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6版:第25届洛阳牡丹花会专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京剧“领军人物”的平民情怀
新闻网广告
(上接A5版)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7 年 4 月 13 日 星期    【打印】  
京剧“领军人物”的平民情怀
——中国京剧院一团团长于魁智访谈
于魁智
  昨晚,洛阳京剧票友欣赏到了一场精彩的京剧晚会,2007“国税之春”京剧晚会在位于新区的洛阳歌剧院开锣,中国京剧院一团一行79人来为牡丹花会助兴。

  当身着笔挺西装的于魁智出场时,全场立刻沸腾了,他为观众演唱了《三家口》等经典剧目。演出尾声,于魁智、李胜素等演员为观众上演了“压轴大戏”——《沙家浜》中的“智斗”一折。最后,全体演员一起登场,在于魁智的带领下,一起高唱《今日痛饮庆功酒》,全体观众起立鼓掌,为演出成功而喝彩……

  演出之前,于魁智在化妆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当今京剧“领军人物”

  于魁智1961年出生在辽宁省沈阳市一个回族家庭,不满10岁便被沈阳京剧院学员班选入,年仅13岁时便在现代京剧《大橹歌》中担当儿童主角,16岁时投考京剧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进学院后他得到了叶蓬、李世霖、王世续、孔雁等教授的亲传,在学习杨(宝森)派剧目的同时,兼学了多出文武老生传统戏,1982年以各门功课全优成绩毕业,并同时被中国京剧院一团选入。

  在京剧院跑了3年龙套后,苦心练功的于魁智在剧院崭露头角,并不断获得殊荣:1987年,他获得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最佳表演奖;1989年,他获得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1年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青年老生第一名;1993年梅兰芳金奖大赛生角组榜首。

  2005年,剧院改组,他成为中国京剧院新一团的团长,并以清亮的嗓音、过硬的功夫,在舞台上站稳脚跟,逐步成为当今中国京剧界的“领军人物”。于魁智现为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委员。

  京剧不是“黄昏艺术”

  对“振兴京剧”的说法,于魁智一直有保留,他特别反对京剧是“黄昏艺术”的说法。

  他说,京剧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即便在现代化进程中,它的生命力也非常顽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文化多元化进程的发展,京剧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一定会显示其独特的艺术光彩。

  他说,从35岁起,他就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每年推出一部新作品。几年来,他先后推出了《大唐贵妃》、《弹剑篇》、《袁崇焕》以及大型京剧交响诗剧《梅兰芳》等让人称道的新作。

  充满平民情怀的名角

  在京剧界,于魁智的艺德是出了名的。采访中,他那谦和、儒雅的君子风范,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990年,一位罹患癌症的老人在弥留之际,提出想见见于魁智,他便骑车赶了很远的路,满足了老人的心愿。记者谈起此事,于魁智也很受感动,他说,那位老人是个退休工人,从他开始进入京剧院后就爱看他的戏。

  于魁智说,演员和观众是“鱼水关系”,没有观众的支持,再好的角儿也不可能走得太远。因此,他对观众的尊敬和热爱都发自内心,不分老中青少,不分高低贵贱,都一视同仁,给予充分的尊敬。

  于魁智还是一位依法纳税的模范。今年年初,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人须申报个人所得,于魁智是第一个报名的。于魁智说:“其实我的收入够不上那标准。”也许正因为如此,来洛阳演出之前,他被郑州市国税局聘为“依法纳税形象大使”。

  6年前,于魁智曾经来过洛阳。说到两次的印象,于魁智由衷地说:“洛阳的变化太大了!”当来到洛阳歌剧院演出的时候,他几乎被新区的变化惊呆了。6年来,他和不少洛阳人交上了朋友,与洛阳的朋友经常通过电话或者电子邮件联系。于魁智说,他与洛阳有割不断的情缘。

■记者 李英杰/文 梅占国/图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