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会简单的动作后,便进入了活动欲望强烈与自身社会经验不足的矛盾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会产生许多“过失”,例如,星期天孩子在家里给布娃娃洗澡,结果布娃娃没洗干净,却弄得满地是水。孩子闯的诸如此类的祸,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无意过失,家长应当正确对待孩子的无意过失。
孩子出现无意过失后,家长应静下心来,向孩子仔细询问事情发生的原因,弄清孩子做事的动机,因为无意过失并不是真正的过失。如上述例子中的孩子要给布娃娃洗澡,是因为布娃娃脏了。孩子这样做,是一种讲卫生、爱整洁的行为,只不过由于孩子这方面的经验不足,所以才会出现“过失”。
无意过失不是孩子真正的过失和错误,所以有人将其称为可爱的错误。因为无意过失中蕴含着孩子的智慧,也孕育着孩子良好品德的萌芽,所以家长应巧妙地运用无意过失,发挥其积极的教育作用。
1. 利用无意过失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有一名小朋友用爸爸的电动剃须刀修剪草坪,结果没用几分钟,剃须刀就坏了。事后爸爸问孩子:“你为什么用电动剃须刀修剪草坪呢?”孩子的回答至今让爸爸记忆犹新:“爸爸用剃须刀刮胡子,脸会很干净;草是大地爷爷的胡子,我用剃须刀刮一刮,它的脸就会很干净了。”
可见,孩子这样做是动过一番脑筋的。家长应从这类“错误”中看到孩子智慧的闪光点和创造的萌芽,借此机会教育孩子遇事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培养孩子积极探索的精神,而不能把目光仅仅局限于一个电动剃须刀上。
2.利用无意过失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一名小朋友见鱼缸里的水脏了,想给鱼换水,可是因为动作不熟练,把鱼弄死了。这个孩子给鱼换水的用心是好的,可是因为受年龄所限,不能掌握为鱼换水的程序,结果把鱼给弄死了。孩子这样做,是一种替他人着想、爱生物、爱劳动的表现。家长不但不应斥责,还应给予宽慰,并教会孩子如何给鱼换水。经过多次实践,孩子就学会给鱼换水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关心他人、爱生物、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得以巩固,这对孩子身心和谐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