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5月25日电(记者 王以端 陈春园)为报答一碗面条、几张车票等价值几十元钱的“滴水之恩”,江西宜春青年袁建波花了9年时间寻找恩人,最终如愿以偿与恩人再次相见。袁建波的这段感恩经历在江西、浙江、湖北等地传为佳话。
1998年,读高中的袁建波因家庭困难,辍学赴福建长乐打工。火车上,他遇到了同去福建打工的湖北省石首市小河口镇农民严辉明。当火车到达鹰潭时,山洪暴发造成铁路中断列车受阻,严辉明与袁建波等人结伴改乘汽车。汽车行至福建省境内后,因多处公路严重塌方,他们不得不转为步行。
接连而来的意外,用光了袁建波所带的100多元盘缠。在他饥肠辘辘几近崩溃的时候,严辉明为他送来了一碗面条和精神上的鼓励。在随后一天一夜的路程里,严辉明还为袁建波垫付了70多元车费。在福州分手时,严辉明鼓励他生活好转后就回学校好好学习,之后两人互留地址道别。
与严辉明的短暂相遇,鼓起了袁建波重新读书的勇气。在福建、广州辗转打工几个月后,袁建波带着挣的工钱返乡读书。第二年,他考取了宜春学院体育系。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袁建波最想告诉的人就是严辉明。他按一年前记下的地址给远方的严辉明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如果没有严叔叔的资助,自己不但与大学无缘,也许当时在走投无路之下会放弃人生。
在大学期间,袁建波不断给严辉明寄明信片、写信,但是一直没有收到回信。大学毕业后,袁建波来到浙江省丽水市一所中学任教,并且结婚生子,生活幸福美满。然而,他时常有一种知恩未报的惆怅,发誓一定要找到恩人。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9年中袁建波一直苦苦寻找,写了数十封信寄往当年严辉明留下的地址。他还打电话到有关部门请求帮助,却始终没有得到严辉明的音信。今年2月,在小河口镇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袁建波终于联系上了已经50岁的严辉明。电话中,袁建波声音颤抖地说:“9年了,我一直在寻找您,想当面感谢您,和您说说话……”
严辉明告诉袁建波,9年前的那次路遇,自己只是做了一个同路人该做的一点小事。与袁建波分手后,他在福建打了3年工又回家种田了。这些年,他对袁建波的每一封来信都细细地看过,并且为袁建波的勤奋上进、命运改变而高兴,之所以没有回信,是因为不希望从袁建波身上得到任何回报。
今年4月中旬,袁建波专程从浙江前往湖北,见到了阔别9年的恩人。他多次要将当年受助的钱归还,却一次次遭到拒绝。严辉明只希望袁建波把所学的知识好好传授给下一代。回到学校,袁建波给患了胃溃疡的严辉明寄去了300多元的药,并拨通严辉明的电话,邀请他到自己工作的浙江丽水住一段时间。
袁建波寻恩9年的故事在浙江丽水和他的家乡江西宜春不胫而走,当地不少院校也以此为佳话,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感恩教育。他的母校宜春学院计划邀请袁建波回学校为大学生进行讲演。
南昌大学新闻系副教授许亚荃说,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它是一种不能旁贷的责任,也是需要铭记并履行的义务。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就是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