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3版:亮剑萨格勒布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中国风暴”席卷萨格勒布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07 年 5 月 28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包揽五个单项冠亚军 续写乒乓无敌神话
“中国风暴”席卷萨格勒布
这已经是中国队第五次包揽单项赛金牌,同时也是他们第三次囊括各项目上的金、银双牌
男双冠军——马琳/陈?

    马琳(右)/陈?以4∶2战胜队友王励勤/王皓,夺得冠军。

女单冠军——郭跃

    郭跃以4∶3战胜队友李晓霞,夺得冠军。

男单冠军——王励勤

     王励勤以4∶3战胜队友马琳,夺得冠军。

女双冠军——王楠/张怡宁

    王楠(左)/张怡宁以4∶0战胜队友郭跃/李晓霞,夺得冠军。

混双冠军——王励勤/郭跃

    王励勤(左)/郭跃以4∶2击败队友马琳/王楠,夺得冠军。

                   (本版图均由新华社发)

    亮剑·尖峰时刻

  五项决赛中国全部会师

  第49届世乒赛北京时间昨晚结束,一个新的无敌之师矗立在萨格勒布。中国队夺取本届世乒赛5个单项的全部冠亚军。这已经是中国队第五次包揽单项赛金牌,同时也是他们第三次囊括各项目上的金、银双牌。

  26年前,在前南斯拉夫土地上,中国乒乓球队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纪录,包揽了诺维萨德第36届世乒赛全部5个单项的前4名,同时还捧起了男团和女团两座冠军奖杯。

  今天,新一代的乒乓国手们回到了前南土地上,并且再一次囊括了全部5个单项的冠亚军:王励勤上演大逆转战胜马琳,实现世锦赛男单三连冠;郭跃大翻盘击败李晓霞,首度夺得女单冠军;奥运冠军马琳/陈?击败王励勤/王皓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五对奥运、世乒赛男双双冠王;混双王励勤/郭跃战胜马琳/王楠卫冕;而王楠/张怡宁战胜郭跃/李晓霞,成就世乒赛女双三连冠。

  这是中国乒乓球队21世纪第一次书写这个惊人的纪录,一年之后的第49届团体赛上,中国乒乓球队能否顺利捧起斯韦思林杯与考比伦杯呢?如果实现这个目标,那么他们将真正与第36届世乒赛的前辈们一同被冠以“无敌之师”的美名,被载入乒乓史册。

  (晚综)

    亮剑·乒坛透视

  中国乒乓独孤求败

  萨格勒布世乒赛俨然中国队的专场演出,5个单项的冠军奖杯打开箱子走一遍台,再重新打包沿来路送回。

  为期一周的第49届世乒赛单项赛27日揭晓全部谜底,无论是5项冠军的归属还是选手晋级的过程,都表明世界乒坛的格局早从“欧亚对抗”变成“中国打世界”,在稀稀落落的敌手围攻下,中国乒乓球依然孤独。

  集团实力

  世乒赛的最后3天,“会师”与“德比”成为了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而主语绝大多数都是“中国”。

  马琳和王励勤会师男单决赛,郭跃、李晓霞会师女单决赛,陈?/马琳与王皓/王励勤会师男双决赛,王楠/张怡宁和郭跃/李晓霞会师女双决赛,王励勤/郭跃与马琳/王楠会师混双决赛。

  相比中国的整体强势,欧洲与韩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北队的状况就凄凉许多,绑成一个都难与中国队平分秋色。竞争最激烈的男单比赛中,中国选手占据八强4席,韩国和欧洲各占2席,然而一轮之后这个比重便骤降为3∶1,欧洲兵团全军覆没,韩国的奥运冠军柳承敏成为3名中国选手包夹中唯一的“异己”;女单八强中则有6名中国选手,韩国人金景娥之外的美国选手王晨还是中国的“海外兵团”。

  和上海世乒赛相比,中国的强势和外国的颓势更加刺目。每次轮到白俄罗斯的萨姆索诺夫或德国的波尔出场,萨格勒布体育馆便会化身“大欧洲”主场,这样“国际化”的场面与欧洲本土强手的零落不无关系。

  更新速度

  当克罗地亚的普里莫拉茨和比利时的大塞弗仍以代表队头号选手的身份征战世乒赛时,中国队已经在讨论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储备力量。

  26日的女单半决赛中,郭跃和李晓霞分别战胜“大满贯”选手、卫冕冠军张怡宁和上届亚军郭焱,使中国女乒的重心整整向前推进了一代人。

  28岁的王楠还没退出世界前三,25岁的张怡宁仍是中流砥柱,23岁的郭焱为升班“蓄谋”已久,女单的决赛却在不满20岁的两名选手之间进行。

  同样的态势也出现在男线,王励勤、马琳、王皓之外,郝帅、马龙等小字辈已“不安于室”。

  新生代与“前辈”的区别不仅在“女子技术男性化”等技术层面,更在于他们敢于张扬自我的新新人类气质以及性格所决定的竞赛心理和应变调节能力。

  求变精神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队具备了其他队所难以企及的求变精神和实力。

  细观本次世乒赛的亮点,不难看出“世界”与中国的差距在于是否具有求新求变的精神。郭跃的女单封后竖起了“女子技术男性化”的胜利新标杆;为备战团体取代双打的北京奥运会乒乓球赛,中国队反复拆对试练双打,即使王励勤/王皓打进决赛,仍不能预订一张奥运会“门票”。

  非中选手的处境则恰恰相反:对于陈?发球的“新秘密”,中国香港的奥运银牌组合李静/高礼泽忌惮不已;萨姆索诺夫明知欲擒马琳必出奇招,却苦于应对乏术。

  实力上占住一个“厚”字,经验上强调一个“足”字,技战术再冠之以一个“新”字,国乒对比敌手们的优势姿态便能站定一个“稳”字。世乒赛如此,奥运会上又怎能底气不足?

  (张寒 曹剑杰 连国辉)

  亮剑·幸福困惑

  “我们总不能故意输球吧”

  在瑞典男队鼎盛时期担任过主教练的通斯特罗姆,让记者带给前中国队总教练一个问题:“蔡振华,你怀念中瑞对抗时的激情岁月吗?”

  蔡振华肯定不会忘记那段岁月。斗智斗勇、锱铢必较与势如破竹、独孤求败的感觉不同。作为中国队前队员、前总教练,现在的中国体育领导者之一,蔡振华当然希望中国队一块金牌都不丢;作为中国乒乓掌门人和国际乒联的一名决策者,蔡振华又必须用“全球思维”考虑乒乓球运动的未来。

  两种身份、两种思维不仅困扰蔡振华,还困扰着从中国走出去的国际乒联官员。

  中国乒乓名宿徐寅生在担任国际乒联主席时,为提高观赏性,发起“两毫米革命”,将乒乓球直径增大到40毫米。而担心这一改革会影响中国队成绩的某些国人,指责徐寅生“胳膊肘往外拐”。徐寅生曾说:“我这个主席当得太难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际乒联技术委员会主席姚振绪说,中国乒乓继续一花独放,会影响乒乓球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地位。他担心,虽然乒乓球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地位不会改变,但到了2012年,乒乓球可能享受不到2008年的待遇。他说,也许伦敦奥运会乒乓球赛会在一个不起眼儿的小馆举行。

  姚振绪说:“我们总不能故意输球吧。”

  这位前中国队领队提醒中国广大乒乓球爱好者,不要敌视国际乒联推行的改革。他说:“任何规则、器材的改变,别人能适应,中国队也能适应。大球、11分制、无遮挡发球,哪项变革难倒过中国人?”

  奥运会28个大项,看似平等,在国际奥委会心中还是有三六九等之分。国际奥委会在利益分成时,将乒乓球列在第四等,也是最低等级。对此,姚振绪很无奈。

  他说:“在雅典奥运会上,乒乓球在黄金时间的收视率高居第四,总收视率列第五。在国内,乒乓球收视率排在第二位,仅次于篮球。”

  姚振绪透露,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曾在世界体育大会上要求提高乒乓球的级别,但遭到否决。

  “如果乒乓球不能在全球平衡发展,这项运动的地位就无法提高。中国作为乒乓大国,有责任帮助其他国家和地区提高乒乓球水平。”姚振绪说。

  (曹剑杰 连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