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水果越来越没味了。”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慨。香蕉看着黄澄澄的,吃着却又涩又硬;草莓看着又红又大,可闻着没有草莓香吃起来也不甜。家住西工区的黄女士说,她记得10年前第一次吃荔枝时感觉特别甜,汁多肉厚还特别粘手,可是,这两年荔枝明显感觉不如以前,个头不大吃着味道也一般。市农业局的农学专家说,目前,市场上确实有很多“中看不中吃”的水果,一方面是反季水果由于栽种条件的限制,在口感、营养方面都多少会有些差异,另一方面就是有不少商贩打价格差,把离成熟期较远的水果使用催熟剂催熟,从而使其提前上市,赚钱更多。
专家介绍,反季水果和催熟水果概念是不同的。所谓反季水果,就是在人为的环境中,维持一定的温度、湿度等客观气候条件培育种植出的水果。比如传统的西红柿种植是春天播种,初夏生长成熟,但如果用温室大棚栽培,就可以提前几个月上市。也就是说,如果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规定栽培的反季节水果蔬菜,足期生长,不仅是完全合理的而且在品质上也可以放心食用。催熟的水果也是提前上市,但是在水果没有长熟的条件下就摘掉,然后使用乙烯等作为催熟剂,把生水果炮制成成熟的样子。我国对乙烯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即每公斤不超过2毫克,在这个范围内就可以食用,一般对健康没有任何影响。但是有些水果离成熟期太远,还十分青涩,有些不法商贩就会超量使用乙烯,这样的水果吃了就会危害人体健康,尤其是儿童还可能出现早熟。因为乙烯是植物激素,长期食用对于成长发育期的女孩可能会出现初潮提前,而男孩会导致性特征不明显等异常现象。近两年,我国很多地市都查出超量使用催熟剂和化学方法催熟水果的现象,多出现于圣女果、香蕉、葡萄、草莓等常见水果。
据了解,常见水果的一般成熟期如下:
草莓:5月下旬;杏:5月下旬~7月下旬;樱桃:5月中旬~6月中旬;桃:6月中旬~10月初;李子:6月上旬~9月;葡萄:8月下旬~9月上旬;枣:9月中旬~10月上旬;苹果:9月~10月;梨:9月底~10月初;柿子:10月下旬。也就是说,在非成熟期购买水果时,就要仔细挑一挑了。首先,可以看水果的外形、颜色。比如自然成熟的西瓜,由于光照充足,瓜皮花色深亮,条纹清晰;催熟的瓜皮颜色鲜嫩,条纹浅淡,瓜蒂发青。其次,通过闻水果的气味也可以辨别。自然成熟的水果,一般能闻到一股果香,但催熟的水果则果香很淡或没有果香味,甚至还会有一些异味。再有,催熟的水果有个明显特征,就是分量重。同一品种大小相同的水果,催熟的水果同自然成熟的水果相比要重很多,较容易识别。
下面具体介绍几种水果的辨别方法:
草莓:市面上能见到一些中间有空心、形状不规则且个头比较大的草莓,看起来鲜艳甚至有些像假的。然而,这类草莓除极少部分属于高产新品种外,一般都是使用过量激素所致。用了催熟剂或其他激素类药物的草莓生长周期短、颜色鲜艳,但固有的香味却减少了,吃起来缺少甜味,口感发脆发硬。
香蕉:外地市场曾查出不法商贩为了让香蕉表皮变得嫩黄好看,用过量二氧化硫来催熟,这种香蕉看上去鲜黄娇嫩,外观均匀好看,但果肉吃上去是硬硬的,没有甜味,甚至还会发涩。
西瓜:要小心超量使用催熟剂、膨大剂的西瓜,吃了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它的特征是瓜皮黄绿条纹不均匀,瓜瓤特别鲜艳但瓜子发白,吃起来没有甜味。
葡萄:消费者选购葡萄基本上都是看颜色,认为紫的总是比较甜。但是用过量乙烯催熟是完全有可能把青绿色的葡萄一夜之间变成亮紫色的,消费者用肉眼几乎不能辨别,所以在买葡萄之前最好尝一尝,如果皮好看但味酸涩就要注意了。
小番茄:催熟小番茄手感很硬,外观略呈多面体,而自然成熟的较软,外观圆滑。最直接的鉴别办法是把小番茄掰开看一下,自然成熟的小番茄籽粒是土黄色的,肉质红色、沙瓤、多汁,而催熟的小番茄往往是籽发绿或尚未长籽,皮内发空,没有汁水。
另外,为了安全起见,水果买回家后,最好将其在清水中泡一泡再清洗,去除残留的农药,也可以通过光照、削皮等办法清除残留在表皮的毒素。
□ 见习记者 董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