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勉斋先生故居 |
| 杨勉斋先生 |
|
杨源懋:字勉斋,别号肃孟,偃师人。少年颖悟,过目成诵,17岁中秀才,18岁中举人,19岁中进士,乃洛阳奇才;青年弃官,矢志反清,致力于地方教育,发动洛阳起义,是辛亥志士。
大气磅礴,傲视群雄,放言:“除死无大难,到乞不再贫”,以此激励自己和友人;投笔从戎,名重河洛,倡民主协建同盟会,搞革命奔走汴洛间。
英年早逝,年仅27岁。
5月29日,天气闷热,气温36℃。
正是焦麦头天,我来到杨源懋的故乡偃师官庄采访,无论是在麦田里,还是在路上,只要提到杨源懋先生,老人们都知道点儿他的故事——大家对这位已经过世95年的先贤很尊敬。
采访杨源懋轶事的过程,是受感动的过程。
70多岁的偃师学者刘志清先生告诉我,偃师人一般不直呼杨源懋,而是敬称杨勉斋。我突然想起过去的人都讲究名讳,就赶紧改口,改称杨勉斋先生了。
一
刘志清老先生说,要回忆杨勉斋先生,那是要牵动一个时代、要牵动中国近代史的!还要牵涉到张钫、冯玉祥、孙中山等风云人物。因为杨勉斋先生太了不起了,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罕见之才,若不是27岁就病逝了,中国近代史的许多大事件,恐怕要和他有关联了。
清朝末年,偃师县有两个村庄很出名,一个是官庄,一个是申阳。按说这两个村庄离得可不近,官庄在如今的缑氏镇,靠南边;申阳在如今的邙岭乡,靠北边,但两个村子的后生们脾气性情相近:爱读书,爱接受新鲜事物,爱行侠仗义,敢于抗争。拿刘志清先生的话说:都是一些干革命的料儿!
杨勉斋,就出生在官庄村。
那是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满清政府步履维艰,在封建社会的尾声中蹒跚着。这年的12月22日,官庄村一户杨姓人家又添男丁,取名源懋,字勉斋。从这文绉绉的名字上,可看到这个家庭的文化底蕴。
杨勉斋的曾祖父,名作栋,赠武德骑尉。祖父四箴是贡生,教书几十年,从来不收学生的学金,其学问品德,极受乡里推崇。勉斋的父亲鸣琴,为拔贡,赠中宪大夫,喜交名士,仗义疏财,望重河洛。
杨勉斋的先世三代均有建树,书香浮动,功名累累,为杨勉斋的成长提供了极好的环境。勉斋自小便有过目成诵之本领,别管是什么子集经注,也别管是《论语》、《左传》,他只要读上几遍,便能记住,背诵起来,童音如珠落盘,抑扬顿挫,有板有眼。5岁,由祖父为他开蒙,接触书本。9岁,由父亲授《仪礼》、《左传》。他对于文章的含义,领会极快,一点即通。
10岁,他已具备自学能力。不再用老师教,自己选择书籍,一日可读《四书》一卷,昼夜可阅《纲鉴》一部。母亲看他如此用功,心疼他,说:这孩子!读书咋就像拼命!不得已,时不时从他手中夺去书本,责令他去休息。
杨勉斋12岁开始学《明史》,当看到王守仁(王阳明)平宁王宸濠叛乱这件事时,忽有心得。他马上正襟危坐,奋笔疾书,上书朝廷,把自己如何加强边防,应付外寇的方略,一条一条写了下来。
这叫童年献策!洛阳历史上,12岁少年上书朝廷,他还是第一个!
想当年,洛阳人苏秦游说列国,频频献策于君前,这些事倒是有的,但那时的苏秦,已过了弱冠之年。后来到了北宋初期,洛阳人张齐贤,为宋太祖赵匡胤“画地十策”,一时传为佳话,但“老张”的年龄,当时也不小了。如今,12岁的杨勉斋,一边在书斋读书,一边心系边城,少年忧国,为君分忧,众人听了,“皆奇之”,但家人以为一个12岁少年上书朝廷,难以引起朝廷重视。遂劝止。
如今在偃师一带,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杨勉斋15岁那年,参加府县小考,往来于偃师洛阳之间。他骑驴赶路时,怕耽误读书,于是一边骑驴,一边读书,读到精彩处,大声朗诵,手舞足蹈,每每跌入尘埃,路人看见了,都谓之“书痴”,说他“书呆子”。他听见了并不生气,反而说:“作大学问,学圣贤样,就该如此!”
他这一路走来,难免要路过书店,只要时间充裕,他都要往览。但他到了书店,总是不声不响,专心看书,却不购书,仗着超强记忆力,一一把书上的文章“复制”、“存盘”,刻印在大脑里。
久而久之,书店老板见他来,光给笑脸,不给书看,再也不让他“复制”了。
二
读书读到这个份儿上,科举之路顺不顺呢?会不会取得功名呢?
结果杨勉斋的科举之路,走得异常顺利。先在县里考了个第一名,稳稳当当弄了个秀才;省试时中举人,轻轻松松过了关;殿试中进士,杨勉斋仍然轻松过关,看见考卷,提笔就写,一气呵成,似乎压根就不用费劲儿。
新科进士中,杨勉斋的年龄偏低,刚刚19岁,一时名动京华,震动士林。三年连考,从17岁到19岁,他一年一个台阶,场场不空,真正的“三连冠”,离状元郎只差一步之遥了。真是比当年的孟郊还潇洒,“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同科进士都在夸他,家乡人也为他感到骄傲。
但也有人产生了怀疑——他的文章出类拔萃,轻易摘取了举人桂冠,主考官见他文笔老辣,见解独到,猜想他是一个深藏不露的旷世名宿。可到后来,见他只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非常惊讶,同时也有了疑惑。因为清末考场捉刀代笔者大有人在,主考官认定像杨勉斋这样的年轻人,绝对写不出这样的好文章。
按当时的规矩,新生必须拜见主考官。这位主考官就利用这个机会来试探,他格外用心,出了不少难题,让杨勉斋回答,并有意将话题深入,一番对答之后,主考官疑窦顿解,才知道面前的这位新举人乃天下奇才,不但文笔老辣,而且能说会道,思维敏捷。也深信那文章确实是他自己写的。
这段公案,史料上有记载,说到这里为止。
且说他这位新科进士,离那状元高标,只差一步之遥,若是一般的读书人,醉心功名,必定潜心再考。但他却不这样做,而是干了一件叫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引得人们议论纷纷。
按照当时习俗,考取功名,捷报一到,就得设宴受贺,答谢亲友关心。可杨勉斋中了进士之后,“不开贺,不送报单”,把这套设宴受贺的程序,统统免了。这又是为何?
这得从他滞留京城说起。
为啥要滞留京城呢?还是要拜见主考官!中举得这样,中进士也得这样,不过新科进士拜见主考官的意图,除了谢恩之外,主要是为了让主考官向朝廷举荐自己。因为录取进士的主考官,大都是朝廷重臣,这时也正是他们大收“门生”、十分惬意的时候,所以也乐意向朝廷推荐新科进士。
可这种“拜见”,往往要排队等侯,有的竟要拖延数十天。杨勉斋是个急性子,不让一日闲过。他就借此机会,前往天津考察,了解社会民生。这一看不要紧,他发现天津租界,洋人横行,同胞受气。国家的积弱积贫,民族的落后挨打,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他非常痛苦,也十分清醒,在给朋友的信中,他说:我国若再不奋发自强,数年之后,将是紫髯碧眼儿曹之天下,而我们这些黄帝子孙,将沦为阶下囚矣!
严酷的现实,使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折。他意识到若不改变国家体制,不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民众就会永远在愚昧混沌中苟活,到后来,即使所有读书人都考上状元,又有何用!他马上给父亲写信:“国家濒于危亡,列强阴谋分割,前途何堪设想?乃以此区区者矜为莫大荣幸?不几于燕巢焚幕而以为安乎!”——国家都快亡了!列强正在阴谋瓜分中国,国家的前途都不堪前瞻了,若以这小小的进士及第而感到荣耀?不等于燕子面对巢穴被焚,还以为可以安居么?
这振聋发聩的声音,震撼士林;这异乎寻常的卓识,超拔当时。要知道,当时像“范进中举”那样的读书人还多得很呢,谁会把进士及第这么荣耀的事儿,看得如此轻描淡写呢?但从偃师走出去的杨勉斋,做到了!他给祖父写信,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祖父。祖父褒赞他的见识,同意“不开贺,不送报单”,不为他考中进士设宴受贺。
一个正在博取功名的读书人,一旦发现路径不对,马上改道前行,向传统打出了挑战旗帜,并且留下路标,避免他人多走弯路,这是何等的勇敢!何等的智慧!
那么,他下一步该怎样走,整个士林精英,都在关注。
三
正在这时,朝廷的任命书下来了,时为光绪33年(公元1907年)春天,万木复苏,春光一片,但杨勉斋心中却是一片秋色萧然,他手里拿着《委任状》,看清楚是让他进京担任法部主事,这是个很重要的职位。
原来光绪32年(公元1906年)改革官制时,改刑部为法部,专设典狱司,置郎中3人,员外、主事各4人,分管直省监狱、警察、习艺所以及罪犯名册、衣粮费用和编纂监狱法规及统计书表等事务。杨勉斋初入仕途,就进入全国最高司法机关,令人歆羡。
但杨勉斋志向远大,考虑的不是“就业”,而是救国。眼见清廷腐败,沉疴日深,他毅然弃官返乡,致力教育和地方自治事业。他发起组织了偃师教育学会,统领地方教育;又成立森牧社,发展地方林牧业。抓教育,抓农业,都抓住了根本,显示了他的远见卓识。
这一年,他才21岁。
据偃师市政协保存的文史资料显示:杨勉斋当时的工作状态,完全是满负荷,早上鸡鸣而起,率领师生到郊野跑步或军事训练,晚上四处联络,与有识之士共谋公益事业,昼夜连轴转,跑遍了全县。他开启民智,破除旧观念,倡导新事物,提出废除科举和为妇女放脚的主张。他开办缑阳警务学堂,招收有志向的青年120人学习警务、军事,开了豫西警务事业的先河。接着他奔赴洛阳,担任洛阳中学的监督(校长)。1908年8月,他创办河郡法政学校,附设选举专科,办学宗旨就是反封建、倡民主、搞选举。不到两年,全县范围内,他兴办的县城、缑右、维新、浮阳、希贤等新式学堂,新风扑面,他成为洛阳近代教育事业的奠基者。
21岁的清朝进士,将要撼动的,却是大清王朝的统治。
长剑已经出鞘,中州曙光初现。这位奋发有为的青年,下一步为啥要投笔从戎?与冯玉祥、张钫、刘镇华等军界人物风云际会呢?一个封建王朝的进士,为啥会与“革命”二字紧紧关联,大刀阔斧,勇往直前?请看下篇。
《经典洛阳》目前已结集成书,购书热线:63232710 63251150 64856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