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上楼下成了欢乐的海洋。 |
| 精彩演出吸引了孤残儿童。 |
| 爱心家长和孤残儿童交谈。 |
| 无声的交流。 |
| 发放文具。 |
| 让我教你玩儿。 |
|
26日,是人偶剧《睡美人》登陆洛阳的第一天;26日,也是我们为孤残儿童奉献爱心的特殊日子。由本报、洛阳新闻网、建设银行洛阳分行联合举办的“牵手孤残儿童,共迎快乐‘六一’——邀请爱心市民与孤残儿童一起免费观赏童话剧《睡美人》”活动,在当天达到了高潮。市民的热情和关爱潮水般涌来,温暖着到场的每个孤残儿童,也令记者动容。
炎热天气难抵市民热情
26日,骄阳似火。虽然约定的领票时间是13时,可当记者12时30分赶到市工人俱乐部时,不少家长已带着孩子在俱乐部大厅里等候。他们身边几乎都放着一个个“块头”不小的塑料袋,里面放着准备送给孤残儿童的“礼物”。
13时,首场演出的门票开始发放。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有家长询问随后活动的安排。市民齐先生告诉我们,报名得到确认后,他的儿子就拉着他到书店和超市,买了100元的书本和零食。“我看报纸上说,孤残儿童的数量好像比报名的家庭数量少,等会儿能不能让我领一个孩子?”他的话音才落,排在后面的市民也喊了起来:“我们也要领一个!”“我们也要!”得知孤残儿童是通过现场“配对”的方式和市民进行交流的,一些家长便开始商量共同去领一个孩子。
一些没能报上名的市民也来到现场。虽然市民孙女士通过短信报名时收到的短信内容是“名额已满”,但是她和6岁女儿张力丹商量后仍赶来参加活动,力丹手中的袋子里还装满了各种小零食和书本。“我们不在乎能不能看到演出,献爱心就加上我们吧。”孙女士说。
件件礼物彰显市民爱心
13时,市特教中心学校和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先后到达现场。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在俱乐部大厅里等候着。
当我们宣布交流活动正式开始时,领完票的家长和孩子们纷纷争先恐后地围了过去。由于参加活动的家庭为250个,而孤残儿童仅来了100名,因此孤残儿童比明星还受欢迎,有不少家庭只能和别的家庭来“共同关爱”1名孤残儿童。一些家长领着“抢”来的孩子走在前面,后面是拎着大包小包的孩子们,找到一个地方后把带来的“礼物”一样一样地掏出来,塞到还有些害羞的孤残儿童手中。
市民程女士领来了10岁的党晓笛,但她和儿子郭程远却没把带来的东西交到晓笛手上。“真不好意思,我们家里是个男孩儿,今天带来的东西也是给男孩儿准备的。”程女士局促地看了看晓笛说,“我已经让孩子他爸去给晓笛买些零食。另外,等会儿让孩子们先聊着,我们再到附近转转给她买些生活用品。”
当记者在大厅采访时,一个小女孩儿怯生生地走到我们面前,脸上带着焦虑的神情说:“我没有找到小伙伴……我买来一些书和糖……我想把这些东西送给小朋友。”我们带着这个名叫李一茗的8岁女孩儿在大厅里转了两三圈,发现几乎所有的孤残儿童都如明星一般被五六个人围在中间。找了近10分钟,李一茗才把手中的“礼物”送给了和她同岁的党晓燕,虽然晓燕已经收到了不少礼物。
来自市直三小的李寰宸同学给福利院的小朋友带来的是巧克力,他一脸稚气地说:“我想福利院的小朋友很少吃巧克力。”记者问他这些福利院的小朋友可爱不可爱,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非常可爱,拿了糖他们都还主动分给其他小朋友们呢!他们也很健康、活泼。”
在大厅中央,抱着一个大布娃娃的孤儿党文想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只见7岁的她紧紧地把布娃娃搂在怀里,把头贴在娃娃的脸上,眼睛眯成一条缝。“我有娃娃了。”在我们采访她的10多分钟里,无论她做什么,布娃娃始终没有离开她的手。
这个布娃娃是市民杨女士和女儿单岩送的。她们身边还有两个手提袋。“这里面是一些零食,那里面是水彩笔和本子。”杨女士打开袋子说,“不过有些东西不是我们的——还有很多人悄悄地把送的东西放到这里。”这时,不知又从谁那里抱来一个充气企鹅的党文想发话了:“这盒铅笔,是党继辉给我的。”
同样来自福利院的党继辉,今年10岁,他在收到的礼物中发现了一盒铅笔,便把它转送给了更需要的人。而这时,他和8岁的党赛飞正在一旁玩小汽车呢!他们面前有一个大大的塑料袋,里面装着20多件各式各样的玩具——机械恐龙、发光陀螺、飞机模型……这些玩具的主人是9岁的杨如煜,他说:“这些玩具我现在已经不玩了,我把它们带来送给福利院的小朋友。”
“你太厉害了。”我们循着夸奖声望过去,看到两个小朋友正在一张奇特的棋盘前下棋,对弈双方是9岁的孤儿党国勇和小伙伴石宏毅。原来,石宏毅把这款迷你棋送给党国勇后,没玩过这种棋的党国勇便向石宏毅求教。谁知连教带学才两三个回合,“学生”党国勇就赢了,“老师”石宏毅向他伸出了大拇指。
在大厅的另一端,来参加活动的孩子们把“礼物”送给市特教中心学校的聋哑学生后,便拿出纸笔来和对方进行交流。几乎每对孩子面前的本子上都写着密密麻麻的字。
来自某双语学校的高楚慧和特教学校初二年级聋哑学生何秋菊正用文字聊得火热呢——
高:你喜欢什么动物啊?
何:我喜欢兔子。你喜欢什么呀?
高:你会不会上网?我会上网。
何:我不会。
高:你生活得开心吗?
何:我生活得开心。
高:过生日的时候,我会给你买礼物的。
何:不用了,谢谢。
经过纸上交流,11岁的张伊鸣向比她大5岁的王幸乐学起了手语。“我学的第一个词是‘爱心’,我想把我的爱心奉献给别人。”张伊鸣看了看王幸乐,两人会心地笑了。
6岁的蒋静怡和市特教中心学校的吕玉露同学交流的方法则很特别。在文字“交谈”中,她们发现两人有共同的爱好——画画,于是交流本立刻变成了画板。起初,两人画的只是一些简单的图形,到了后来,画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16岁的吕玉露画的小猫和小兔卡通图案惟妙惟肖,最后被她作为礼物送给了蒋静怡。
1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在这饱含爱心的交流中悄悄流过。原本定在14时30分的集合入场时间不得不向后推迟了10多分钟,但当这些孤残儿童被老师领去集合时,许多家长跟到集合的队伍中,继续拉着这些开心的孤残儿童说这说那。一些家长还找到我们,说希望能带着这些孩子一同看电影甚至回家吃晚饭,其热情之高让人感动。
精彩演出引来阵阵喝彩声
15时整,工人俱乐部放映厅的灯暗了下来。当人偶剧的主角之一——故事婆婆出现在舞台上时,孩子们发出的嘈杂声消失了,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上随之出现的一个个人物,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
这部《睡美人》是一部人偶剧——即演员“穿”着卡通造型的服装,在舞台上表演。演员们的精彩演出,让孩子们的表情随着剧情的进展而变化着:当可爱的小猴、小鸟登台时,欢快的笑声从孩子们当中发出;而当邪恶的黑衣仙女诱骗小公主拿起纺锤时,坐在我前面的小女孩儿甚至喊出:“她是坏蛋,别听她的!”
这部人偶剧的另一特点是与观众的互动。剧中的小公主和威廉王子是从观众席走上舞台的,他们出现时剧场的灯光全亮了,孩子们也从座位上一跃而起,追着这些演员跑来跑去。当剧情进行到最后,故事婆婆要从现场观众中选出一个小天使,让她吻醒被施了魔法昏睡不醒的小公主时,台下竟然有七八个小朋友直接跑上舞台,围着演员又蹦又跳。
当78分钟的人偶剧落下帷幕时,孩子们的欢呼声再次响彻整个剧场。对福利院的孩子们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人偶剧,因此退场时纷纷向我们表示:“他们的衣服怎么那么好看呀?”“里面的人热不热呀?”“叔叔,明年还带我们来看吧!”
虽然无法欣赏到优美的配乐,但在手语老师的帮助下,市特教中心学校的孩子们同样高兴地看完了这部人偶剧。爱画画的吕玉露还特地要了一张剧目的宣传单,通过手语老师告诉我们:“这些角色的造型都挺不错的,我回去要试着画一画。”
拳拳爱心汇成助残热潮
当演出结束后,演员们不辞辛苦地穿着厚重的戏服,来到俱乐部门前的“童话门”处,和到场的所有孤残儿童合影留念。随后,这些孤残儿童又从建行洛阳分行工作人员的手中接过了一个个装有铅笔、橡皮、削笔刀等文具的精美笔袋。
结束了全部活动后,孤残儿童准备返回。他们以及带队老师手里都拎着大大小小的袋子,里面装满了热心市民送给他们的爱心礼物。而本报曾特地作出“预告”的棒棒糖,更是成了福利院孩子队伍中一道有趣的风景——几乎每个孩子都叼着一个棒棒糖,笑容挂在他们的脸上。
在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来献爱心的孩子都说过类似的话:“看到他们(孤残儿童),我们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
“这次活动真是太好了。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能从那些孤残儿童的身上学到坚毅、自立的优秀品质。我希望能培养孩子的爱心——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东西,把自己的爱奉献给那些需要的人;更希望今后能多组织类似的活动。”市民魏武的话,应该能代表所有参加这次活动的家长的心愿。
市儿童福利院和市特教中心学校也对本次活动作出很高评价。市儿童福利院护理部负责人说,此次活动让孩子们走出福利院,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孩子们还收到了很多来自市民的礼物,市民的爱心让他们深受感动。市特教中心学校团委的赵张杰老师表示,这次活动对于聋哑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有助于他们今后在与正常孩子的交流中树立起信心。
此次活动主办单位之一——建设银行洛阳分行的负责人说:“许多市民对孤残儿童的情况并不了解,我们组织这次活动,实际上送的是关怀和关注。能在‘六一’节前为孤残儿童做这样一件事,我们觉得很有意义。”
在本次活动结束后,仍有不少市民打来电话,希望能为孤残儿童出一把力。在此,我们公布两家单位的联系方式,希望有更多的市民向孤残儿童送上自己的爱心:
市特教中心学校位于西工区九都路(洛阳电视台西侧胡同内),市民可乘坐2路、7路、20路、69路公交车在广播电视中心车站下车,联系电话:63353177、63353158;市儿童福利院位于老城区广川街18号(唐宫东路与建安街交叉口北侧),市民可乘坐30路、34路公交车在唐宫东路建安街口车站下车,联系电话:63951043。
记者 刘建新 李喆/文 梅占国 时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