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 杨文静) 本报3日刊登《我们过得美着呢》一文,讲述一对八旬老夫妻被迫分居,竟到河边“度蜜月”的感人故事,引来许多读者的关注,他们纷纷打电话讲述自己的看法。
读者中有人理解老两口的两个儿子的做法,毕竟很多家庭都是这样做的,为了专门照顾每一个老人,所以他们一家承担一个。也有读者认为,将老人尤其是两个生活可以自理的健康老人分开,是缺乏对老人的理解。还有些读者受到这个故事的触动,想要用更好的方式赡养老人。
老家在孟津的王女士说,老两口被分开的现象在农村比较普遍,孩子们轮流赡养老人,老人也能衣食无忧,但是有时候因为孩子们之间的矛盾,也会给老人带来痛苦。
瀍河回族区的马先生说,看了老两口在河边“度蜜月”的故事,发现这老两口感情很好,“秤不离砣,公不离婆”,叫老两口分家生活实在是很残忍的事情。
西工区的焦先生说,由于其母亲早逝,父亲一个人过了很多年,老年孤独的父亲一直想找一个老伴,可是无奈兄弟几个总是意见不一致,以至于父亲年过七旬,仍然独自守着乡下的宅子度日。焦先生说,父亲以前是跟着兄弟四个生活,一家轮一年,但是今年父亲宁可一个人回乡下,都不肯跟着儿子们过了。他说:“看了这老两口的故事,我更加深切地感觉到父亲需要的是个老伴。”
洛阳师院社会学者安锋认为,中国所谓孝道,从孔子开始,就是以吃、喝、住为主要内容。在经济不发达的过去,能够保证老人吃饱穿暖就已经算是孝顺了,但是现代社会,人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内容的更新势在必行。
安锋认为,老人也有追求精神幸福的权利,也有享受家庭幸福,甚至享受爱情的权利。在当今社会,贾奶奶和孙爷爷之间动人的爱情的确值得我们尊敬。
从法律和经济的角度来看,一个孩子分养一个老人,这的确无可厚非,但是他们没想到自己无意中“拆散”了老两口。年轻人两地分居还让人同情呢,更何况风雨同舟几十年的老两口?对于贾奶奶和孙爷爷的儿子们来说,他们赡养老人还是很不错的,但这件事情其实可以做得更好。孩子们在经济、方便方面为老人考虑的同时,应该更多地考虑一下老人的精神需求。