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提示
今年正上初二的李沛,是父母眼里的乖孩子,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可是一次意外的事件,使他身心遭受重创,与家庭关系变得异常紧张,他也失去了学习兴趣。焦虑不安的母亲使尽招数,也无法帮他找回往日的欢悦……
妈妈:我知道他在去年夏天受到了伤害
现在,李沛的母亲根本无法跟儿子沟通。她说:“他现在几乎每天都跟我生气,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好。”在她印象中,儿子以前从没让大人费过心,是个温顺听话的乖孩子,可去年暑假发生了一件事,至今他都不愿让人提起。
去年暑假第一天,李沛出门时跟妈妈说了一句话:“我上网吧去放松放松。”可当李沛从网吧回来时,细心的母亲发现儿子的自行车没骑回来。李沛经妈妈一提醒,赶紧说:“哎呀,我忘了。”说完就回网吧骑自行车去了,可是这一去,直到天黑李沛也没回来,他母亲坐不住了,就沿着上网吧的路找他。这时候,有人打电话说:“你快来吧,你儿子被打了!”
原来,李沛返回网吧取自行车的时候,发现车钥匙不见了,他怕自行车丢,就搬起车子往家走,突然,冲过来几个人,手里还拿着手铐,他不知道这些人是什么人,把车子扔了就往同学家跑。跑到一个同学家门口时,后面的人追了上来,几个人一拥而上,拿皮带抽打他,用脚踹他的头……原来,那几个人是联防队员,他们以为李沛是偷自行车的。
围观人群中,有个老人见李沛被打得满身伤痕,还被铐上手铐,愤愤地说:“你们可不能这样,不问青红皂白追打一个孩子。”这时,李沛的父母赶来了,他们看到儿子被打得满身伤痕,气得说不出话来。他们回家找出车钥匙,当晚就去认领了那辆自行车,围观的人已是里三层外三层,可他们中有谁能体会到这对夫妻内心的辛酸。好在过了一段时间,公安部门和联防队都向他们赔礼道歉了。
然而,自行车事件发生后,整整一个假期,李沛一直独自在家闷着,不愿出门。本来话就不多的他,变得更加内向了。
暑假过后,学校里流言四起,李沛的自行车事件被传得越来越离奇,好多人都在议论,可能是他真的偷了自行车,也可能是他得罪了什么人……李沛觉得无法在学校呆下去了,就转了学。
李沛转学后,本想在新环境里忘掉不愉快的事,重新开始学业,没想到,新集体似乎无法接受他这个插班生。他慢慢了解到,此前已有4个插班生因各种原因被劝退了。他说,他在班里是不善言辞的,却几次被同学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为上课最爱说话的学生。
时隔不久,老师就把李沛母亲叫到学校,让她把孩子领回家去。尽管母亲知道这件事并不怪儿子,但情急之下,还是忍不住说了他几句,这更让儿子感到委屈。后来,他休学了两个月,父母担心儿子耽误功课,就规定他从周一到周六必须呆在家学习,这让他感到了更大的压抑,于是,李沛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了。
儿子:你知道我日记里的秘密吗?
那天,就在李沛母亲去学校领他回家时,母亲心里为儿子感到委屈,儿子也是埋着头不出一声,但母亲还是忍不住说了他几句。到家后,李沛收拾了书包就要走,说是他爸爸回来肯定要打他,母亲怎么也拦不住他,那天正下着大雪。
今年大年初二,一家人去饭店吃饭,本来高高兴兴的,正说笑着要照相了,李沛母亲见他没笑,就说了句:“别管他,15岁的叛逆少年。”李沛听了这话非常难受,一甩手就走,把一家人都“晾”在那儿,饭也没吃成。
李沛母亲回忆说,像这种尴尬事在他们家经常发生。而李沛认为,妈妈说这话的时候特别生气,说我是叛逆少年,但我觉得我并不是叛逆少年,当时我没笑,是因为大过年的,妈妈没给我压岁钱。
总之,李沛的父母觉得,现在的儿子有了对大人越来越强的对抗,有时候跟他说话他也不理睬,还总是把自己关进房间,谁也不让进去。
原来,不善言辞的李沛喜欢写日记。在征得他的同意后,他把日记拿了出来,里面这样写道:我不知道妈妈以前是否知道我的小屋里的东西。我小屋里的床、桌子、电脑,还有我爱的书、小狗和我的《梦幻西游》,这就是我的一切,我的生命。这里面任何一样都比我的生命重要。我父母亲是给我生命的人,我(却)不喜欢他们……
李沛是在怎样的心情下写这种日记的?他说:“父母整天说我,比如我屋子里怎么乱啦,总因为一些小事刺激我,我感到关上屋门,一个人呆在里面很开心,不喜欢听他们说这说那。”
李沛的诉说,让北京著名心理学家杨凤池教授产生很大触动。他说,一个年纪不大的男孩,遭遇这么多消极的生活事件,很值得深思。本来,青春期的孩子,就有跟成年人对抗的精神特质,再加上周围一系列的否定、指责、批评,让这孩子形成了一种简单的对抗模式。他的日记充满了对亲情的伤感和沮丧。他把小屋里的桌子、电脑、书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而父母是给他生命最重要的人,他却不喜欢,这让我们做父母的能解读出什么滋味呢?你觉得为他好说个不停,他却越听越烦,而且同样的话他听不进去,双方的沟通就成了问题。
专家支招:把沟通感情放在第一位
专家认为,现在的李沛太需要一些肯定和接纳的东西,这是第一位的。至于这孩子的学习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理想状态,应该放在第二位。他首先要得到周围的人,尤其是亲人的信任与接纳,认可与鼓励。假如社会上那些事情还是不变:联防队员还是打他,同学们还是误认为他偷了自行车,他转学后老师和同学们还是不喜欢他等等,但唯有一个因素变了,那就是父母对他不一样了,这让李沛感觉有很多的变化,至少他知道,你们谁说不好都不要紧,我爸爸妈妈说我好就行。
如果父母亲对他的态度改变了,会使他受伤的心灵得到莫大的安慰。想一想,这孩子已经不断被人委屈、冤枉了,在他内心里,已经觉得受到了不公平、不合理的待遇,这时候父母再把压力放到他身上,那孩子的情绪就会特别低落。往往,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父母批评他的一句话。
所以,像李沛这样的孩子,父母不能再委屈他了,要努力发现孩子闪光的地方,加以表扬和鼓励,他表现差一点的地方,做父母的尽量不去理睬。这样做,会帮助他找到好的感觉,找到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推动力。
希望李沛的妈妈把跟孩子沟通感情放在第一位,您想说什么让他听放在第二位,这样,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也给孩子一个好印象。母子感情好了,孩子也会更健康。
撰稿:吴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