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一个舰队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3月16日,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采访全国两会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时,有媒体问及如何在制度上保证涉及民生的政策和资金真正落到实处,让百姓得到实惠,温总理表示民生问题首先着眼困难群体,特别是农民。他还为此提到了“舰队理论”。(新华社3月16日报道)
温总理的“舰队理论”马上会让人想到鼎鼎大名的“木桶理论”,即“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猛一看,两者何其相似,但是细究其中的差异及何以弃“木桶理论”而用“舰队理论”,颇多耐人寻味之处。
虽然中国人早有“治大国如烹小鲜”一说,开了用形象化手法比喻治理国家的先河。但是在选择何种比喻更为恰当时,“木桶理论”的劣势就显露出来了。现在有种言必称“木桶理论”,似乎它成为破解各种社会问题的利器。有人曾举“田忌赛马”之例来指出“木桶理论”的谬误——以此理论,田忌显然无法赢得比赛的胜利。显然,该理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它把动态的人生、社会、营销等看成了一个静态的问题,以木桶之不变应对社会之千变万化时,显然力不从心。
在我看来,“舰队理论”和“木桶理论”之争是速度和容积的较量,或者是效率和架构之争,或者是务实与务虚之争。中国所有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发展的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没有发展谈制度建设、改善民生皆为空论。所以,用远行的舰队来形容中国发展不可阻挡之势,恰如其分;用最慢的船只来形容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既点出问题,又让人看到希望。中国还有一句俗语:不怕慢就怕站,在前进中解决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从早年的“舢板出海”到现在的“舰队远航”,正是中国国力日渐壮大的真实写照。
与“木桶理论”一样,还有很多经济管理术语长期徘徊在我们的语境中,以西方经济、政治理论解析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一度以来成为一种显学,言必从亚当·斯密开始,实际上,这远远不能满足公众解读当下社会的需要。
当下,中国改革舰队已经进入了更为广阔的海域,四顾茫茫,唯有树立民族自信心、万众一心,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发展中解决舰队的种种问题,否则别无他法。□ 高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