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
“我爱洛阳的100个理由”征集活动,邀您用精炼、优美的文字,说出热爱洛阳的种种原因。您可登录洛阳新闻网(www.lyd.com.cn)或牡丹网(www.mudanwang.net)进入“我爱洛阳的100个理由”专题页面,发表留言;您还可编辑短信“W100+内容”,移动手机用户发送至10620379,网通小灵通用户发送至10379,每条资费0.5元,不含通信费,短信内容请勿超过70字,如超过70字,内容请分两次(或多次)发送。
“我爱我城·发现洛阳之美”征文(图)活动,邀您把洛阳历史、文化、山川、市容等某一侧面的大美,用精致而纯朴的文字或图片表现出来,要求选材角度巧,语言精美。
“城市文明·洛阳面孔大搜索”征集活动,邀您推荐、自荐最能代表洛阳文明的代言人进入央视,一旦入选,我们将派记者采访,把这位市民的照片、事迹、入选理由一同刊登出来。
您可将文章、照片寄至洛阳新区开元大道报业大厦19楼晚报重点策划部,或登录洛阳新闻网(www.lyd.com.cn)通过网页右上方的文字(图片)投稿系统将您的大作发过来。
洛阳是我家,人人都爱她,请快快参与活动吧。具体参与方式请咨询:63870831。
“我爱洛阳的100个理由”摘登
专题网页平台
宫中女官:洛阳有举世闻名的龙门山水,清清伊河在卢舍那的微笑中流过;洛阳有雍容华贵的花王牡丹,姹紫嫣红让全世界的人闻香而来;洛阳有古老悠久的文化底蕴,河图洛书和洛神的传说魅力无限;洛阳有突飞猛进的城市发展,公园广场、街头巷尾,到处透着时尚。我爱洛阳!
红莲衣:赏洛浦美景,喝特色靓汤;品古都文化,看时尚繁华。美丽洛阳,我的家,我爱她。
丽京上空的云:我爱洛阳朴实的民风、豫西的风土人情,使任何地方的人来这里都有回家的感觉;洛阳人特有的行侠仗义、热情好客、聪明勤奋,使这座城市平添了她特有的魅力;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座座山、一条条河都让人梦牵魂绕,都向人诠释着这是座美丽的城市。这就是我爱洛阳的理由、挥之不去的故乡情结。不论我走到天涯海角,我都会骄傲地说:“我是洛阳人!”
西塞山前:龙门山上松柏翠,马寺钟声悠然长。牡丹富贵真国色,大佛千年睹沧桑。天津桥头升明月,隐听洛神在呜咽。千年帝都洛阳城,包容宽厚礼仪乡。
格林汉:洛阳是十三个朝代的古都,甲天下的洛阳牡丹、名九州的龙门山色,使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
手机短信平台
1390××××775:再造一个新洛阳,新区建设成标志。南北两岸共发展,六大分区功能全。高楼林立路纵横,水系环绕树成荫。文体事业起点高,就业居住最适宜。
1394××××955:我们的家乡洛阳背负五千年的厚重,竟如此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1597××××987:世界牡丹的家乡在中国,中国牡丹的家乡在洛阳。世界文明史不可缺少中国,中国文明史不可缺少洛阳。
1366××××786:赏着牡丹,品着杜康,喝着牛羊肉汤,听着梆子,游着白马寺,吃着水席,说着洛阳腔。我爱我们的家乡洛阳!
1361××××828:洛阳四周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里通衢。
1352××××088:龙门石窟世界名,昼观夜览尽是情。马寺钟声悠悠传,音乐喷泉时时舞。洛浦秋风轻拂堤,牡丹香飘醉洛城。金谷春晴铜驼雨,靓丽新区展美景。
(记者 李喆 整理)
城市文明·洛阳面孔大搜索
|
鲁宏勋
|
鲁宏勋:数控专家,航空骄子
在中国航空系统,鲁宏勋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0多年来,从一名普通技工成长为航空工业的顶尖数控专家,他完成了太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981年,18岁的鲁宏勋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空空导弹研究院技工学校,两年后,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空空导弹研究院的招工考试,成为一名再普通不过的钳工。
“岗位可以平凡,但人生不能平淡!”鲁宏勋是个说到做到的人。1986年,靠自学钻研,他成为该院第一个较全面掌握数控机床操作、编程的技工;1990年,由于在某重点工程中的突出表现,27岁的他被原航空航天部记“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一等功;2002年,他以排名第一的成绩成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2006年,他入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7部委评选出的“中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他所在的班组也于2003年被命名为“鲁宏勋班”,成为我国数控加工领域的顶尖技能班组。
在一串串荣誉面前,鲁宏勋表现得谦虚而平静。他说:“我要用实践去证明,中国的高技能人才不仅能够掌握世界顶尖的技术,而且有革新、有创造,能与世界技术强手比肩而立。”
【人物简介】
鲁宏勋,男,44岁,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加工中心操作工、编程员、高级技师,技工学校毕业,我国技术工人的最高荣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在科研生产中,他先后实现百种工装夹具和工艺方法革新,编制了数千个数控加工程序,总结出先进、高效、系统的数控加工方法,为我国空空导弹重点型号产品的成功研制作出突出贡献。
(记者 邓德洪 通讯员 梁占强)
|
张灿军
|
张灿军:为了大地的丰收
张灿军,洛阳市农科院院长,旱作农业研究、旱地小麦育种栽培技术项目的研究员和学术带头人。
带着对专业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张灿军走出校门便踏进了小麦研究的门槛,主攻小麦遗传育种和新品种利用及旱地农业研究。
为了选育出适宜我省种植的小麦新品种,他不顾烈日酷暑,蹲在地里观察小麦的抗旱性及生长发育情况;为寻找更具抗旱基因的远源种质材料,他常年往返于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的丘陵旱塬。经过一次次杂交组合,优中选优,他先后选育出豫麦8号、豫麦36、豫麦38、洛旱2号、洛旱3号、洛旱6号等10余个小麦品种,在我省旱地小麦良种的更新换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张灿军率先提出了“水旱两用型”的小麦抗旱育种方向,参与制定的“小麦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程”已被农业部批准为部颁标准。
【人物简介】
张灿军,1962年出生,伊川县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百泉农专(现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农学专业,1985年5月至今在洛阳市农科院工作,现任农科院院长、研究员,兼任河南省小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多年来,他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的科技成果有1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先后荣获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专家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记者 石蕴璞 通讯员 潘永 文/图)
“我爱我城·发现洛阳之美”征图
盛世繁华 洛阳城
雄踞中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她显得高贵;沧桑五千年,更替十三朝,她变得厚重;与时俱进,竞逐风流,如今的她繁华时尚。
洛阳,家乡人为你骄傲!
郭列军/图
姚国彦/文
“我爱我城·发现洛阳之美”征文
洛阳:四季如歌
没有哪个城市能像洛阳这样,四季清晰得如舞台上换场的帷幕。
在洛阳,春的季节是明丽而华贵的。一阵春风,便会给洛阳抹上一层翠绿,也会把姑娘们身上过冬的衣裤一层层剥得单薄,如春日里蝴蝶的彩翼。绿如铺毯,从洛浦长堤绿到路畔,绿到园林,绿到庭院。洛阳城便在那一阵阵的春风里,鲜活而多情起来。桃李的芬芳、樱花的迷离,对洛阳人来说都只是春天的序曲,人们等到盛装登场的,是名甲天下的洛阳牡丹,是她把仲春的洛阳变得热烈,变得典雅,变得不同凡响;是她把春天变得可爱,变得灿烂,变得绚丽。
随着牡丹的凋谢,洛阳人便不再有春季的从容。一夜的南风把郊野上的麦垄吹得金黄,一场透雨又把夏苗从腾着热气的土地里拔起。洛阳夏天的雨是有性情的,时而弥漫挥洒,时而挟雷倾注,有诗意的曼妙,也有淋漓的豪情。
洛阳夏天的热,是那样痛快而酣畅,不像南国沿海的夏天湿闷如蒸笼;也不像北方的一些城市,活活把夏天隔过就进入了秋日般的凉爽。而在洛阳,白天的炎热炙烤似火,一到了晚上,习习晚风吹过,凉意沁人心脾,让人平添几分惬意来。
城里人先是不经意间,发现洛浦堤上的杨柳把几片黄叶舞在人们的脚前,这时不用谁问,就会听到身边有人在说,昨天立秋了。洛阳人多情的思维与诗意的浪漫,对秋天的到来是那样礼待。似乎没有哪个城市能把风当成景观的,只有洛阳,把“洛浦秋风”当成了城市一景,令多少人神往和陶醉其中。
洛阳的农谚把秋天的到来说得更加形象:“早上立罢秋,晚上把扇丢。”可见季节的交替在洛阳清白和干脆了许多。城里人自是难以感受到庄田里沉甸甸的诗意的,但公园里的秋菊耐过了三季的寂寞,在这霜近风凉的早晨从从容容地舒展开孤傲的容颜,用她们最后的缤纷和着洛阳西山上如染的红叶,去迎接风雪飘舞的冬日。
洛阳的雪曾几何时变得羞怯了不少,已是很难见到厚雪堵门的慷慨,但飘飘洒洒的轻曼与千树万树的梨花还是每冬必至。若遇冰封河面,洛河就成了孩子们和年轻人的世界,看着那一团团红的白的身影,如飞如梦,似飘似旋,在他们的心里,早已告别了冬季,他们用使不完的热情,随时准备拥抱又一个春天。
“居天下之中”的洛阳,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更有如歌的四季让这座古城显现出她永恒的魅力。(张元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