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8版:百姓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河洛鉴宝,首场爆棚
周六继续相邀
4件“珍品”皆赝品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7 年 4 月 25 日 星期    【打印】  
河洛鉴宝,首场爆棚
■一个上午,300余名收藏爱好者现场■“亮宝”多件文物精品浮出水面,令人惊叹
“河洛鉴宝”现场,专家面对面为藏友鉴宝。

  记者 陈运团/文 郭万志/图

  21日上午,由本报和洛阳文物收藏学会联合举办的“河洛鉴宝”公益性文物鉴定活动,在凯瑞君临商务大厦首次成功举办。300余名民间收藏爱好者,携带“宝贝”来找专家“掌眼”,对藏品进行鉴定,有的几乎倾家出动。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收藏爱好者倾耳聆听专家的讲解和分析,现场气氛热烈,精品迭出。

  “河洛鉴宝,早该有了”

  “河洛鉴宝”的预告消息见报后,立刻引起强烈关注。不论是城市各区,还是宜阳、偃师、孟津等郊县,一个个报名电话打进了本报“创富热线”,介绍各自的藏品情况,询问活动的时间、地点和乘车路线。

  21日8时,离活动开始还有1个小时,20余名收藏爱好者早早就来到了凯瑞君临商务大厦20楼的鉴宝会场。他们的藏品种类五花八门,有瓷器、玉器、书画、铜镜等。50余岁的王女士占据了前排的两张桌子,将她的一组彩狮瓷摆件整齐摆放,等候鉴宝专家们鉴定。“这组瓷器是我前段时间花2000元钱购买的,据介绍,它们是从外地一古寺庙里流传出来的东西,属清代遗物。我对瓷器并不太懂,所以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现在,我就是想让专家鉴别一下这组瓷器的年代和价值,看我是否上当了。河洛鉴宝,早该有了!”她急切地说。

  老城区的李建设,同样对“河洛鉴宝”充满了期待。他说,他三四年前开始喜欢上了收藏,每逢双休日,总要到我市的几家古玩城里转转,见到喜欢的,就搞价买下来,出差到外地,最爱逛的也是古玩城。日积月累,家中已存了许多藏品,闲暇时,细细赏玩这些东西,觉得充实而又趣味无穷。可让他苦恼的是,收藏的“水”太深了,自己的鉴赏水平老是提高不了,常常买到赝品。此前,为了找专家鉴别一下藏品的真伪,他曾多次到郑州、西安等地参加各类鉴宝活动,既累又麻烦。现在,他再也不用往外跑了。

  9时,偌大的会议室里已座无虚席,藏友多达200余名。我们只好根据每人所携藏品的不同,按照书画、青铜器、明清陶瓷等进行分类编号,依序鉴宝。

  仿品居多,

  藏友长了见识

  在3个小时的鉴宝活动中,专家根据各自所长,分别按照高古陶瓷、青铜器、书画碑帖、明清陶瓷、玉器、杂项等类别,与先后到场的300余名藏友面对面交流收藏心得,并对大家带来的700多件藏品进行了认真鉴定。

  专家鉴定的结果显示:这700多件藏品,85%为现代仿品。这说明,虽然我市目前收藏人数多,藏品丰富,但多数藏友的收藏水平和识真辨假能力仍比较低,收藏风险高。

  西工区的杜先生1年前花近3000元,购得一件“宣德炉”,一向视为珍物。在鉴宝现场,司马百灵老师细细鉴定后,很快就从器形、铜色、底款等几个方面发现了破绽,认定其为近年新仿品,没有什么收藏价值。得知自己的珍藏竟是仿品,杜先生既后悔又气愤,过了好长时间,他才接受这一现实。他表示要吸取教训,今后认真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坚决不能再盲目收藏。

  一位马先生当天拿来了三面铜镜,其中的“双鸾花鹊镜”和“凤镜”,经过专家鉴定均为唐代铜镜,比较珍贵,但他最后出示的“六山镜”虽然样式古朴,锈迹斑斑,可仍然被鉴定为现代仿品。原来,镜上的铜锈是被做上去的。杜先生讲,这面“六山镜”是自己前段时间在北京一家古玩市场购买的,现在想来,出现这一错误主要是当时为它的锈和低价位所蒙蔽,考虑不够周全。

  精品迭出,

  现场惊叹连连

  在“河洛鉴宝”现场,也出现了许多凝聚着历史光华的文物精品,引起专家和广大收藏爱好者的惊叹。

  一位赵先生老家在伊川县,祖上十分富有。得知“河洛鉴宝”将要举办,他提前赶回伊川,把家传的一幅刺绣中堂拿了来,在鉴宝会上请专家鉴定。这幅绣品高2.8米,宽约0.9米,缎面红底,采用平针绣、网绣、打子绣等多种技法,绣出寓意“福禄寿”的种种形象,人物栩栩如生,图案五彩缤纷(图①)。司马百灵老师讲,旧时中堂多用书画形式,用刺绣作中堂,反映了主人的富有和高雅。这件刺绣中堂为清代晚期的作品,尺幅巨大,构图讲究,内涵丰富,堪称洛阳刺绣的一件代表之作,如果能够集齐它两侧原本应有的绣联,升值空间将会更大。

  家住吉利区的郭先生拿来了一尊镏金铜像,高约12厘米,造型非常独特。专家仔细审视,认为它是藏传佛教的一尊铜像,铸造年代当在清代中期,收藏价值颇高。

  紧随其后,瀍河回族区的杜先生和妻子也拿出了两尊铜像,请专家鉴定。让人惊奇的是,这两尊铜像铸造的形象、技法虽然一致,但一大一小相映成趣,其中大的高约20厘米,而小的则只有8厘米(图②)。杜先生讲,他的老家在开封,这两尊铜像为家传之物。专家认为,这两尊铜像为明代作品。

  老城区百佳胡同的秦先生带来的一个盒子格外让人称奇。这件“九字盒”全部用皮革裁制而成。盒子呈八棱形,直径约50厘米,盒内中央为圆格,周边又分割出8个大小相等的扇形格子,外侧面上和盒盖上遍饰花卉、暗八仙等图案,显得特别吉祥喜庆。经专家仔细鉴定,这件“皮革九字盒”制作于清代晚期,对研究河洛地区的民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涧西区的司女士送来鉴定的一批碑刻拓片和书画作品,同样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这批拓片中,专家赵振华先生先后发现了东汉袁安碑整幅拓片、两份曹魏三体石经拓片、十几份北魏墓志拓片以及由康有为、章太炎、于右任等手书的墨迹拓本。还有司女士出示的一幅上书“溪声夜涨寒通枕,山色朝晴翠染衣”的书法对联,竟出自近代名家、原河南大学校长王广庆之手。

  赵振华先生讲,司女士送来鉴定的这些拓片,皆为民国时期拓制的拓片,其中的两份曹魏三体石经拓片弥足珍贵。1922年,位于汉魏故城太学故址的偃师朱圪垯村出土了一大块三体石经,是整碑的上半截。这种石经用古、篆、隶三种书体书写而成,初出土时,拓工赵道传拓了10多份。后来,由于石重不便搬运,被人从中凿开,纵剖为二。司女士所藏的曹魏三体石经拓片,就是在这个时期拓制而成的。它们能被保存至今,极为不易。

  一件梅瓶,

  几可改写历史

  首次“河洛鉴宝”活动中,瀍河回族区一位李先生的一件瓷器,成为现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并成为大家争相讨论的话题。

  李先生的这件瓷器高约30厘米,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呈现出典型的梅瓶瓶式,可古陶瓷专家侯玉等人细看瓶体胎釉,发现它是典型的初唐巩县窑青白釉瓷器(图③)。这些发现在现场引起了震动。

  侯玉先生讲,根据许之衡所著的《饮流斋说瓷》,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目前,在陶瓷研究界和收藏界,大家通常都认为,梅瓶是宋代发明和开始烧制的一种陶瓷质瓶式,明代以后才发展成一种多姿多彩的艺术品。可现在,李先生收藏的这件梅瓶,已经对上述结论提出了疑问。

  侯玉先生还讲,巩县窑陶瓷属于高古陶瓷的一种,主要兴盛于隋唐时期,因窑址早期发现于巩县(今巩义市)小黄冶、铁匠炉村、白河乡等地而得名,除烧制白瓷、黑瓷外,又烧三彩及黄、绿、蓝等单色釉陶,是河洛地区一种非常重要的古陶瓷。接下来,他们将对李先生收藏的这件梅瓶进行深入研究,如果有所突破,梅瓶的创制历史将提前约300年。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