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白春学教授向公众提出:感冒需要积极对待,最重要的是全面对症治疗,无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普通感冒慎用抗病毒药物。目前,人们在感冒治疗中存在三个明显误区。
一是认为感冒可治疗也可不治疗。普通感冒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但是公众对普通感冒的治疗却不够重视。成人每年平均会感冒2次~4次,儿童平均4次~8次,通常表现为咽痛、鼻塞、流涕、打喷嚏、流泪、发热、咳嗽、头痛及全身的酸痛。针对这些症状,需要积极及时对症治疗。除了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外,一旦处理不当,小小的感冒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鼻窦炎、支气管炎、中耳炎、肺炎、心肌炎等。
二是认为感冒加用抗生素可以缩短病程。70%~80%的感冒由病毒引起,即使是咽痛和发热,大多数也由病毒引起,所以抗生素的使用不会缩短病程。但临床调查显示,医院门诊75%的感冒患者要求使用抗生素,其实这样不但无效、增加开支,更主要的是,滥用抗生素会导致人体菌落失调,甚至产生抗药性。
三是认为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需要积极抗病毒治疗。事实是,引起感冒的病毒有许多种类,很难确定引起这次感冒的病毒是什么,而且目前也没有针对哪一类感冒病毒特别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无法进行特异性治疗。
抗病毒药物都有一定的肝损伤副作用,通常选择在发病初24小时内使用才会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因此要慎用。
白春学教授指出,治感冒尽量只吃一种药。选择合理的复方制剂很重要,不要几种药物一起服用,这样会增加不良反应。 (仇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