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震在展示作品。 |
| 孙震在制作作品。 |
|
“我的第一件作品,到现在还是世界之谜。如果有人仿造出来,我这个楼都给他了,三层两千平方米,包括这里面的资产都给他。”2006年4月1日,素有“世界陶王”、“陶艺狂人”之称的大连陶艺家邢良坤,在中央电视台一档节目中展示自己的陶艺作品“五层吊球”后,一如既往地放出了此言。
邢良坤大概不会想到,有一个叫孙震的洛阳小伙当时一看完节目,就当真下定了决心要向他发起挑战,而且随后仅用了1年左右,就成功仿造出了更加小巧玲珑的“五层吊球”。
倾家荡产成就“世界陶王”
孙震是何许人也?他凭什么去挑战“世界陶王”引以为傲的“五层吊球”?别急,我们且卖个关子,先来认识一下挑战事件的“始作俑者”邢良坤。
邢良坤1955年生于山东,在大连长大。他出身贫寒,当过木工、钳工、电工、维修工,干过个体:养花、卖花,后来迷上了陶瓷收藏。1989年,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的他,开始潜心烧制陶艺。为此,他不惜把几百万家产“挥霍一空”,至今,他已创作出4万多件被誉为“三分人工七分神力”的陶艺作品,取得了“立体开片”、“网釉”、“红天目”、“吊球”、“转心瓶”等2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了吉尼斯“国家发明专利之最”证书。
著名书画家关山月先生观看他的作品后,挥笔题写了“绝世天珍”4个大字;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李砚祖为之写下了《当惊世界殊》的评论文章;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新盛赞他的陶艺“终于跳出了传统的圈子”;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馆长柯玫瑰撰文评价说,“传统的技术曾使中国艺术家在陶艺界沉默了几百年,然而邢良坤却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邢良坤加冕“世界陶王”后,“邢陶”成为海内外人士收藏的珍宝。如今,他有26件作品被作为国宝永久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而这里以前还没有收藏近现代陶艺作品的先例。此外,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及政要名流都收藏有他的作品。
“世界陶王”央视放言
然而,这位征服了世界的传奇人物,在中国陶艺界却备受争议。比如,他四处宣扬“我做的陶,前人没法达到,后人也不能超过”。
2006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七套《乡约》栏目播出了一期关于邢良坤的访谈节目——《土与火的传奇》,访谈地点就在大连邢良坤的陶艺研究所内。节目中,邢良坤再次放言:“我敢说,我是世界第一,再没有一个人说是世界第二……”
说得兴起,邢良坤拿出一个早年烧制的“五层吊球”说:“这是我的第一件作品,到现在还是世界之谜。你看这里面不是拿铁丝绑上的,是死环套扣,一个连一个包在里面,直到现在还没有人摸索出来。如果有人仿造出来,我这个楼都给他了,三层两千平方米,包括这里面的资产都给他。”
邢良坤所说的楼,指的就是他颇具规模的陶艺研究所,那里面可藏有他无数的心血之作!央视主持人急忙追问:“是吗?能做出和你这个一样的就行?”邢良坤得意地回答:“不用一样,差不多就可以了,我不为难他。他也能做五层,一层层地搁进去,能吊起来就行,偏一点,斜一点,我都不计较。”
“我也是玩泥巴长大的”
邢良坤放言后,还真有一个人决心去挑战这位“世界陶王”。谁?是本文主人公、洛阳小伙孙震!
孙震今年33岁,家住涧西区长春路,是西工区房管局的一名水电管理人员。他是为什么又凭什么去挑战“世界陶王”呢?
原来,孙震打小就是一个兴趣广泛、动手能力超强的孩子。从幼儿时代开始,他就十分喜欢用竹木金属制作一些手工艺品,其痴迷程度,几乎让父亲当年认为他不是个正常孩子。在他7岁时,家里请了一个民工来修房子。有一天,这个不知姓名的民工将手中的一团泥巴左捏右捏,结果捏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小鸽子,顿时把他深深地吸引住了。从此,他的童年生活又多了一个自娱自乐的项目:用泥巴创作手工艺品。
然而,那位民工没有教给孙震任何东西就离去了,所以,他的“玩泥巴”技艺从头到尾完全是无师自通。一开始,为了把软软的泥巴捏成他想要的东西,他会废寝忘食地摆弄上10多个小时,丝毫不觉得疲倦。慢慢地,他能捏出像模像样的小手枪、小照相机、小动物了,后来逐渐达到了熟能生巧的地步。每当一件作品完成,他心底的快乐简直无法言说。
这个“玩泥巴”的爱好,一发不可收地伴随着孙震长大。直到他后来当了兵、参加了工作,仍然乐此不疲,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对着一团泥巴天马行空地创作,而最终捏成的作品也越来越生动传神,以至于只要他一不留神,它们就会被身边的朋友“抢”去当作宝贝收藏。
2006年4月1日,身手已经不凡的孙震,刚好从电视上看到了那期关于邢良坤的访谈节目。对于邢良坤的陶艺成就,孙震打心眼儿里感到钦佩,然而在邢良坤拿出“五层吊球”,夸口说“10余年没人敢来挑战”时,他的好胜心一下子就被激发了:“我也是从小玩泥巴长大的,凭我多年来的动手经验,应该可以去挑战一下!”
一年辛苦做出“五层吊球”
几天后,孙震果真从附近工地挖回泥土,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在自家阳台上捣鼓起“五层吊球”来。
邢良坤在电视上所展示的“五层吊球”,外径约20厘米,高约25厘米,共有大小5球相套,层层都有活环死扣,而且每个球体的表面都对开小口,可以一眼看穿,堪称精巧绝伦。尽管孙震以前从没见过“五层吊球”的样子,但他敏锐地认识到制作它的核心难度:由于泥土在烧制前是软的,故最初由内向外对每一层球体的支撑和固定很不好掌握,力量、时间、粘接点稍有偏差都会导致失败。
按照孙震的判断,邢良坤采取的是拉坯火焰定型法,即逐一对每一层球体一边拉坯一边利用火焰定型,这是一种外部支撑方法。由于孙震缺乏火焰定型工具,只能依靠简单的刀钳工具进行手工操作,所以他另辟蹊径,选择了一种内部支撑方法,即选用适当支撑物,用作两层球体之间的内部支撑,待球体达到特定硬度后,取出支撑物,再如法炮制下一层球体。
但动手后,孙震才真正体会到“五层吊球”的制作难度。每次他做好了核心球体,把第二层球体包上去,等球体一干,它们就开裂了,始终成不了型,根本没有办法开始做第三层球体。这种失败的过程反复持续了9个多月,仍难以取得突破,让他郁闷到了极点。
直到今年1月上旬,孙震才意识到自己选用的泥土和支撑物都不对路。随即,他从邙山上找来了一种黏度大、颗粒小、难溶于水、干后硬度大的红黏土,又试验了多种支撑物,终于把最里面的两层球体成功包了起来。那一刻,他非常兴奋,因为他知道照这个方法做下去,胜利已经离他不远了。
果不其然,随后几天,他层层飞速突破,很快就做成了第一个“五层吊球”!更让他高兴的是,这个“五层吊球”的外径和高度都才17厘米,球体更接近于圆,每层球体基本同一圆心,球皮更薄,球体之间的空隙也更小,所以从总体上来说,它的制作难度要比邢良坤展示的“五层吊球”大!
希望得到“世界陶王”认可
“我是洛阳人,名叫孙震,我刚刚把‘五层吊球’做出来了!”带着成功的喜悦,孙震在第一时间按照邢良坤公布的电话打了过去。邢良坤在电话里的语气很平静,只叫他先把“五层吊球”的照片发到自己的电子邮箱。孙震依言照办,但不知为何,他后来多次打电话去催问,邢良坤总说还没收到照片。没办法,他只好掏钱用特快专递寄了过去。
今年2月上旬,邢良坤在电话里告诉孙震,他已经看了照片,但他同时又提出,孙震的“五层吊球”“内部旋转不好,容易碰壁”,而他自己的则“能像轴承一样旋转,而且不会碰壁”。一听这话,孙震大感意外,因为邢良坤当初并没有提出这么多附加条件呀!
好个孙震,他并没有就此气馁,而是集中精力继续攻关。到今年3月,他终于成功解决了“五层吊球”的内部旋转和碰壁问题,而且一连做出了好几个“五层吊球”甚至“六层吊球”来,其中最小的一个“六层吊球”只不过鸡蛋大小,完全称得上“巧夺天工”。在把它们放入高温电子炉烧制成陶艺品后,它们依然保持着原有的光洁平滑。
这些天来,不少朋友都对孙震开玩笑说,得赶快催着邢良坤兑现当初的“承诺”。对此,孙震诚恳地表示,他最近一直在想办法与邢良坤取得联系,一方面,他希望自己的“五层吊球”能够得到这位“世界陶王”的认可,不枉自己耗费1年的心血,另一方面,他在制作过程中切身感受到,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中国陶艺要想发扬光大,需要很多人共同为之努力,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其中的一分子。
孙震最终能如愿以偿吗?本报将继续关注事件进展。
记者 邓德洪 通讯员 巩卫东/文
记者 杜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