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0版:新闻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高考,站在改革的十字路口
汇天不动产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7 年 6 月 11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高考制度恢复30年了,如今其缺陷倍受质疑,但废除高考显然又不现实——
高考,站在改革的十字路口
这是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1977年,高考招生废除“文革”中实行的推荐入学的办法,恢复统一考试制度。                                 (新华社发)

  在恢复高考30年后的今天,高考改革成了争论最多的教育话题之一。

  30年来,高考成就了无数青年转变命运的梦想,其缺陷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高考至今仍是我国最公平、百姓认可度最高的人才选拔制度,但是随着时代发展,高考制度已站在改革的十字路口。

  焦点一:“一考定终身”,高考压力如何缓解?

  2006年6月7日下午,陕西渭南一名女生比高考规定入场时间迟到了两分钟,被挡在考场门外。女生跪地痛哭哀求,但3名门卫不为所动……

  不管是时间上迟了两分钟,还是卷面上少了一分,对于无数孩子来说,高考决定着人生轨迹的走向。因此,“一考定终身”是人们对高考最大的不满之一。

  为了缓解高考集中的压力,2000年1月,北京、安徽等省市开始试行春、夏两季高考,然而由于春考招生人数少、招生学校有限,考生报名数量逐年下降。目前,除上海外,其余省份均已放弃这一尝试。去年年末以来,又有专家开出“一考变多考”的药方,目前教育部正在研讨。

  事实上,“减负”一直是高考改革的重点目标之一。有关部门为此进行了多方尝试:

  ——减少考试科目。1994年,高考科目从7科减到5科,但学生应试训练的强度仍未见降低。

  ——降低考题难度。2001年,北京考题难度略有下降,而清华录取分数线从前一年的600分升到625分。

  新浪网日前组织的一次高考专题调查显示,多数人认为,30年来,高考对学生的压力有增无减,原因是他们除了高考没有别的出路。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分析,高考竞争实质上是社会竞争的缩影,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单纯依靠高考改革来减轻学生负担难见实效。

  焦点二:“一把尺子量天下”,怎样展现人才个性?

  1977年参加高考的孟昭春,如今已是国内职业教育领域最有名的管理学专家之一。他说,如果当年没有恢复高考,就没有他今天的成就,但他让女儿不要太看重高考。

  他对女儿说:“高考用一张考卷评判所有人才,这显然不科学。你能否成才,关键看你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而不在于高考成绩。”

  他认为,单一尺度的高考造成了更深层的不公平:一是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专长、兴趣和职业倾向,这些被高考压抑了;二是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学生基础各异,作文考“面向大海”还是“背靠大山”对上海和重庆学生影响不同,英语考不考听力和口语对城市和农村孩子影响也不一样。

  为了凸显学生个性,1999年,教育部开始在部分省市试行“3+X”科目考试方案,这是30年来力度最大的高考改革动作之一。

  数年来,大家对此项改革的评价不一。去年,国家统计局在京、津等10个省市进行的一次专项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3+X”体现了“一般”和“特殊”相结合的现代教育理念,但仍有三成学生认为它加重了偏科倾向和课业负担。

  为了体现区域特色,2000年,上海率先打破全国统一命题的传统,实行自主命题。去年,高考考场上已有15个版本的试卷。这项旨在促进区域考试公平的改革获得了较广泛的认同。

  纵观上千年的中国考试史,“统一”和“个性”一直是个两难选择,既然人才需求是多样化的,就不能用单一标准来评价。总体看,这方面的改革正在逐步走向完善。

  焦点三:改变应试教育,纠正“高分低能”弊端

  2005年,因面试不过关,11名内地高考“状元”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港大称,不愿录取“书呆子”。

  应试教育造成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已是不争的事实。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教育主管部门就试图在高考中加大能力测试的比重。如语文、政治等科目,试卷中课本知识如今在一些地方已降至20%,其余内容则是能力考察。

  什么是能力?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说,现在世界上公认有几大方面的能力:观察能力、适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特别是与人合作的能力。山东省2007年的高考改革新方案中就增加了这些基本能力的考试。

  北京语言大学汉考中心副主任谢小庆认为,要改变长期积累而成的应试教育模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2006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尝试通过“考试+面试”的方式自主选录学生,被称为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举”。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安国说,尽管面试招生的效果还有待实践检验,但是把学生从课本知识中解放出来已是大势所趋。

  焦点四:“废除高考”是否可行?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宁波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范谊建议“废除高考”。去年,则有专家提出“由中学老师推荐学生上大学”,全国统一考试分数不公开,只用来证明老师没有说谎。这些观点都引起了激烈争论。

  事实上,偏重用考试方式选拔人才的局限性早已显现,相关的改革探索也一直在进行。1984年,我国开始进行保送生试点,但随之出现了中学普遍“推良不推优”、申报材料作假、干部和教师子女保送比例过高等不良现象。到2001年,保送生规模不得不大幅压缩,同时保送的“软条件”都变成了“硬指标”。

  还有高校自主招生改革。2003年,教育部在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扩大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去年增加到53所高校。这项改革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拓展了空间。但出于公正性的考虑,自主招生比例一直控制在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5%。

  “废除高考”论者参考了国外经验,如美国高校招生就十分重视中学老师或其他权威人士的推荐意见。但多数专家反对照搬国外经验。孟昭春说:“在我国社会诚信机制尚不健全的今天,实行推荐制一定会产生权力寻租的腐败现象。”

  目前,在中国还找不到一套比高考更加公平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新浪网的高考专题调查显示,“支持改革,不能废除”的意见占到86.14%,而“支持废除”的只有9%。

  30年来的实践证明,高考改革不是单纯的教育改革,它受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发展均衡程度、诚信制度建设等多方面的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刘海峰以老子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来比喻高考改革:如果相关配套措施和管理手段跟不上,操之过急,不仅会在实施中走样,还有把“小鲜”翻烂的危险。(据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