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日刊发的《小卡片能激活城市爱心》一文引起读者热议。有人感叹,世风日下,尊老爱幼竟需靠卡片来刺激才能“再生”?“感谢卡”的出现,尴尬了公民的道德素养。还有人说,“感谢卡”代表一个人的责任心,倡导的是一种互敬互爱的精神,应当大力提倡。
正方观点:“感谢卡”守护了精神文明
56路公交车司机白丽娟说,看过报道后,她被老人那分社会责任心所打动。作为一个公交车司机,她经常见到一些年轻人主动让座,可也不乏见一些受让者对让座者的行为无动于衷,连声“谢谢”都不愿说。“感谢卡”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尴尬,小小卡片,代表着一颗感恩的心,让人感到既温馨又暖心。
60岁的涧西区居民尤百灵说,她是一个退休工人,每次坐车通常都有年轻人让座,有时她还来不及向让座者道谢,对方就转身离去,让她心里总感到有些过意不去。孙老先生送“感谢卡”致谢的方式,让她觉得既简单又特别,既表达了自己的谢意,又褒奖了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精神,她也准备去印制一些“感谢卡”随身携带。
涧西区的陈女士对“感谢卡”更是感触颇深,她对16年前发生在公交车上的一幕记忆犹新:当时,她刚做完手术不久,自己抱着两岁的女儿坐在公交车上。过了几站后,车上乘客增多,没有空座。一位老先生上车,她见老人站着,就主动起身让座,扶着女儿站在座位旁边。老人坐下后没有任何感谢的话语,反而当女儿被车晃得不小心栽向他时,他竟有意推开,还十分生气地翻了几次“白眼”。
让座是一种美德,但当这种美德被越来越多的人漠视时,传承美德的人还能坚持多久?孙老先生的卡片,展示的是一颗感恩的心。
反方观点:值得鼓励但不宜提倡
市救助站王铭安说,老人富有责任感,用“感谢卡”来表达谢意,应当鼓励但不宜提倡。尊老爱幼是一个城市文明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可竟需要一个老者用卡片来证明这条“底线”的存在时,就太可悲了。如果老、弱、病、残、孕,每人拿着一张“感谢卡”,向身边给予帮助的人表达谢意,那么城市的文明、传统的美德是否已经到了需要“拯救”的境地呢?
西工区的张勇涛说,老人自费制作“感谢卡”需要一定的成本,用感谢、赞美甚至物质奖励,来刺激公德意识的“再生”,这种行为短时间内或许有效,但毕竟成不了主流,整体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更需要好的社会环境、风气来影响。
无论读者对孙崇华老人的“感谢卡”持何种态度,但大家都认为互相关爱应是城市文明链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们能体会孙崇华老人的那分责任心和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