遇到伤寒大流行。他这一路走来,越接近南阳地界,看到的景象越凄惨。加上天气恶劣,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白河两岸的逃荒人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

  看到这些,他心里非常难过,就拿出多年的积蓄,和他的弟子一起来到南阳东关,搭起一个临时医棚。他让弟子将辣椒、羊肉和一些驱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煮。逃荒的人见了,都伸出手急着要吃。张仲景说,不急不急。他让人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剁碎,再用面皮包成像耳朵一样的“矫耳”,才分给逃荒的人和老乡们吃。

  也真是奇了,服食“矫耳”后,那些烂耳朵的人不再烂耳朵了。大家都很感激医圣,同时也相信“矫耳”可以驱寒祛病,之后每逢冬至这一天,便模仿着做一些“矫耳”吃。这样吃着吃着,吃上了瘾,人们觉得这种东西不但是祛病良药,还是可口的食品,于是就经常做、经常吃,并称之为“饺子”。

  洛阳人对冬至吃饺子很重视。洛阳民谚云“冬至吃顿饺,耳朵冻不掉”,从正面说明人们这天要吃饺子。是日,家家都要买回新鲜的猪肉或羊肉,掺上萝卜、芹菜,剁成馅儿包饺子。洛阳人在冬至这天包饺子时,有的包成元宝状,有的包成耳朵状,说是包成元宝状的能发财,包成耳朵状的不烂耳朵。

  关于冬至吃饺子,还有一个传说。说是女娲用黄泥捏人,一年到头不停地捏。到了冬至那天,天气寒冷,泥人的耳朵总是被冻掉。她只好在泥人的耳朵上扎个小孔,用一条线穿过去,一头打个结儿扎住,一头塞进泥人的嘴里让泥人咬住,这才能保住泥人的耳朵不被冻掉。人类为了纪念女娲,就在冬至这天吃饺子,由此形成习俗。

  按洛阳老城风俗,吃饺子时还要把饺子汤喝掉,说是“吃饺子喝汤,胜似开药方”。查查史书,张仲景当年施舍给难民的不单单是“矫耳”,还有“矫耳汤”,这种汤驱寒养胃,与喝饺子汤是一个道理。 

  二

  冬至节就这样一路走来,历朝历代过冬至的习俗却不同。 

  在周朝,冬至被视为年初岁首,时人称冬至为新年元旦。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当时的洛阳为东周都城,虽然周天子对各诸侯国已经没有多大约束力了,但每逢新年元旦,诸侯们还是要纷驰洛阳,向周天子恭贺新年。一时间列国上贡,八方辐辏,洛阳城定要热闹几天。

  到了汉代,冬至被列为时令节。大文学家、书法家蔡邕说“冬至,阳气起”,意为冬至来到,天气将转冷,但阴极必阳,冷极必暖,阳气也恰恰潜藏其中了。正所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古人也懂得这个道理。

  到唐宋时,冬至仍与“岁首”并重。《东京梦华录》记载:“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备办饮食,享祀先祖,一如年节。”官府还要放假七天,就像过大年一样热闹。  

  明清两代,冬至节仍沿袭旧俗。人们重视冬至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春节,所以有“肥冬瘦年”之说。如今的人,对古人这么重视冬至很不解。这也难怪,冬至到来的时候,离圣诞节只有三两天时间,离阳历新年也很近了。年轻人期待平安夜的狂欢,工薪族期盼元旦放假,谁还会重视冬至节?

  古人可不这样看。我国是农业国,时令节气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先民已经用土圭观测到了冬至的确切时间。它是二十四节气中首先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所以,历朝历代都把冬至当作一个大节日。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冬至日头升,一天长一针”,阳气回升,万物走向春天,日子有了盼头,是为吉日,所以要庆贺。 

  冬至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从对冬至的别称上,可以看出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冬至的别名有:冬节、亚岁、如正、新正、交冬、贺冬、长至、一阳节、消寒节、履长节等。

  “履长节”是个有趣的别名。原来,冬至这天日影最长,所以晚辈希望长辈的足履能够长久地行走在这个世界上,于是纷纷做鞋袜,献给长辈以示祝贺。这个活动真是不错,一针一线纳鞋底,绵绵密密表孝心,在这一阳气上升、白昼渐长之时,后辈及时给长辈奉上新鞋新袜,使老人在新岁之始,能以新的步履与时俱进、健康长寿,岂不美哉!

  洛阳人的礼数更是周全。唐代,洛阳人除了给长辈“献履”之外,还要在冬至这天戴阳巾,以领略冬至来、阳气升的意趣。到了明代,冬至这天,还有人在官服上绘绵羊图,以“羊”寓意“阳”。说到底,这些活动是提醒人们与大自然相谐调,与碧天暖阳相接近,所以官府最提倡在这一日祭天。 

  阴阳家认为,天阳地阴,对天地神灵的祭祀,也应该顺应不同的时令,在阳气发动的冬至礼敬天神,在阴气始生的夏至祭祀地祗。依照天圆地方的原则,冬至圜丘祭天,夏至方泽祭地。皇帝在冬至这天可是忙得够呛。

  老百姓不管这些,只记得冬至到了要吃饺子,只记得那句老话“冬至馄饨夏至面”。为什么要“冬至馄饨夏至面”呢?原来这也是有说法的。

  三

  汉朝的时候,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的匈奴部落中,有两个最凶悍的首领,一个是浑氏,一个是屯氏。这两个首领杀人不眨眼,边疆百姓恨不能啖其肉、寝其皮,于是用肉馅儿包成角儿,取“浑”、“屯”之音,呼作“馄饨”,包成之后大吃特吃,以宣泄心中之恨。因最初制成馄饨的这天是冬至,从此以后冬至日家家户户吃馄饨。

  由此可见,冬至节的影响很大,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要过这个节。当年白居易到邯郸出差,夜宿客栈时,突然想起当日是冬至,便再也睡不着了,就写了一首《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他也真有意思,不说自己只身在外,想念家中人,偏说家中人想念自己,念叨他这个“远行人”。杜甫更敏感,一到冬至就想念洛阳,写了一首《至后》诗:“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他不仅想到了洛阳,还想到了金谷园。

  而洛阳人这一天都要干什么呢?除了吃饺子这些俗事之外,还要做两件高雅的事情。一是学生向老师表达敬意。此日,小学生要穿上新衣,携着酒肉去拜师。其中栾川、偃师两地,最爱在冬至举行敬师活动。这天,家人早早起来,把院子打扫干净,快到晌午时,学生家长去请私塾先生到家里来,酒菜款待,送束修(老师的薪水)。或者是家长带着学生来到私塾,献酒肴,付束修。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私塾先生都乐于接受,这一天他们风光得很,在物质和精神上都美美地享受了一番。

  另一种高雅活动,只有大家闺秀才参与。干什么呢?现在的人可能根本没有听说过,就是描画“消寒图”。

  具体方法是先画一枝梅,这枝梅是素梅,没有颜色,上有八十一片花瓣,代表“九九”八十一天。大家闺秀们坐在窗棂下,纤纤素手握起长锋,缓缓地蘸上颜料,轻轻地点染梅花,一天染一瓣,待到把八十一瓣都染尽了,也就过完“九九”了,天气也该暖和了。这是闺阁女子以绘画的形式计算时令的一种活动,不过搞得真是高雅,真是有韵味。哪像如今的人,生活节奏这么快,到了新年元旦,往墙上挂一幅挂历就算完事。谁还有那种雅兴,一片片地描那梅花的花瓣?

  其实,这“梅花消寒图”,对应的是“九九消寒歌”。什么叫“九九消寒歌”?就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过去,老百姓都会背诵这首歌谣,现在会背的人不多了,许多人已经全然忘却了。

  其实叫我看来,“九九消寒歌”比那“梅花消寒图”还要实用,描述了人们冬至以后户外活动的具体感受,每一句都说得生动而准确。按照我国传统历法计算,从冬至次日开始数,每九天为一个时段,称为“九”。第一个九天叫一九,其后依次称二九、三九……一直到“九九”,合称“九九”。在整个冬季里,这九九八十一天天气最冷。这一阶段过后,天气回暖,大地回春,冬至给人们的提醒及教化作用也就完成了。

  □本报记者 孙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