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场上的对手同时也是场上的朋友。 |
|
队员伤痕累累的手。 |
|
收获胜利的喜悦。 | |
目击:个个大汗淋漓 人人笑容满面
阵容不断变幻,轮椅在快速穿行,篮球在轮椅间频繁跳动,球员们大汗淋漓;偶尔有一个球进入篮筐,场上、场下会异口同声地赞叹:“好球!”
这是记者20日在河洛中学篮球馆内的省男、女轮椅篮球队训练现场看到的一幕。
河南省男子轮椅篮球队1995年组建,12名队员有11名来自洛阳,另外一人来自南阳;女队2005年组建,11名队员均来自洛阳。男、女队的教练,由国家高级篮球教练、洛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的杨申担任。
今年5月,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将召开。春节过后,省男、女队就一直聚在一起集训备战。
篮球场上,女队队员正在进行“三打二变二打一”的战术训练,队员们一边频繁弯腰高速转动轮椅,一边大声招呼队友注意配合和协防。
女队主力前锋高鹏珊因腰部意外烫伤而无法参加训练,教练、队员都劝她回家休息,可是她每天都会在丈夫的搀扶下,按时出现在训练场上。不能比赛,她便拿起记分牌,成为“义务记分员”;她的丈夫,则成了队中义务的服装保管员和“勤务兵”。
“别看这些队友们现在这么来劲儿,其实过去她们曾成年累月地躺在床上,病歪歪的。自从打上轮椅篮球,我们个个都像吃了兴奋剂一样,不但浑身有劲,而且爱说爱笑,真有意思。虽然我因伤不能打球,但能坐在这里,感受一下气氛,也让人很开心。”高鹏珊说。
杨申说,高速前进的轮椅,因操作失误或相互碰撞,连人带车摔倒是家常便饭。
正说话间,只听“咣当”一声,两辆轮椅就撞在一起,女队员宋晓艳从轮椅上重重地摔下,在地上足足爬了一分钟,才揉着擦破的左手腕,痛苦地爬了起来。正在激烈比赛的队员们暂停比赛,关切地围成一圈,你帮一把我搀一下,帮助宋晓艳坐上轮椅重新参赛。
场地的一角,23岁的替补队员蒋毅由于脑瘫病困扰,不但下肢残疾,而且上肢“肌无力”,他正在父亲蒋爱国的配合下练习传球,一点一滴地恢复上肢力量。据了解,蒋毅父母均是下岗职工,家里条件很不好,队员中只有他还用手摇三轮车。自从儿子迷上轮椅篮球,蒋爱国便天天背着蒋毅上下楼,接送他参加训练。
据了解,轮椅篮球比赛不但不拒绝像杨毅这样的重残运动员,其规则还要求每队必须有重度残疾人上场:各队队员必须根据残疾等级制定参赛积分,每个队上场的5人的总分不能超过14分。也就是说,球队要参加比赛,至少要上两到三名中度、重度残疾人,才有参赛资格。
看着杨毅执著、投入的神情,蒋爱国非常欣慰:“自从参加球队,蔫了好几年的他就象换了个人,心情好了,饭也吃得多了,成天抱着个篮球不愿撒手,让我们感到放心多了。”
代价:频繁倒车不嫌烦 影响收入不在乎
很少有人知道:轮椅篮球队的队员们,为了参加比赛,究竟付出了多少。
37岁的姜庆伟是一名私企小老板,他在新区开办了“自强快印中心”,主要从事印刷、网络技术业务,手下有8名员工,收入稳定。然而,为了参与训练,从去年7月起,他就将业务委托给爱人,自己全力参加轮椅篮球队训练。由于无暇打理生意,他的业务大大缩水,每年要损失五六千元。
27岁的宋晓艳,是孟津县麻屯镇农民,2001年因车祸导致双腿残疾。为了按时赶到市区参加训练,她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乘坐83路公交车首班车往市区赶,再换乘16路公交车赶到九都路涧东路口,再换乘20路公交车赶到河洛中学训练场。下午训练结束后,她再倒两次车赶回家。每天,光她花在路上的时间就有4个多小时。
高强度训练的辛苦,也非常人所能体会:轮椅篮球队队员打球时,需要用手不停地高速转动不锈钢车轮,刚参加训练的队员,手上都会先后起几层水泡,才能结出厚厚的老茧;训练时,队员因速度过快或轮椅碰撞,车翻人倒是家常便饭。
探究:他们为什么 这么快乐?
轮椅篮球这项运动究竟有什么魔力,能够让队员们不计代价、不辞辛苦地参与其中?
队员们的回答惊人地一致:强身健体倒在其次,精神上的愉悦和轻松,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快乐,“比抽了鸦片还上瘾”(队员戏语)。
对肢体残疾尤其是腿部残疾的人来说,孤独是最大的敌人。女队主力队员高鹏珊,13年前在擦玻璃过程中从楼上摔下,导致脊椎、双腿骨折并造成终生残疾。在两年时间内,她把自己关在卧室内,每天躺在床上长吁短叹,以泪洗面,不知道多少次曾经痛不欲生。
2005年,高鹏珊第一次接触轮椅篮球,让天生酷爱运动的她很快迷上了这项运动。“刚到这里,就有一种‘回家了’的感觉。大伙都是残疾人,处得像亲姐妹一样,有个事互相关照,谁也不会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们,高高兴兴打球,快快乐乐生活,日子越过越滋润!”
自豪感、荣誉感,也是巨大的推动力。姜庆伟说,大部分腿部残疾人都有自卑感,选择长期呆在家里而不愿出门,一旦有机会参加全国比赛,通过比赛证明自己,其中的满足感难以用语言形容。
改变性格,增强信心,也是队员们迷恋这项运动的主要原因。省轮椅篮球队主教练杨申是1996年省轮椅篮球队组建时的“元老”,他清晰地记得:大部分队员刚来训练时,都呆呆地坐在轮椅上,半天不说一句话,更不知道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闹了不少笑话。
参与轮椅篮球运动,明显地改变了他们的性格。杨申说,篮球比赛是一项集体运动,场上需要队员之间密切配合,场下需要相互适应、充分交流。随着队员们场上、场下交流的大大增多,队员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开朗起来,个个爱说爱笑,队中的“开心果”越来越多,气氛越来越好。
队员赵明阳说:目前,轮椅篮球队队员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市民常常来看望、慰问他们,记者一拨儿接着一拨儿地来采访,队员们也经常参加政府、企业组织的公益活动。这些附加因素,不但让残疾人感受到受到重视和尊重,而且大大开阔了胸襟,增长了见识。
改变:“老上访户”成了 社区残疾人联络员
对于残疾人来说,物质上帮助也许能够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而性格的改变和精神状态的升华,却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质的改变。
队员张永峰、鲁延坤和王耀印训练、比赛时经常受伤,就去学习了按摩技术,给自己和队友进行运动恢复。时间长了,他们的技术越来越熟练,他们或者开办了按摩诊所,或者到按摩医院去当按摩师,解决了生存问题,日子越过越红火。
据了解,轮椅篮球队的某些成员,过去曾经营机动三轮车载客业务。我市禁止“残摩”后,虽然有关部门给他们提供了再就业的机会,但很多人仍感到收入减少甚至“丢了饭碗”,多次上访。
市残联决定:在尽力帮助他们再就业并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时,吸收一些曾经是“老上访户”的“残摩”司机,参加轮椅篮球训练。
结果出人意料,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比赛,一些“残摩”司机不但成了队中的主力球员,而且情绪很快稳定下来,不但不再上访,而且成了社区残疾人的联络员,热心地帮残疾人朋友解决生活、情绪问题。
一位昔日的“残摩”女司机说:打了一段时间篮球,身体好了,朋友多了,心情好了。
“2005年在沈阳举行的全国残疾人女子轮椅篮球锦标赛,我们获得了全国亚军,领导颁奖、观众献花、记者采访,让我们受宠若惊。作为一个残疾人,过去做梦也没有想到能够获得这样的尊重!”她激动地说。
执著:男女队跻身 全国残运会决赛圈
有人戏称:“每位轮椅篮球队队员的屁股下,都坐着一辆‘QQ轿车’!”这个比喻并不夸张。轮椅篮球训练、比赛,往往需要根据队员的身体特征,量身定做专用轮椅。一辆国产的比赛专用轮椅,价格在8000元左右;一辆进口专用轮椅价格在2.5万元左右,如果再加上价格不菲的专用运动配置,需要投入的资金更多。
1996年,省轮椅篮球队使用的第一批轮椅,是台湾河南同乡会捐助的10辆专用轮椅,目前这批早已过了使用期的轮椅残破不堪,仍在超期服役。后来,省残联购置了4辆德国生产的轮椅,日本河南商会、洛阳龙门石窟管理局先后共捐赠6辆日本产轮椅。由于这些轮椅又大又笨重,不适合队员的身体特征,不但影响队员的运动成绩,而且极易导致受伤。
记者在采访时,就看到一个队员的轮椅轮子在训练中突然掉下,脱落的钢丝将该队员的手刺得血肉模糊。
由于没有专用的训练场地,省轮椅篮球队常常借用学校的露天球场进行训练,这个场地打几天,那个场地打几天;由于缺乏训练经费,很多从附近县市赶来的队员连住宿也无法解决,只能借住市区队友单位或家里;全天训练时,市区居住的队员回家吃饭,郊县来的队员只能在外面买一碗凉皮、烩面;训练一天,队员们洗澡的问题也很难解决。
尽管面临这样那样的实际困难,但参与运动的快乐,却让队员们欲罢不能,大伙咬紧牙关坚持正常的训练、比赛,在全国大赛中成绩一直很好——
男队从1996年起参加全国大赛,在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第七名,在2002年和2006年的全国轮椅篮球锦标赛上均获得第五名。女队2005年组建,在全国女子轮椅篮球锦标赛上获得亚军,2006年,在这一赛事中取得第四名。
值得一提的是,省男、女轮椅篮球队,均在全国残运会轮椅篮球项目比赛预选赛中脱颖而出,进军今年5月在昆明举行的决赛。洛阳市残疾人文体协会会长武善成说,在决赛圈比赛中,男队要保五争四,女队力争进入前三名。
杨申还说,像河南队这样高水平的队伍不仅进攻流畅、盯防严密,而且在驱动轮椅方面有超人的水平,在轮椅技术上能做到运用自如、变幻莫测。正是因为这种原因,轮椅篮球运动,是各项残疾人体育运动中观赏性较强的项目之一,希望市民常来观看球队的训练、比赛,体会这种心灵震撼的感觉。
没有高超球技,不是耀眼的明星,他们甚至不能站起来。然而,一旦玩起篮球,他们照样是“飞人”。“飞翔”的快乐,可以让他们摆脱所有的烦恼和树立生活的信心。
河南省轮椅篮球队队长、洛阳市残联理事长刘峥伟感慨:人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极限,不要轻视自己,不要无奈彷徨,只要残疾人能勇敢地参与运动,你就能够超越自我,获得快乐。
篮球队教练杨申说,轮椅篮球运动是各项残疾人体育运动中观赏性较强的项目之一,希望市民常来观看球队的训练、比赛,体会这种心灵震撼的感觉。
■记者 程奇/文 记者 赵朝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