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考生背负着强大的精神压力,有的考生已经出现了“越想学越学不进去”、懒散、身心疲惫的情况,甚至有考生因为精神压力过大,出现了精神疾病。考生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在最后的时间里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状态呢?记者走访了部分老师和相关的医学专家,让我们听听他们对考生有什么建议吧!
面对压力,要敢于拼搏
洛阳市第三中学某毕业班的班主任刘老师告诉记者,班里已经有部分学生开始出现烦躁不安的情绪了。作为毕业班的老师,他对高考当然是屡见不鲜,但是,很多学生却深陷其中,让考试压力干扰了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非常不利于调整考前心态。
刘老师说,考生的焦躁情绪都是由考前压力带来的。高考的竞争是残酷的,是每一名高中生不得不面对的一道关口,同时他们还背负着家长的期望,压力可想而知。刘老师说,有些学生通过家长向校方反映,希望能请假回家复习,认为回家就没有干扰了。对于这种做法,刘老师表示坚决反对,他说:“这就相当于万里长征才走了一多半就自动掉队了。学校里的学习氛围要浓厚得多,而且,考试的压力也不是回家就能逃避的,长期在家复习后再到学校应试,反而会不适应考场的气氛。考生一定不能当逃兵,要有拼一拼的勇气。”
刘老师认为,考生不管学习成绩如何,都不能轻言放弃。他说:“毕竟高考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就像你面前有一块蛋糕,有很多人来分,你为什么不去努力争取自己的那一块儿呢?即使你最后拿到的蛋糕并不多,但总比没有强,千万不要把自己的那块儿蛋糕拱手让给别人!”
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咨询专家韩运潮说,考前焦虑有利有弊,需要合理利用。考前焦虑对成绩的影响,呈一个倒U形的曲线。如果一点儿都不焦虑,那么考试成绩和复习效果会不好。如果焦虑程度太高,那么学习效率、复习效果也会很低。只有当焦虑处于中等水平时,考试成绩才会最好,工作效率才会最高。而且,适度的焦虑能保持学习的警觉性,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有助于促进兴奋,使学习效率有所提高,同时还会调动身体的能量,使考生有充沛的精力去迎接挑战。
释放压力,学会心理暗示
刘老师说,考生焦躁不安、失眠不仅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考前一段时间,很多考生会觉得身体不舒服,肠胃疾病、头痛等病症接踵而至,这些看起来仅仅是生理疾病,其实也是由于压力过大造成身体透支的缘故。
洛阳市第三中学副校长金义权认为,高考真正考的是心态,谁能正常发挥,谁就是赢家。有专家称,想在高考时取得胜利,40%靠日常所学知识,60%靠良好的心态,由此可见有一个好心态是多么重要。
怎样释放压力,不仅是学生面临的问题,也是家长应当注意的事情。刘老师说:“对于高考,我希望家长和学生都有‘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思想,这样才能做到减压。考生要努力地积累,对考试结果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而不是简单地对考试产生恐惧。家长和老师要给考生传达这样的信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考试并不是只有这一次,今年成绩不理想,明年还能再来!”
那么,究竟如何能有效释放压力?刘老师说,作为考生,要有正确的自我定位。如果考生能充分地估量自己,真正做好心理定位,那么就能合理地调整自我认识,这时考生对考试的心态也就得到了适当调整,原来产生的对考试的紧张甚至是恐惧心理,也能因此逐渐消除。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合理安排高考目标,不管别人怎么评价,要相信经过自己平时的努力和充分的复习准备,是能够达到目标的。即使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只要尽力了,也就没什么可遗憾了。
同时,考生还要学会自我暗示。韩运潮说,现在很多学生从小就会遭受各种各样的考试成绩打击,失败的经历让他们很难建立自信。自信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但是大家要敢于面对失败,可以通过自我暗示来确立自信。
例如:“该复习的内容我都认真复习了,还怕什么呢?考试不外乎是我复习的内容。”
“和别的同学相比,我下的工夫一点儿也不少,自己不懂的别人也未必都懂,又何必自寻烦恼呢?”
“高考和平时考试不是一样吗?都是对一份卷子的解答,有什么可怕的?”
“胜败乃兵家常事,没有谁是常胜将军,平时考试的成绩又不算什么,即使高考失败了,还可以重新再来嘛!”
如果常常作出这种自我暗示,紧张的情绪也会渐渐消除,有助于树立自信。
这些小技巧不妨试一试
考前准备时和进入考场后,都有一些小技巧能让考生快速放松下来,避免出现心理波动。
刘老师要求班里每位考生都要准备3支笔,要求学生“和它们培养默契”。刘老师说,很多考生考试时会遇到笔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容易导致其心理波动大,使急躁不安、愤怒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到考生的正常发挥。
步入考场后,面对监考老师,看着试卷,考生很容易紧张,大脑会出现一片空白。韩运潮建议考生此时不妨做几次深呼吸,或者捏紧自己的拳头然后慢慢松开,达到身体的放松。
刘老师还强调,考试过程中考生要特别注意调整心态。一门考试结束后不要和同学讨论结果,他说:“既然考过了,就不要再想了。”有的考生会因为一门考试发挥得不好,而对以后几门考试丧失信心,刘老师说:“其实可能决定你成功的是后来的几门考试,只要坚持下来,就会有收获。”
(本版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见习记者 茹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