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
有一位母亲,带着4岁的女儿到公园玩。中午,她发现孩子饿了,便掏出两个苹果,让孩子自己吃一个,另一个给同行的姥姥。孩子接过苹果看了看,随即将它们各咬一口,吧唧吧唧地吃起来……母亲看了很生气,认为这是孩子极端自私的表现,要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她肯定要为此而大发雷霆。
“你为什么这样?!”母亲声音不是太大,却十分严厉。“为什么不能这样?”孩子瞪大了眼睛反诘:“我想知道哪个更甜。我要把最甜的那个给姥姥吃……”母亲听罢,十分诧异,继而感动。姥姥则一把拉过外孙女,紧紧地揽在怀里,流着泪拍着孩子的背说:“我的好囡囡、好囡囡……”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思维已形成这样的惯性:从孩子的开始举止就判断他们的最终目的。殊不知,我们在犯“经验主义”错误的同时,也伤害了孩子。
我想起了一句话,叫做“童心未泯”。随着岁月的流逝,“未泯”可能只是愿望。但即便如此,我们仍在内心赞美着这种纯净和美好的感觉。是经历和挫折让我们把最初的一些“泯”去,可孩子却让我们回到过去。在尘世中,我们还保留着多少纯真、多少童心?
让我们弯下腰来,倾听孩子的声音,在孩子的世界里找回一些真情。从这个层面来说,童心也在涤荡我们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