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11月19日,郑州大中专毕业生挤爆人才招聘会。 (据新华网) |
|
眼下又到了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4月25日,国务院在京召开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今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495万,严峻的就业形势依然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近日专访了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这位负责人认为,结构性矛盾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症结所在。
“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
记者: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讨论已经很多了,应该从哪里着手破解这一难题?
学生司负责人(下称“学生司”):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还是源于结构性的矛盾:一些大学生求职面临一定困难,而很多需要人才的地方和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教育部部长周济将这种现象概括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当前,应当在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强化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去解决这个矛盾。这也是国务院召开这次会议强调的重点内容。
记者: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矛盾?
学生司:这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大背景造成的矛盾。不能因为存在一定的就业压力就简单地说我国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量仍然很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城市社区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而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正是制约这些领域发展的瓶颈。因此,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刻不容缓。
记者:我们注意到,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都倡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但海南、黑龙江等地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却陷入困境。你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学生司:这些计划的意图是好的,方向是对的,但启动得比较早,要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时代的发展来逐步完善。当然,要从根本上化解这一结构性矛盾,必须依靠更加合理的制度环境,进一步解决编制、经费以及人事、用工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问题。
拓宽就业渠道,完善求职服务
记者: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各级政府应该重点朝着哪些方向作出努力?
学生司:一是扩大“增量”,通过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增加就业岗位,特别是要开发和创造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二是激活“存量”,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以及城市社区、农村地区吸纳大学生就业。三是促进“对接”,搞好公共就业服务,培育并规范市场,促进“人岗匹配”。此外,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安排适当资金用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记者:在大学生找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为他们提供哪些服务和帮助?
学生司:当前的重点是加强信息服务,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此,教育部提出将2007年作为“全面服务年”,并联合劳动保障部、人事部、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等部门组建启动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目的是吸引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增加双向交流的机会,这是一个前景巨大的网络服务大平台。
记者:不少大学生反映求职成本太高,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学生司:有研究机构做过统计,毕业生的求职成本人均1000元。这些钱主要用在路费、报名费、考试费上面,对毕业生心理造成很大伤害。我们正在积极同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希望出台政策,使政府主管的就业服务机构全部免费服务,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招聘大学生实行免费。同时,我们还呼吁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免除大学生求职的相关费用。此外,有关部门还要打击虚假招聘活动,维护学生的权益。
记者:我们了解到,离校后仍然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已经超过100万人。对这部分人怎样安排?
学生司:要把他们纳入社会大就业服务体系当中。以前因为离校后未就业的大学生人数不多,对这些人的就业服务比较薄弱,今后将大大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另外,还要落实他们的社保政策,特别是失业登记、临时救助和社会保险参保。
更新就业观念,实现人才价值
记者:前不久,大学生当搓澡工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更早还有名牌大学毕业生卖肉、擦皮鞋、卖鸡蛋的。你如何评价这些人的就业选择?
学生司:其实没必要大惊小怪,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大学生的初次就业。大学生毕业后无论干什么,只要能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都应当鼓励。我们要看到,同样是做基础性的工作,大学生与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不一样的:大学生擦皮鞋擦出了连锁店,养猪产生了几百万元的效益,靠电脑养鸡成了亿元户,志愿者当上了村委会主任,这类例子很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看似不起眼的工作起步,脚踏实地奋斗,实现了人生价值。
记者:大学生这种“低层次就业”是不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就业难?
学生司:现在大学生找一个工作不难,难的是找到一个让学生和家长都感到满意的理想工作。当今什么样的工作算是“理想”?目前党政机关进人数量十分有限,今年中央国家机关总共计划招录公务员1.2万余名,却有53万多人报考,而有的基层就业项目却没有招满。
记者:这是因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陈旧吗?
学生司:大学毕业生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积攒陈旧观念。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是有激情、有抱负的一代,如果说就业上有观念问题,影响也大多来自家长和社会。当然,每个家庭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望子成龙无可厚非,但这个期望值应当与社会需求的现实结合起来。
记者:现实状况是怎样呢?
学生司: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时代。现在已不可能每个大学生一毕业就进大机关、大企业、大单位,很多人都要从基层干起,在实践中逐步锻炼成长。家长要适时调整对孩子的就业期望,不要看不起基础性的岗位,否则就可能不恰当地影响孩子的及时就业。这次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观念,这是非常正确的,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媒体应当有这样的概念,应当与时俱进。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在“大众化”的条件下,应当认可大学生不仅什么工作都可以做,而且什么工作都还能做好。
立足国家民族大局,坚定实施人才战略
记者: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发展,没有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
学生司:这个观点起码不太全面。教育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始终是教育系统追求的目标。但是教育也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长周期和多层次。因此,本科教育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可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进入工作岗位后具有较强的学习提升能力和发展潜力。
记者:还有人将大学生就业难归咎于高校扩招。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学生司:就业形势严峻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长期问题。据劳动部门的数据统计,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而需要就业的人数达到2400万。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实际上是全社会就业压力传导的结果。单就大学生来讲,不上大学也要就业,而且如果没有经过高等教育阶段的文化、技能培养,可能就业能力总体上还要低些,那么这些孩子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
记者:在新形势下,应该如何把握我国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学生司:目前我国大学生占人口的比例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高素质人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中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靠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这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生存发展的大问题。
(据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 “新华视点”记者 李柯勇 吕诺 刘羊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