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中天侃侃而谈。 |
|
“大象无形,来去无踪;心在物外,意在风中。”禅是什么?6月1日22时许,著名作家、学者易中天和央视主持人王志观看完《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后,在演出现场——嵩山开始论禅。面对王志咄咄逼人的“拷问”,易中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观众解说禅意。讲到高兴处,易中天还唱起了电影《少林寺》中的《牧羊曲》。
易中天是《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禅学顾问。演出当晚,观众并不知道易中天和王志前来观看,直到演出结束后,易中天和王志披着军大衣从贵宾席上走了下来,少数还没来得及离场的观众看到后,立即拥了过来,签名的签名,拍照的拍照。20分钟后,大家安静下来,在嵩山的月色中,看王志和易中天一问一答解说禅意。
“禅不可说,只可悟。如果硬要说,也只能一部分一部分地说。”一上来,易中天就把大家说“晕”了。易中天说:“禅不可说,但可画、可演。历史上有禅诗、禅画,那就是说可以把禅意变为绘画,变为音乐,通过绘画、音乐,让人去领悟、去体验、去感受禅。”
“那么,禅到底是什么?在哪里?”王志问。“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易中天答。他说,禅无时无处不在。“禅宗”不是不问世事,在世俗中也可悟禅。佛祖普渡众生,是因众生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
“越说越玄了,我没想那么多,就因为喜欢谭盾的音乐、黄豆豆的舞蹈才来看《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我还是不知道什么是禅。”王志笑道。
易中天笑着说:“南宗讲究‘顿悟’,有慧根的人,给他提供契机,就可能立地成佛。真该给你一棒,将你打醒。”“那要打晕了呢?”王志笑问。“晕了也不悟,真是活该。”易中天开玩笑说。看着两人一问一答相互逗趣儿,观众也笑了。
“参禅讲究静,但演出中却有武僧在习武,有动有静,这不矛盾吗?”王志问。“动就是静,静就是动。世俗中的欢乐并不能影响参禅者的心。所谓‘风动、幡动,仁者心动’,如此而已。”易中天又打起“哑谜”。王志继续追问,易中天用一个浅显的例子阐述了自己的理解。他说,小时候,刚接触世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长大后,有了一些阅历,可能“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可等到老的时候,却恍然大悟,“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就是参禅的一种境界。
22时30分,讲到高潮时,易中天亮起嗓子,唱起电影《少林寺》中的《牧羊曲》:“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易中天歌声悠扬,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他说:“禅是什么?清晨,一轮红日从嵩山升起,少林寺敲起了钟声,鸟儿从树上飞起来。嵩山旁,树林里,一泓清泉流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溪水没有目的,没人知晓,也没人眷顾,自然地流着……喜欢吗?喜欢就对了。它们就是禅,你们要喜欢,也就是接受了禅意……”
最后,易中天建议大家常看《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净化心灵。
□记者 吕玲玲/文 刘成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