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派:有多少经典可以胡来
小时候看金庸,每每被激烈的打斗所吸引,总想知道究竟什么功夫最厉害。等到上中学,再看这些小说的时候,心又被其波澜起伏的情节所吸引,为好人受到陷害而郁郁不平,为有情人不能成为眷属而黯然神伤,为英雄好汉舍生取义而扼腕叹息。回想当年种种,胸中热血依旧沸腾不止。当李莫愁“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当程灵素为胡斐吸尽毒液而死;当胡一刀把孩子托付给苗人凤;当殷素素用生命告诉儿子张无忌“越是好看的女人越会骗人”;当香香公主把匕首刺进那世上最美丽的胸膛……我几乎每次读到这些段落,都会热泪盈眶。金庸实在带给我们太多美丽的故事。
金庸这次对15部作品进行修改,并且改动不止一处,很多重要情节都将被推翻。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可我看到新修订的版本后,我第一个念头就是金庸疯掉了,从来以为只有那些拍电视剧的会糟蹋金庸的作品,没想到现在他自己也开始了对自己心血的践踏。
当然,他是作者,想怎么折腾都可以,那是他的权利。可俺们这些打小看这十几本书长大的人就郁闷了。固然,书中有很多瑕疵,但这无损这些小说在我们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即使王朔当初狂妄地对这些武侠小说说三道四,也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对这些书的热爱,当然更没影响老金同志在我们心目中的大侠风范。
王朔的明枪没干倒金大侠,可岁月的暗箭却给了老金一个冷不防,错,是给了俺们这些FANS个冷不防,谁也没想到老金的糊涂是如此严重,原本以为只是说说的“修改”居然成真了,他居然真动了俺们心中那块奶酪:他居然把绝代佳人王语嫣送到做皇帝梦做得发疯的慕容复的怀抱!纯粹狗尾续貂,惨不忍睹!他居然要让黄药师暗恋梅超风!他居然还没事玩什么“往事依稀”!他居然……他居然……他居然真的改了……
有人说要维护作者对自己作品动刀子的权利,可是眼看年过八旬的金庸胡乱删改金学经典,可真让我们金庸迷痛心疾首。金学经典已经成为社会财富,只准越改越好,但谁来维护俺们心中的那些美好记忆啊。
自古不许红颜见白头,作家亦如是!爱之深、责之切。作为曾经的金迷,我从不掩饰我对金先生作品的喜爱,但这次我简直想破口大骂了,我对于这种晚年犯傻的行为实在是没有话说。我不会看改后的作品,因为那不是金庸武侠。侠之大者在十几年前15部书出版后就已经画上了句号。往后所有再出现的都已不被我视为金庸作品,这也是原则。而金庸所做的,是亵渎。
赞同派:创新的勇气值得思索
如果说,27年前的“金庸”修订版,我们可以看到五十几岁的大师对于“江湖义气”的理解与深度;那么,21世纪的“金庸”新修版,我们有幸见识到大师八十几岁高龄对“情爱、人性”的再思与新解。我在书店里买到了新修订的版本,作为“资深金迷”,我觉得这次的改动还是比较成功的,这次的改动主要是通过对情节的改动,使小说中的人物更加丰满。改动后体现口语特色,更符合对话人物的身份,也更贴近读者。事实上,金庸小说不变的是“情”,变了的还是“情”,金庸新添了笔下人物的心理活动、不同遭遇的描写,也融入1980年后对人生思考、生命的历练。
金庸在英国剑桥求学期间,感受到“中国学生在这里第一年表现很好,接着后几年越来越差,到毕业时跟别人差了一大截,主要就是因为中国学生擅长记忆,但不擅长创新”。还有他亲身体验“初入学时,剑桥的学位委员会要求提论文题目,他提了很多,都被否定了,后来他提出《初唐皇位继承制度》这个题目,剑桥认为有创新,于是就通过了。”求学经历很难不对金庸有所触动,他的创新早已经体现在作品中。能够克服旧有武侠小说人物单薄、观念狭隘的缺点,就是金庸小说获得人们好评的一大因素。
这次小说的大修大改甚至创新,参照求学和人生阅历的增长,也许我们更容易理解金庸的用意,这也给人些许启示,所有的经典名著,都未必是神圣不可改动的,都未必是板上钉钉的金科玉律,倘若以为,名著万万不能改编,经典万万不容改写,恐怕原作者都会发笑的。假如孔子活到84岁甚至更长时间,随着阅历丰富、学识增长后《论语》的一些基本内容会不会改变?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经典不能颠覆,经典不许亵渎,听了太多这样的话,个人以为,金庸创新的勇气,尤显可贵和值得我们思索。
记者手记
显然,金庸的改版迎来了不少质疑的声音,但至少,金庸对作品做出大改动的理由令人信服。他解释,“人生丰富,学识增长以后,以前的一些看法会改变”。另外,不可忽视的还有金庸近年对“创新”的重新认识。“武功可以夸张,性格一定要真实!”金庸认为,武侠虽是虚构世界,人物性格却必须真实,这是他修订旧作的第一守则。他说,年轻时想事情比较“简单”,现在对人性与爱情有更复杂的看法,想借作品表达。
过去,金庸已经让江湖风云四起,有喜欢他作品的,也有不喜欢的;有喜欢这部的,亦有喜欢那部的。经过这么一改,恐怕又可以分成喜欢原版的和喜欢改动版的两派了。金大侠一出手,从此江湖又起风云。
(本刊记者 崔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