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洛阳的100个理由”摘登
专题网页平台
“=*小E*=”:我是一名在校高中生,洛阳的学校都很不错哦!环境优美,学习氛围也很浓。希望大家有空可以去洛阳的学校转转,同学很好,老师也很好。
“流浪的玻璃瓶”:洛阳的卫生服务设施比较完善。咱洛阳现在有不少的地方设有社区卫生服务站,我认为这一点非常好,市民就医非常方便。
“suntao8”:这些天在山西看到山西某公司的大幅宣传海报,他们下月将奖励业务精英到洛阳开会旅游,海报的大标题写着“天下之中,古都洛阳”。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洛阳的城市地位有目共睹,她的魅力在外地都能感受得到。
“风雨无阻”:我喜欢洛阳的家乡话,我喜欢洛阳人的热情大方,我喜欢洛阳的气候。
“花之舞!”:我爱洛阳,这是我的家乡,洛阳人都是那么的朴实、诚恳,有伴随我成长的学校和培养过我的老师。虽然我现在工作在外地,我一样以一名洛阳人为荣,洛阳是我的骄傲。
“洛浦上空的风筝”:洛阳是中国文化与古印度文化的交汇之地,有着尘封了多年的宝贵的历史财富。洛阳现正在白马寺兴建印度风格的佛堂,希望洛阳与印度广泛开展双方的文化、经济、贸易、旅游等方面的开发与合作。
“荷之舞”:带女儿路过繁华的街头,经常能看到一辆辆写着“无偿献血”字样的献血车停在路边。明亮的车内,一身洁白的医护人员在忙碌,还有不少献血者安静地坐着等着献血。我爱洛阳,爱这个到处充满了爱与奉献的城市。
手机短信平台
1383****004 我来洛阳4年多了。每一天,我都能看到洛阳在变化着,在带给我们更多的美丽和惊喜,让我感到洛阳的明天一定是无比的美好!
1352****056
我对洛阳的爱起初只是一个普通郊县人对城市的仰慕之情,是《洛阳日报》、《洛阳晚报》让我了解到了洛阳灿烂的历史文化,感受到了洛阳诸多名胜的魅力,看到了发展中的洛阳光辉的前景……我爱洛阳,爱洛阳人民的报纸!
1359****643 洛阳的厚重来源于冢头隆起的邙山;芬芳来源于雍容华贵的牡丹;纯洁来源于卢舍那大佛美丽的笑;沧桑则来自五千年的历史。
1366****881
洛阳人好客,有求必应。这一点在最常用词中就可以看出来——中。可别小看这个憨厚的“中”,它是纯朴豪爽的代名词,是洛阳民风的缩影。
1352****346
山接太行秦岭之余脉,水转伊洛黄河之长川;山情水态,洛浦风烟。千年帝都,人文始祖。牡丹花艳,马寺钟远。大佛巧笑,武圣胆豪。
(记者 孟国庆 整理)
参与方式:
一、登录洛阳新闻网(www.lyd.com.cn)或牡丹网(www.mudanwang.net)进入“我爱洛阳的100个理由”专题页面,发表留言。
二、短信。编辑短信“W100+内容”,移动手机用户发送至
10620379,网通小灵通用户发送至10379,每条资费0.5元,不含通信费;短信内容请勿超过70字,如超过70字,内容请分两次(或多次)发送。
城市文明·洛阳面孔大搜索
|
郭维淮
|
郭维淮:杏林奇葩,国医楷模
和“平乐正骨”历代先人一样,今年78岁高龄的郭维淮一生充满了传奇。
“平乐正骨”是一种神奇的正骨医术,清嘉庆元年(1796年)诞生于我市孟津县平乐镇的郭氏家族。作为民间绝技,它原本“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但在1929年,第五代传人郭灿若病重之时,担心绝技失传,不得已破了家规,将其传给了刚生下儿子郭维淮没多久的妻子高云峰。
郭维淮虽生逢乱世,目睹战火频仍,但他自幼聪慧,心存悲悯。在后来成为一代宗师的母亲高云峰的调教下,他16岁就开始独立坐诊,救死扶伤,很快成为独当一面的正骨名医。
1948年,洛阳解放后不久,郭维淮在家门口发现了一张布告:“平乐郭氏正骨相传数代,久负盛名,乃祖国医学之宝贵遗产,特通令我全军指战员加以保护。解放军二野司令部。”这张布告,唤起他献身新中国中医事业的满腔热忱。
1952年,郭维淮偕同母亲将祖传的正骨秘方全部献给了国家,并积极创办正骨医院及科研院所,彻底打破家族秘传的祖训,公开接收异姓徒弟,使“平乐正骨”从“私有”变成“国有”,从家族融入社会,从洛阳走向全国,成为“新中国正骨学界的黄埔军校”。
从医60余年来,郭维淮一直辛勤耕耘在中医骨伤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第一线,不仅受到普通患者、学员、同行的交口称赞,还多次应邀赴京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疗疾治伤,被中央领导誉为“神医”。与此同时,作为“平乐正骨”的集大成者,他几十年来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使“平乐正骨”成为一个理论体系完整、学术内涵丰富、临床疗效独特的正骨流派,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人物简介】
郭维淮,“平乐正骨”第六代传人,原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院长。他一生救人无数,先后获得过“白求恩奖章”、“国医楷模”等殊荣,晚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近一两年,由于年迈体衰,他开始闭门休养,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不久前公布,他名列传统医药类中医正骨疗法三位入选者之首。
(记者 邓德洪/文 时艳/图)
|
周鹤洋
|
周鹤洋:中国“棋圣”,洛阳骄傲
洛阳围棋,根深叶茂,职业段位总和超过100段,更使洛阳城在棋界扬名。国手周鹤洋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今天,恰好是周鹤洋的31岁生日。时光回转到10年前的1997年,21岁的周鹤洋风华正茂、雄姿英发,挟全国围棋冠军之勇,在当年的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上,周鹤洋降伏了已然君临天下的“石佛”李昌镐,再攻破超级棋士武宫正树的“宇宙流”,成为小龙辈棋手中第一个打入世界大赛四强的棋手。自此,周鹤洋在纹枰群雄中扬名立万。
然而要真正站在黑白世界的巅峰又不知要经过多少磨难。2005年,周鹤洋与李昌镐决战春兰杯。在赢下三番棋的第一盘棋后,周鹤洋竟鬼使神差般地屡失胜机,与世界冠军擦肩而过;2006年,在富士通杯上,周鹤洋一路将日韩高手拉下马,决赛中却败在韩国新人朴正祥面前,让棋界为之叹息。如何从这两次惨痛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是周鹤洋正在面对的一个人生关口。
周鹤洋11岁入选国家少年围棋队,少小离家,征战无数。2000年,洛阳人用鲜花和掌声迎接荣膺中国“棋圣”称号的周鹤洋的凯旋;周鹤洋也手捧鲜花专程探望洛阳围棋的开山鼻祖、时年已90岁的陈岱老人,表达崇敬之情……
不知不觉间,周鹤洋已过而立之年。“年龄是越来越大了,但我不会就此放弃的,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最少要下到50岁!”他说。
【人物简介】
周鹤洋,围棋国手,1976年生于洛阳,8岁学棋,11岁进国家少年围棋队。他1988年定为初段,2001年成为九段,现为国家队队员;1996年获得全国个人赛冠军;2000年获全国“棋圣”战冠军;2003年获亚洲杯快棋赛冠军;2005年获春兰杯世界锦标赛亚军;2006年获富士通杯世界锦标赛亚军,中国倡棋杯冠军。
(记者 周中全 文/图)
“我爱我城·发现洛阳之美”征文
关林:民族魂魄圣地之美
关林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的地方,总面积百亩左右。关林古柏苍郁、殿宇堂皇、隆冢巨碑、气象幽然,为洛阳市著名的古建筑及游览胜地。
关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已经千年之久,是中国人心中集勇敢、智慧、忠义于一身的神话般人物。后人称其为“关圣”、“关帝”。从南北朝开始,直到清朝末年,关羽受历代封建帝王的崇封有增无减。“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褒封不尽,庙祀无垠,关羽名扬海内外,被过去历代王朝尊为“武圣”,是民间信仰者“忠、勇、仁、义”之楷模,成为历史上最受崇拜的神圣偶像之一。近十几年,前往关林朝圣之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关羽重然诺,守信用,对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无限忠诚。他与刘备同甘共苦许多年,恪守信义,始终不渝,即使白马坡被擒,身在曹营,也仍不忘旧恩,终于复归刘备,忠义一时无两。关羽勇武异常,冠于三军。后世小说,写他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车胄、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表现了他的神勇和仁义。至于他刮骨疗毒的故事,更是尽人皆知。千百年来,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封谥,和戏曲、文学的演义描述,一个“对国以忠、待人以仁、处事以智、交友以义、作战以勇”,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的关公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他由“万世人杰”上升到“神中之神”,成为战神、财神、文神、农神,是全方位的万能之神,为历代统治者和百姓万民、华夏神州与东瀛海外,中外同奉,上下共仰。
有人说,关公是一种文化;也有人说,关公是一种精神。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讲到关羽的形象写得成功时,称其“义勇之概,时时如见”。凝聚在关羽身上而为万世共仰的忠、义、信、智、仁、勇,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渗透着儒学的春秋精义,并为佛教、道教教义所趋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实质上就是彪炳日月、大气浩然的华夏之魂。关羽这种浓缩了中华民族精神之美的仁、义、智、勇直到现今仍有其现实意义:仁就是爱心,义就是信誉,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难。现代的洛阳在发展中更加具有了以上这些美好的精神。来洛阳旅游和寻根问祖,领略洛阳厚重文化,不可不到关林游览一番,领略一下中华民族精神之美……
(李龙)
“我爱我城·发现洛阳之美”征图
洛浦美景 人间天堂
天高云淡,河宽水蓝;绿色长廊,依水把腰肢舒展;鳞次栉比的建筑,一幢幢,一排排。视野开阔,空气清新,景色养眼。提及洛浦,洛阳人总是笑得那么灿烂。走,一同去转一转!
商民杰/图 姚国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