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失爱子的陈德红。 |
|
■本报记者 郑凤玲/文 张光辉/图
“我很难过,很遗憾,我这个做父亲的,没有替儿子完成帮助别人的最后心愿!”21日上午,当处理完儿子的后事之后,陈德红在电话里这样对记者说。
陈德红是偃师市首阳山镇古城村人,他的儿子陈孝鹏从小喜欢武术,12岁开始练武,还曾经到韩国进行武术表演,几年前到洛阳市体育学校学习,多次获得市级各种武术比赛荣誉,2004年在河南省武术套路锦标赛中获得全省第一名。小孝鹏不仅学习出色,懂事的他与体校的老师、同学相处得也非常好,挺爱帮助人。
可就在半个多月前,一向身体健康的陈孝鹏突然觉得头痛、发烧。因为马上面临高考,他还是坚持到登封参加武术考试,回来后,病情加重,刚强的他才打电话告诉了父母。父母先是把他送到偃师市医院进行治疗,16日转入洛阳市中心医院。市中心医院立即对他进行CT、脑积液化验等检查,诊断为脑膜炎。病情继续加重,陈孝鹏逐渐出现神志不清和无意识动作,被院方于19日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接到医院下达的病危通知书后,陈德红决定要为优秀的儿子再做最后一件“帮助别人”的事情: “我替儿子决定捐出他的所有有用器官,如果别人能够移植成功,我也当孩子还活在世上!”说着,这个朴实的汉子忍不住伏在桌上痛哭失声。“孩子一直都想闯天下,为国家争光,可命运不成全他,既然这样了,我当父亲的,就替他做最后一件为国家作贡献的事儿,我想如果他当时头脑清醒,也不会反对我的”。
陈德红说,他家境尚可,不存在经济困难,但面对来势汹汹的病魔就是无能为力。所以他想把孩子的器官捐出来,“帮帮天下那些得病的孩子,让他们的父母少流些泪,能帮几个算几个”。
可是,陈德红这个愿望的实现却遇到了挫折。当天下午,洛阳市红十字会的秘书长郑瑞生来到医院,他被陈德红的这种精神感动,遗憾的是脑膜炎属于传染病,器官不能捐献。但遗体可以捐献,作为医学教学之用。
不能捐献器官,能够捐献遗体也可以。陈德红心里还是得到了一丝安慰,但家属意见难以统一。郑瑞生在医院呆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只好留下联系方式给陈德红,交代如果所有直系亲属都同意了,就把自愿捐献遗体申请书填好交给他。
可没想到,陈孝鹏的病情19日晚恶化,于当晚10点钟左右离世。陈德红强忍悲痛,马上跟郑瑞生秘书长联系,说想捐献孩子遗体,但是否该签个协议。郑秘书长说:他已经和省里通过电话了,市级医院没有接收遗体的权利,只能把遗体暂时存在市殡仪馆,回头等省遗体捐献中心来运走。
得到这样的回答,陈德红有些失望,他本来觉得应该有个正式的交接仪式,让亲属知道孩子的遗体将会有怎样的用途,也算对孩子有个交代。可如今却让亲属把遗体拉到市殡仪馆,留到那里,这样做他觉得挺对不起孩子的,于是就在20日晚11点左右把陈孝鹏的遗体火化了。
对于这样的结局,郑瑞生秘书长心里也挺不是滋味儿的。他说,他很佩服陈德红的想法,但是他没有办法立即到现场为他们办理手续,因为20日下午他让对方填写申请书的时候,陈孝鹏的不少直系亲属强烈反对;其次目前洛阳市没有接收遗体的权利,得不到省里的允许连遗体都不能保留,并且陈孝鹏离世时正好是星期五的晚上,而运输遗体必须跟民政部门和公安机关协调,省里不方便立即派车来洛阳,所以只能让其家人将遗体暂时保存在市殡仪馆。但就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让本来就有思想顾虑的死者家属,把遗体火化了。
郑瑞生说,近期,已经连续发生过数起市民捐献遗体、器官而未能如愿的事儿。去年年底,市人大常委会已对《洛阳市遗体(器官)捐献暂行办法》进行立法调研,今年8月底前可完成调研任务,预计明年我市关于遗体器官捐献的地方性法规会出台。在此之前,市红十字会只能对有意捐献遗体器官的市民进行登记,然后再将申请表转交省遗体捐献中心。
但愿这样的法律空白局面尽快结束,但愿这样的遗憾永不再有,让那些善良的人的伟大心愿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